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弱臣强,万历很无奈,干脆罢工,后果很严重!

  据历史记载,万历十四年后,神宗就开始连续不上朝。

  自万历十六年后,常朝也经常看不到神宗身影。

  万历十七年元旦后,神宗以日食为由免去元旦朝贺,此后每年元旦神宗再也不视朝。

  为何万历爷不上朝呢?

  其实,这要谈到明朝的文官系统。明朝文官集团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凶悍的一朝文官。这不得不归功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立的无宰相官员体系,以及他后代创立的内阁体系。

  明朝的文官集团以言官为首,内阁封驳权为辅,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拥有权力最大的文官集团。权力大到能够与皇权相抗争甚至制约皇权。

  1572年7月5日,隆庆皇帝龙驭上宾,刚刚9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皇帝位。

  父皇刚刚驾崩,年幼的皇子即将坐拥大明的江山,在小皇帝的身边,有着一些精明慈爱,又忠心耿耿的长者。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万历以后的执政路途。

  慈圣皇太后处理内政强势果断,小皇帝总是会跪在庭前恭候慈驾,有时甚至会用宫内的傀儡戏来讨取太后的欢心。

1516604459839430.jpg

  要是太后异常愤怒,皇帝甚至会受到长跪的处罚。

  然而,对小皇帝要求最严,帮助最大,影响最深的,无疑是万历心中永远的“张先生”张居正。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第一严师。

  1572年秋天之后,万历每天的功课就是经书、书法和历史。上午处理奏章,学习功课,下午依然还要复习功课,背诵经义。

  第二天,小皇帝就要战战兢兢地面对张先生,背诵前一天讲授的经书和历史。背诵流利会得到张先生的夸奖;倘若背得结结巴巴甚至念出别字,万历也会受到张先生的严苛的斥责。

  万历相信张居正的政治才能,几乎每一件政事的处理都听从张先生的提议。

  张先生教导皇帝要节俭清廉,关心民生,选贤与能,事必亲为,在万历在位的前十年,这些施政纲领很好地约束了皇帝的行为。

  万历也充分相信张居正的领导能力,让其在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这种和谐的君臣关系,带来了十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万历中兴”。

  《明史》也大赞道:“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

1516604488426592.jpg

  但自从张居正去世,一切都变了。

  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张居正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

  万历十分悲伤,然后悲伤了不久,就开始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的长子和仆人相继自杀,他的弟弟和两个儿子,也被发配到边远地区。

  万历在被张居正及李寡妇压了十年之后终于来到了自己亲政的时刻。然而,万历对亲政其实也只有三分钟热度。加上当时万历中兴,给年幼的万历皇帝一种盛世太平的错觉。

  除此之外,万历年间言论颇为自由。大臣们可以对国家大事后宫琐事自由提出自己的想法,而皇帝也大多不愿背上“昏君”的骂名,于是对待谏官最严重的惩罚不过是廷杖和革职。

  万历刚开始还有所回应,到后面就被骂的没了脾气,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干脆不加理睬,躲在宫中,开启了臭名昭著的“万历怠政”。

  对于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30多年不上朝,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于其自身的懒惰。

  其实,万历皇帝的怠政,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对文官集团的彻底失望。

1516604515443771.jpg

  可悲的是,万历索性对文官的不理不睬,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长时间不过问人事使得万历朝后期的官吏系统彻底瘫痪,文官们的意见被置若罔闻。官场注入的新鲜血液越来越少,百姓的怨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万历此时已然明白,他这个皇帝的名声已经好不到哪去了,于是破罐子破摔,对朝事更加漠不关心。

  史料记载,万历无聊之时,宁愿在宫中掷钱游戏乱跑乱跳也不愿上朝接受百官觐见。

  可见万历并非懒惰之至,而是满腔热血无处施展,充足的活力不能提供有利的创造。

  这不光是万历皇帝的悲哀,更是明朝历史的悲哀。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主弱臣强,万历很无奈,干脆罢工,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