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90 篇文章

标签:朱棣 第42页

明成祖朱棣五度征北:彻底打垮了北元残余势力-历史故事

明成祖朱棣五度征北:彻底打垮了北元残余势力

  自永乐元年(1403年)定北平为北京后,朱棣就打算迁都。于是,他派人修凿运河,治理洪水,使明朝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时国库殷实,每年赋粮除输送京师数百万石外,各地府县还仓储很多。但此时,日本的倭寇气焰非常嚣张,他们经常劫掠沿海的商船...

历史解密 阅读(59)
盘点:大明朝的一代雄主朱棣有哪些累累功绩?-历史故事

盘点:大明朝的一代雄主朱棣有哪些累累功绩?

  朱棣,汉族,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杀方孝孺等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极力肃整内政,巩固边防,政绩颇著...

历史解密 阅读(66)
明永乐年间的后宫冤案:无数后宫嫔妃被牵连处死-历史故事

明永乐年间的后宫冤案:无数后宫嫔妃被牵连处死

权妃猝死,死因可疑,宫中谣传权妃是被毒死的,因此竟酿成后宫一起大冤案,被无辜杀害的妃嫔、宫女无数,这可能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最早版本。 古代历史上的跨国恋情:明成祖朱棣与“权妃”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王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六...

历史解密 阅读(66)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永流传?-历史故事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永流传?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

历史解密 阅读(55)
朱棣起兵夺权竟被刘伯温预测?刘伯温究竟有多神-历史故事

朱棣起兵夺权竟被刘伯温预测?刘伯温究竟有多神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奇怪的一个朝代,他在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首都便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从此有了两个京城,两个直隶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朱元璋死后的一场兵变--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所发动的一场兵变。但是最令我们...

历史解密 阅读(56)
望海埚之战:永乐大帝期间痛歼倭寇的一次胜利-历史故事

望海埚之战:永乐大帝期间痛歼倭寇的一次胜利

  自明朝建国起的洪武时期,日本的倭寇就已经开始频繁侵扰中国沿海了。他们杀掠中国百姓,劫夺财物,无恶不作。中国沿海各地,从南至北,均以倭寇为患。明朝的军队与凶残的倭寇发生过无数次战斗。在洪武七年,靖海侯吴祯亲率一支明军对一股倭寇展开了勇敢的...

历史解密 阅读(62)
郑和下西洋背后的疑问:寻找朱允炆需要去六次?-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背后的疑问:寻找朱允炆需要去六次?

朱棣为什么让郑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时朱棣已经死了),从永乐三年一直找到永乐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就已经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带的古里,并在那里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如果仓...

历史解密 阅读(82)
朱棣的妹夫梅殷上朝时落水之谜:谁是幕后的凶手-历史故事

朱棣的妹夫梅殷上朝时落水之谜:谁是幕后的凶手

  永乐二年(1405年)的冬天,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突然得到噩耗,自己的丈夫梅殷在上朝时落水身亡。宁国公主心里明白,丈夫的死必然与自己的四哥朱棣脱不开关系,于是她进宫找朱棣算账。她扯住朱棣的龙袍大哭,向朱棣要丈夫的下落。朱棣笑着安慰道:“...

历史解密 阅读(71)
盘点:中国古代以“清君侧”为借口造反的王臣-历史故事

盘点:中国古代以“清君侧”为借口造反的王臣

  清君侧,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君王身旁的奸臣。清除奸臣嘛,这本来是个十分高尚的事情。可是,具体实行时,却往往变成了造反的借口,到最后,都变成了“清君”——清除君王。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几起以“清君侧”为旗号的造反事件。由此可见,这个借...

历史解密 阅读(72)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获得成功?-历史故事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获得成功?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隋...

历史解密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