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皇后
自古君王多后宫,佳丽三千,雨露均沾。即使是在乱世,这点也不能免俗。咱们先来说说曹丕的第一个皇后甄氏。此女自幼家境不错,出生的时候就有人说看到每晚都有人将玉衣盖在她身上。
或许注定不凡的人总要有些异于常人的经历,咱们听来也觉得趣味些。之后有人来给她看相时,也独独指出她的命格不凡。因此,家中的人待她也更尊重了几分。
咱们的甄皇后在别的女子在学习女工看杂耍的时候,最爱的是看书,九岁的时候便能识文断字。并且本性善良宽厚,乐于助人。嫁人后也是孝敬婆婆,一片好评。
她本来嫁的是袁熙,在曹操打败袁绍,曹丕率先攻进其府中,在一片混乱中只见一女伏在刘夫人怀中。曹丕命其抬起头来,对视的那一刻,曹丕便决定要带走她。由此,甄氏再次嫁给曹丕。
之后为曹丕生下儿子曹睿,宠冠六宫。再之后,曹丕南征,正式成为魏文帝。而在此时,曹丕一直都有一位心头好郭氏,字女王。曹丕一路到洛阳时,郭女王一直贴身随行,并且被封为贵嫔。而甄氏仍然被留在邺城,最后落得个被下令诛杀的下场,虽然曹丕最后后悔,但是为时已晚。郭女王被封为皇后,曹睿奉其为母。
而甄氏最后得以正名也是在儿子曹睿登基后,被追封为文昭甄皇后,得以修建陵墓。
自古君王多薄情,伴君如伴虎,贤良淑德如甄氏也是这般凄惨的结果。
曹丕的儿子
历代帝王多子多孙,曹丕也不例外,一生中前前后后共有过九个儿子:曹叡、曹喈、曹协、曹蕤、曹鉴、曹霖、曹礼、曹邕、曹贡和曹俨。
“龙生九子各不同”,在他的众多儿子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魏明帝曹叡。曹叡年少时便极其聪慧,对律法尤为感兴趣,深受祖父曹操的垂怜。十五岁被封为武德候,二十三岁(226年)便在洛阳继承帝位。在他执政的十二年间,曾得到曹真、曹休、陈群和号称鬼才的司马懿等许多良才干将的辅佐。因此在其统治前期多次击退了吴国和蜀国的功伐,平定鲜卑,颇有作为。然而到了统治后期渐渐沉迷于兴修土木,损耗了很多人力物力,对当时的农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除了魏明帝曹叡外,史料对曹丕的其他儿子记载颇为少见。这与其儿子大多去世较早的关系分不开:出生两个月便夭折的次子曹喈;赞哀王曹协也早早离开人世,留有一子曹寻,后因曹寻无子封国被废除;阳平县王曹叡后又改封为北海王,死于233年;曹鉴在曹叡即位的两年前(224年)被封为东武阳王,同年离世,也因没有儿子,东武阳国被废除;清河悼王曹贡和广平哀王曹俨在223年去世;元城哀王曹礼和邯郸怀王曹邕在229年去世;活的最久的要数曹霖,其性情粗暴,有两个儿子曹髦和曹启,死于嘉平元年(249年)。
曹丕的九个儿子早死的早死,夭折的夭折,因而除曹叡外难有政绩。而曹叡虽在文学建树上不及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然其在治理国家,攘外安内方面上很有自己的理论和见解,可谓功过参半。
曹丕墓
三国时曹操崇尚简葬,而曹丕是继他父亲以来的又一位崇尚简葬的帝王,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曹丕墓主峰937.3米,位于首阳山东,隐隐有龙虎之气,乃洛阳城的最高峰,日日先得日光照耀,不愧为帝王之陵。
曹丕墓中并无甚珍宝,却都是些瓦砾碎片。这与曹丕的经历和他对葬的理解息息相关,曹丕认为葬就是藏,既然只是把人藏起来,又何必整那么多虚礼,劳民伤财,最重要的是他经历了东汉的盗墓狂潮,担心自己也遭此厄运,死后不能安生。东汉末年,自董卓乱权以来,东汉皇帝纷纷被盗墓,可谓惨不忍睹。曹丕的父亲曹操就看到了这点,当然曹丕也看到了,这也许是他们父子两都崇尚简葬的原因罢。
后曹丕担心后人违背他的意思,特意颁布《终制》以警告后世:若你们违逆我的意思,便是不忠不孝,我的尸体被碎了又碎,让我死了多次,我即便在天上也不会保佑你们。曹丕让后宫中凡淑媛昭仪之下,悉数还家,并要求陵墓不封陵堆墓,不建寝殿,不修筑神道。并且墓内不随葬贵重物件。
曹丕简葬这一决定显然是明智的,不仅他自己受益匪浅,并多为后人借鉴。后来唐初太上皇李源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就想要厚葬,被大臣虞世南以魏文帝而劝阻,曹丕墓之影响盖本于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