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养廉的典范,就是在宋朝,当然,这也是与宋朝的收入的确是高也有一定的关系;宋朝很少听到有贪官污吏,因为宋朝虽然行仁政,但是对贪污之类的惩罚还是很重的,动不动就是流放三千里充军之类的。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吏治相对来说最清明的了,哪怕是秦桧、童贯之流,也只是弄权,却很少有听说贪财的;当然,这也与宋朝的思想教育有关,读书人可以贪权,但是贪财就太可耻了!这与明朝就有着截然的不同,明朝是对官员太严苛了,高官一年的俸禄还养不活一家人,海瑞二品高官死的时候棺材都买不起。
北宋有个名垂千古的名臣,并不是王安石,而是包拯,包拯人送外号“包青天”,在戏曲中的形象是人如黑炭额生明月;包拯生于公元999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后来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但是廉洁的包公究竟俸禄有多少呢?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按宋仁宗嘉佑年间颁布的公务员薪水法规《嘉佑禄令》,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还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
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再查《嘉佑禄令》,权知开封府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又发给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根据史料包拯每年的各项实物收入都换成钱,加起来大致是1022贯,加上20856贯货币收入(工资),总共是21878贯。这就是包拯任职开封府时的年薪。按当时400文铜钱的购买力和现在2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相仿的,21878贯铜钱合计1367万元。而包公还并不是宰相之类位极人臣的官,包拯最高也就是京兆府尹,二品官,单说品级与明朝的海瑞同级,但是因为所处朝代不同,两人同样是嫉恶如仇的千古大清官,但是包拯年薪上千万,而海瑞却死后都没钱买棺材?为何终宋一朝,贪官寥寥无几,而在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几乎无官不贪?
那北宋宰相的俸禄又是多少呢?来看看寇准的,历史上真正的寇准是挥金如土的,但这点并没影响到他的形象,因为北宋时期,大臣的待遇普遍都是非常高的,就连包拯的年薪光钱财一款就是两万多贯,相当于今天的一千万左右。不同的是,包拯只是开封府一级的官员,而寇准则是宰相,年薪比包拯自然要高出几倍,确切的说法是接近七万贯,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可是3000多万。
所以,在回过头来看看《水浒传》中的劫生辰纲,梁中书给他老丈人蔡太师贺寿,准备了一批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按照一贯相当于今天的465元计算,十万贯就是4650万。那也就宰相一年半的薪水了,真不算什么;武松独臂擒方腊后,朝廷给武松的封赏里面也有就赏了十万贯。北宋,那可是真的富有啊,再看看所谓对辽赔款,那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