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他们大量迁入中国的第一个高峰期为朝鲜北部大闹灾荒的1869年,距今只有100多年。他们是在朝鲜半岛已形成为近代民族之后迁入的。现有朝鲜族成员的祖先,主要由如下四部分人来组成。
第一部分,17世纪的“被掳之人”。1619年2月,明军与后金军在辽宁的萨尔浒山一带进行一场决战,明军大败。前来助明参战的朝鲜军13000余人被击溃,其中近5000人被捕,他们的大多数“悉留赡养”(张凤台《长白汇征录》附录)。1627年1月和1637年11月,后金为解除进关的后顾之忧,先后两次入侵朝鲜,掳来数方朝鲜民众,以充作农奴、家奴或八旗兵(金毓黻《辽海丛书》)。现住河北省青龙县、辽宁省盖县陈屯乡、本溪县山城子乡的“朴姓朝鲜族”,就是当年这些“被掳之人”与战俘的后裔。
第二部分,19世纪至20世纪初迁入。他们是在朝鲜李朝封建统治下破产的农民和难民。1885年,清朝将图们江以北长700里、宽40-50里之地确定为朝鲜族“专垦之区”(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此为朝鲜族的迁入与聚居起了重要作用。据记载,至1910年,朝鲜族在现延边地区共有109500人,在辽宁地区住有5万余人。
第三部分,1910年朝鲜亡国后迁入者。他们主要是反日人士、反日团体成员及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破产的农民。1936年,东北朝鲜族达854411人。
第四部分,1937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强迫移入的所谓“朝鲜移民”。至1945年,东北共有朝鲜族1692342人(权立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第2辑,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