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处处都是谋略,尤其是诸葛亮,料事如神,智谋过人,成了智慧的化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心愿未遂,就早早地病故了。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感慨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啊,一个智慧人物,竟抱憾而死,实在令人遗憾。
自出山归刘备以后,诸葛亮处处展示的,都是谋略,他一生多是靠谋略胜敌。用智用谋克敌制胜,是诸葛亮的特长,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中,他能够拼出一片天地,靠的也是智谋,他甚至欲用一身的智慧谋略,谋取天下。然而,与众多的英雄相比,他的体力,却有着很大的劣势,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诸葛亮在指挥作战时,都是被人用车推着的。
与司马懿五丈原对峙时,诸葛亮重病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智谋方面,他每每算在司马懿前面,至少胜过司马父子一筹,但在体力方面,就熬不过司马懿了。司马懿也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故意采用拖延战术,坚守不出,硬是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诸葛亮再有能耐,连活的力气都没有了,凭什么胜过别人呢?
可见,他最终败在自己的体力上,若能够再多活十年,虽一两次战役败于司马懿,凭他的智慧谋略,也会休战调整,以期从别的方面谋取魏国。诸葛亮之所以急着用兵伐魏,在有生之年恢复汉室,一统天下,也正是因为他觉出了自己的体力不可能支撑太久。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体力、国力不支的情况下,越是求胜心切,越是于己不利。
智慧的诸葛亮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的体力,这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让人深思。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很多人没能够走到一定的高度,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智慧,而多是因为体力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一个身体弱的人,经常头痛,腰痛,感冒,等等,怎能更好地工作呢?怎能竞争过别人呢?诸葛亮一生操劳,事必亲躬,这是他的优长,也是他积劳成疾、体力不支的因素之一,如果适当地放手一些杂务,为自己多节省一点儿体力,多活些时日,岂不是为蜀国做出了更大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