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有这个说法:“故宫共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但是,这是个美丽的“传说”。
我们先看看这个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万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后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许超过一万间。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万间也差不多,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伯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故宫里的宫殿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就这样有了“故宫共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传说!至于那“半”间,说是今天所见文华殿后文渊阁西侧的楼梯间。
古代用“九”的地方是很多的。如皇宫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九颗。这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九”。“九”的谐音是“久”,意为“永久”,寓意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后来人们分析,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自明永乐时初建到清末,变化很大。其间经过明代的不断扩充,明末战火的毁坏,以及清代的修复、增建、改建。现在所见的文渊阁,是乾隆年间为存贮《四库全书》所建,以前是不存在的。
从建筑结构看,“半间”之说难成立。有两种确定“间”的标准。一种是“两架为间”,即两足并列屋架之间的空间为一间。另一种标准是现在通用的标准“四柱为一间”,即四柱之中的面积称为一间。不管用哪种标准衡量,说的那文渊阁的“半间”都不是半间,是一间。
据文献所记,文渊阁形制也为六间,并非五间半。其形制仿自浙江鄞县的天一阁。天一阁建于明代,为嘉靖时兵部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楼。建阁之初,院内开凿水池,池中隐有“天一”二字,因悟“天一生水”之义,所以阁建为六间,取“地六成之”意。文渊阁沿袭天一阁形制,定位六间建置,两梢为楼梯间,宽仅一步架,但也确为一间,而非半间。由此看来,文渊阁的间数与所传故宫房屋间数无关。
1972年,经考古专家们调查并以四柱为间计算,故宫有房八千七百零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