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5 篇文章

标签:长平之战 第8页

长平之战:坐拥良将的赵国为何会败如此惨烈?-历史故事

长平之战:坐拥良将的赵国为何会败如此惨烈?

  战争有胜有负,在战国那个互相征伐的年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随着秦国的逐渐强大,吞并六国的野心也逐渐暴露出来,对韩用兵时就已经险些灭了韩国,在对赵的作战中,实力原本不弱的赵国也感到了强大的恐惧。而让赵国人恐惧的源头正是长平之战,秦国坑...

战争历史 阅读(51)
长平之战的误读:赵括并非纸上谈兵输在了国力上-历史故事

长平之战的误读:赵括并非纸上谈兵输在了国力上

  秦赵长平一战名垂千古,成就了一名武将武安君——白起的辉煌,同时也将“纸上谈兵”骂名让一位少年将军背负了数千年。但历史真是这样的吗?本文将着力恢复历史原貌,为大家展示那段令我血脉贲张的画卷。   秦国: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立志统一六国   ...

历史解密 阅读(63)
透过秦兵马俑看长平之战:揭秘40万赵军难敌秦军-历史故事

透过秦兵马俑看长平之战:揭秘40万赵军难敌秦军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土地送给了赵国。战火在秦赵两国之间就此被点燃。  在赵国一个叫长平的地方,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

历史解密 阅读(71)
历史解密:秦昭王为何要赐死千古“杀神”白起?-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秦昭王为何要赐死千古“杀神”白起?

  刚烈的白起拔出剑:“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至于这个下场?”良久,他又叹息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投降,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

历史解密 阅读(63)
秦、赵两国的终极对决为何选择在了长平地区?-历史故事

秦、赵两国的终极对决为何选择在了长平地区?

秦国,这个位于崤山以西蛮荒之地的小国,原本不被诸国放在眼里。但经过公元前359年开始的商鞅变法之后,短短19年,秦国一扫颓势,成为战国时代第一强国。变法之后,秦国立即显露出了吞并天下的雄心,兵锋一路东指。当时,秦国最大的敌人是太行山以东的赵...

历史解密 阅读(63)
解密:白起为什么不同意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历史故事

解密:白起为什么不同意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

  长平之战后,秦国士气大振,举国欢腾,可唯独大将军白起忧心忡忡。   一年后,秦昭王自以为已经给与秦国百姓足够的休息,士兵们的武器也已经修整完毕,准备再度攻打赵国。在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群臣纷纷支持,一些将领主动请缨,要求带兵消灭赵国。可...

历史解密 阅读(64)
解密:凭什么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存在谎报战功?-历史故事

解密:凭什么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存在谎报战功?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长平之战白起将40万赵军降卒一举坑杀,前后杀敌45万。“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两千年来,无数史家文人绞尽脑汁要替司马迁圆这个事,只可惜总是捉襟见肘,不能圆满。何以...

历史解密 阅读(55)
长平之战导火索:赵国应该接受韩国的上党郡吗-历史故事

长平之战导火索:赵国应该接受韩国的上党郡吗

  长平之战   战争概述: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争夺韩国上党地区,爆发了战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秦强赵弱,最初赵名将廉颇采取了坚壁不出、疲劳秦师的战略。后来秦国使用离间计,赵王临阵换帅,用毫无战争经验的赵...

历史解密 阅读(59)
制造长平四十万亡魂的罪魁祸首竟不是白起赵括?-历史故事

制造长平四十万亡魂的罪魁祸首竟不是白起赵括?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一战,结果就是赵国大败,四十万赵卒被坑杀,自此以后,强大的赵国再也没有能力对秦国形成威胁,为以后秦国的统一战争扫清了一大障碍。一直以来史家把四十万赵卒被坑杀的责任归于无能的赵国主将赵括和残暴的秦军主帅白起,要...

历史解密 阅读(71)
解密长平之战:司马迁为何痛骂赵胜贪财作死?-历史故事

解密长平之战:司马迁为何痛骂赵胜贪财作死?

  司马迁对平原君赵胜是倍加赞赏的,捧他为战国四君子。《平原君虞卿列传》一开篇,司马迁就定下了基调,说赵胜是赵国最贤明的公子。“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接着中司马迁又讲了几个故事,分别赞扬赵胜礼贤下士(砍下爱妾的脑袋以奉...

历史解密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