坐拥湘军四十万,打败太平天国的曾国藩为何始终没能称帝?

  在中国近代史上,毁誉参半的人不少,但如曾国藩一样在人们的口碑中大起大落的人物却是实在罕见。常有人感慨曾国藩为何打败太平天国后不自己做皇帝,其实这想法只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今天我们复盘一下当时的形势就知道曾国藩真想当皇帝有多难。

  当皇帝可不是一件简单事,从来都要有兵有粮,或者有大义名分。当时的曾国藩坐拥最强大的湘军,所部都忠诚于他,如此优越条件却不动心怕也是难。但大家忽略了一个关键,就是造反当皇帝是风险很大的,并不符合曾国藩及其家族的根本利益。

1515032571441107.jpg

  其实通过解剖湘军的组建过程的结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湘军之所以能打而不散,高度忠诚主帅,就是因为信奉的是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观。曾国藩教谕手下的士兵服从自己营官的指挥,以同乡、亲戚、师生、连襟等关系形成了军队成员的横向联系,因此湘军能发展壮大本身就是服膺于旧道德、旧秩序的结果。翻翻《曾国藩家书》就可以知道曾国藩是一个非常传统、谨慎而又有些固执的士大夫,虽然能知人善任,但他并不是优秀的军事家,不擅长于直接统兵打仗。(靖港大败就是其中一例)

  换言之,假若曾国藩真的相当皇帝,湘军根本就不可能以儒家的理念组建起来。湘军里的许多将领都与曾国藩有师生、婚姻关系,如罗泽南、王鑫、李鸿章、胡林翼、郭嵩焘。作为帝制时代的传统中下层地主出身的官僚,曾国藩、罗泽南等人对皇权是感恩戴德的,是竭力尽忠的。虽然曾国藩对当时吏治腐败、绿营八旗兵的无能多有嘲讽批评,但并不能表明他心生异志。

  人都是有时代性的,生活在士人家庭,饱读诗书又曾仕宦京师,曾国藩等人骨子里就是所谓反清自立的英雄好汉,而更接近于中兴大清的儒将,解民倒悬的圣贤。所以我这一说大家可能就清楚了,曾国藩主观道德价值判断里很难树立起谋反称帝的念头,这是他和后来的袁世凯所不同的地方。曾国藩是文人弟子、理学家风骨的方面大员,而袁世凯则是标准的行伍出身,兵权是袁世凯的唯一依靠。

1515032629796156.jpg

  当然除了主观不具有造反称帝的可能外,客观上当时东南半壁历经战火,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曾国藩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源重建当地来支持造反。即便采用清朝的捐纳、厘金,也难以维持数十万大军的征战所需,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军溃散,扰乱民间,这是曾国藩所不愿意看到的。

  1864年的6月天京陷落后,南方的太平军仍然有相当的实力。因此湘军事实上并未结束征战,还要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清缴数十万太平军部队。太平军余部的活动也会威胁曾国藩任何不轨的行动,曾氏本身也不会冒两线作战的风险起兵称帝。太平军的李世贤、汪海洋、谭体元等部在漳州、嘉应州等地一度给清军造成不小的麻烦,这也使得湘军不得不南下增援己部。

  除却南部的太平军,江淮一线的捻军势力的存在客观上会阻碍湘军任何北上伐清的行动,况且湘军自从安庆之战后 ,到克服天京,久经战阵,损耗极大,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恢复到最佳水平。因此更不可能匆忙北上伐清以建立新的王朝,如果北伐势,必重蹈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兵败的前路。

1515032599914938.jpg

  清朝也不是对曾国藩一点防范都没有,八旗绿营虽然战力一般,但毕竟仍有一定的战斗力,只要守住沿江要塞和北上城镇,湘军也难横行。在曾国荃夺下天京城后,当时的局势是: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官文坐镇武昌监视湘军,扼守长江中上游,南京方面有变即可顺长江直下;淮军系冯子材等驻守扬州、镇江,控制长江下游,很快就能抵达南京;更要命的还有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驻扎在鄂皖交界地,视线也全在南京这边。上中下游各派系人马密集分布,曾国藩未必有能力以己部同时面对多路进攻,因此就地解散大部军队才是明智之举。

  综合以上的分析,不管是李秀成还是其他人劝曾国藩称帝的事情,大多是一种不实的流传,在当时实在难有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大清虽然衰败,但支持者甚众,至少满蒙回精英们并没有懈怠厌倦之意,所以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曾国藩也只能解散军队,为一方大员,以显明自己的真心。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坐拥湘军四十万,打败太平天国的曾国藩为何始终没能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