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历史 第20页

康熙改变历史的战役:康熙三战噶尔丹

  康熙在三次亲征当中,不计“万乘之尊”,与士兵们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日惟一餐,恒饮浊水,甘受劳苦”,使清军士兵们非常感动,这也是三次征战清军都能获胜的原因之一。清朝时,蒙古分为漠西、漠南和漠北三部分。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自从噶尔丹...

阅读(55)
三番那么强大 吴三桂为什么会输给康熙-历史故事

三番那么强大 吴三桂为什么会输给康熙

  康熙平三番之乱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刚开始的时候,三番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打败康熙,而最后还让康熙打败了。在政治上的分化瓦解,以集中力量打击吴三桂,在吴三桂举起判旗之后,康熙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公布罪状,处死在京中的儿子,并且停止撤尚可喜...

阅读(45)

出河店之战简介 出河店之战结果介绍

  出河店之战简介上提到出河店之战发生在公元1114年,是女真建国前与辽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天庆四年即公元1114年,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这场战争最后是女真军大获全胜。   出河店之战图   公元1114年,一直被辽国欺负的女真...

阅读(53)
暗度陈仓:韩信率领汉军如何反攻关中-历史故事

暗度陈仓:韩信率领汉军如何反攻关中

  汉元年七月,关中已经进入夏天,绿荫蔽野,骄阳似火,几场骤雨下来,渭河涨水,漕运通商的行船,往来愈是快捷。不过,坐镇渭水北岸废丘城(今陕西兴平)的雍王章邯,心情却一天天紧张起来。   彭城方面传来消息,田荣反叛称王,联合彭越抗击楚国,项王...

阅读(56)

揭秘赵匡胤的统一方略: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文功武治都堪称一流的皇帝,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积极的对外用兵很快消灭了很多的割据势力,使得国土的面积大大的提高,在进行对外用兵的时候赵匡胤统一方略...

阅读(63)

楚汉战争:刘邦项羽决战之地在何处

  刘邦后方稳固,兵强马壮;而项羽却三面受敌,粮草不继,战略形势明显处于劣势。项羽没有办法,只能与汉王讲和,约定以鸿沟为界,双方相安共处。但是,刘邦在张良、陈平等人的劝说下,很快背弃和约,向楚军进军,双方在垓下进行了惨烈的决战,这次战役汉军...

阅读(136)

白登之围:刘邦凭什么逃脱匈奴毒手

  说说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事件吧,在此之前,匈奴从来没在中原历史上记载过,但也就是这么第一次让刘邦吃了大亏,差点就死了。那么刘邦是如何躲过匈奴的毒手的呢?史书只记载了两个字:秘计。  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据《史记·匈奴列...

阅读(53)
仓亭之战程昱谋划的十面埋伏中的心理战详解-历史故事

仓亭之战程昱谋划的十面埋伏中的心理战详解

  程昱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三国里面的一个人物。程昱的“昱”字很多人一开始看到的时候很容易念做“li”第四声,但昱却不是这个读音。他的这个名字真实的读音念“yu”第四声。   程昱画像   日是日光的意思,光明、明亮的意思。有照耀的含义,也可...

阅读(62)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个地方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全国想南方的统治者东晋发起的一次作战,可惜,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据记载,前秦的皇帝苻坚摔了八十多万大军南下,结果却败给了东晋的八万大军,而此战之后还延伸除了草木皆兵的成语...

阅读(60)

七国之乱爆发原因过程及结果是什么?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