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崇佛法,才得以让佛法进入中原,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梁武帝将佛教定为国教。梁武帝遵从佛法对修行之人的要求。
梁武帝画像
在生活习惯中,梁武帝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衣服和生活用品十分朴素。梁武帝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他还颁布法令不让百姓宰杀牛羊,不许吃肉类食物。要是到了祭祀场合,就用面团做成牛羊等形状,用来献给祖先。其次,为了让百姓们有祭拜场所,梁武帝花费了大量钱财在全国修建了很多寺庙,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寺庙四百八十所,寺庙中共有十万多名僧人。到了佛教节日时,百姓们都会去寺庙中祭拜,这也让佛教精神深入人心。第三,梁武帝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研究佛学,并著有与佛学相关的书籍,比如《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梁武帝著有的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佛教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他还让懂佛学的大师研究和翻译外国的佛学经典著作,通过翻译成中文,便于修行之人的领悟和参透。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是提倡素食主义的第一人,在衣食方面,梁武帝从不铺张浪费,倡导以朴素为主。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行佛法,短时间内才让佛教在中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梁武帝出家
梁武帝萧衍,史上关于梁武帝的一生概括和记录的最多的莫过于萧衍和佛教的关系,梁武帝更是在公元527年来到同泰寺出家,做了三天的和尚。相传梁武帝信佛,为了自己的信仰,不近女色,不食荤腥,这在中国历代的皇帝中是仅此一个。梁武帝多次脱下皇袍换上僧袍出家,难道此举,真的是因为他对佛教的信仰?
梁武帝出家图片
史上对梁武帝出家一事各有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萧衍是真的对佛教有敬畏之心,因为结合萧衍的生平,比如说节俭,一日只吃一顿饭;再比如说不近女色,近四十年不去后宫;比如说一件衣服会穿很久。通过这些不难看出萧衍的确是个容易信仰佛教的人。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萧衍之所以信仰佛教,完全是出自于政治目的。联系萧衍登上皇位的历程,可以看出萧衍深藏功与名,不动声色的布局,然后如同拉网一样,将自己看重的猎物收入网中。皇位是这样,在这里,民心也是这样。历代中国人都会选择一个精神参照物去膜拜,去追求,佛教就是很好的信仰。首先,佛教与儒家思想中“仁,德”的思想相近,比较容易俘获民心;其次,出家人慈悲为怀,在梁武帝萧衍前面的两个皇帝,一个暴虐成型,一个昏庸无道,最后都被人所取代,萧衍不但推行佛法,更是大肆宣扬慈悲为怀,这样比较容易让百姓觉得自己处在的国家一派祥和;最后,萧衍本就勤政爱民,再加上本身也是极其的努力,所以很容易受百姓爱戴。
皇帝出家,目的本就不会太单纯,更何况还是个心机城府颇深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梁武帝此举,的确让佛法得到了宣扬,也为佛教事业作出了贡献。
梁武帝为什么会饿死
梁武帝因信奉佛学,主张世人应有包容之心。朝中如果有人犯了错,他只是略施小惩来警告。梁武帝晚年间,更是屡次进入寺庙来修行,不顾朝中政事,王孙贵族和奸臣们借机以下犯上。当时,有个名叫侯景的将士,他来投靠梁武帝。
梁武帝画像
朝中大臣都劝告梁武帝不要接纳侯景,此人是位反复无常不折不扣的小人,梁武帝不但接纳了侯景,还封任侯景为河南王。当时,梁武帝的侄子萧渊明被东魏俘虏了,为了解救侄子,梁武帝决定与东魏讲和。侯景知道后,担心会危急自己的性命,便决定起义反抗南梁朝。梁武帝知道后,便派遣萧正德率兵平反叛乱。萧正德是梁武帝的养子,是个凶残有野心的人。侯景借机联合萧正德反叛,并承诺萧正德说,推翻梁武帝之后,会拥护萧正德为皇帝。萧正德信以为真,便给侯景贡献物质,并在暗地里偷偷帮助侯景。侯景率兵进驻了建康,他担心梁武帝下达军事命令,便让军队包围了台城。居住在台城的梁武帝看着窗外一片混乱的景象才知道为时已晚。当时,没有人赶来救驾,任凭侯景将梁武帝关在台城之中。此时,梁武帝已经有八十六岁的高龄,他被幽禁在台城,没有食物来填充肚子。几天之后,梁武帝便这样活活饿死了。后人说,梁武帝是作茧自缚,他以“菩萨心肠”来饶恕官吏们的一切罪行,这才让大臣们更加放肆和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