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言的名人指的是于后世有好的事迹被人传扬的人。毕竟,没有哪个人会为自己的臭名远播而感到光荣。然而,历史也是不公的!总有一部分英雄会被历史所遗忘,被世人所误解,甚至于臭名昭著。同样是英雄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即文人墨客评书家的虚构刻画。这一点主要现于元明清戏曲小说的虚构描写。其二:老百姓的以讹传讹。这点主要是古代百姓知识的匮乏,盲目的听闻。其三:英雄个人原因。英雄本人可能因为做了或者参与了一件本身没错却在老百姓看来已经背离人情的事而导致的。
在此,这里点出了四位于真实历史上绝对算得上英雄但却被人们误解甚至唾骂了百年乃至数千年的英雄人物。
之一:汉末——曹操
曹操绝对是历代受众人唾骂最狠的一位英雄。凡是提到曹操之处多为贬损侮辱甚至诬蔑。但是无论从何方面思索,曹操都不失为一名真真切切的大英雄。
曹操自战黄巾起兵,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战徐州,灭袁绍,征乌桓,平关中,以齐桓、晋文为榜样,直至统一北方,救万民于战火之中,乃至建立魏国,可谓战功赫赫。
晚年的曹操仍不忘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如此豁达的人,如此悲凉的文,以及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何谈不是英雄!
但是,世人却冠之以奸雄头衔。笔者放肆的以为:之所以称曹操为奸雄,除了曹操心机太深,这一点是每一个成功政治家的必备条件,可以理解。还有就是因为曹操其貌不扬或者说长的不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人关于英雄这个头衔的苛刻要求!这一点我会在下一位英雄周瑜篇章里说到。
之二:汉末——周瑜
周瑜跟曹操一样也是被大众误会很深的一个人。这主要也源于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的描述,纵观三国,罗氏意在尊刘贬曹,孙吴只作为配角存在。罗氏意在尊刘,就在刘备一方着了浓墨,为凸显诸葛之才,周瑜成了衬托诸葛的绿叶。这着实让人觉得冤枉。翻开正史,可以发现周瑜可算得上毫无缺点,确确实实的一个完美之人。古人评价英雄的概念说:“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再加上道德高尚。周瑜可谓是一位有德,有才,又有风度的人。德,他举贤荐能;折节为国;谦礼忠君;性度恢弘。才,他弱冠征伐,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力挽狂澜;亲冒矢石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一时不能道尽!时人评价他:“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
再说风度,他出身儒将但雅量高致,非比粗莽武夫,称得上一位风雅超群的人物。单苏东坡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就足以使人对他心驰神往。
之三:南梁——马文才
之所以要说马文才,是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故事中,马文才不择手段夺人所爱,可谓人品低下。而事实则不然。
马文才,名佛念,字文才。南北朝时梁国的官员。本为一介书生,后北魏伐梁,他投笔从戎,作为参将的他辅佐将军破魏兵百万,立下赫赫战功。后班师回朝途中遇山洪溺亡,年34岁。
梁帝称赞他:文比班仲升(班固),才超赵子龙(赵云)。
我们所痛恨的马文才于历史上根本不认识梁山伯,甚至两人相隔千年。祝英台则是与马同时代的一位女侠,曾多次进入马府盗窃银两赠与百姓,后盗窃时中埋伏被马文才所杀。这应该是古人丑化马的原因。祝死后百姓将其厚葬并立碑,碑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山伯为明代浙江宁波府一个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人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之后经文人墨客为顺应民意改写成了如今我们听闻的《梁祝》。
之四:隋末——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与后来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再加上他死后的谥号“炀”属于贬义,故后人将他列为了坏皇帝。
杨广20岁被拜为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大军进攻陈朝,并完成统一。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 几人皇位后,修通运河,开拓疆土,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东征高丽。可称的上一代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
后世说他征伐劳民伤财。性情暴虐,杀人如麻。好猜忌,心胸狭隘。但是话说回来,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哪一个没有这些毛病!特别是唐太宗,史称明君,却也曾屠杀兄弟,连兄弟的小孩儿都不放过,霸占哥哥的老婆,难道说他不残暴?。
很不幸!杨广本是个了不起的好皇帝,却被说成是千古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