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2 篇文章

标签:张居正 第16页

张居正改革的经济举措:实行一条鞭法解决问题-历史故事

张居正改革的经济举措:实行一条鞭法解决问题

  一条鞭法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在万历九年(...

历史解密 阅读(61)
江陵柄政后的夺情风波:张居正是否夺情成功?-历史故事

江陵柄政后的夺情风波:张居正是否夺情成功?

  万历五年(1577)九月十三日,张居正父亲病逝。按明代礼制,内外官吏人等都有“丁忧”制度。如果父母去世,须辞官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闰月,期满起复。但是,如果国事需要,由皇上特别指定,不许辞职守孝,继续留任,则称之为“夺情”。不过,明朝立...

历史解密 阅读(52)
万历中兴简介:万历前期出现的短暂中兴局面-历史故事

万历中兴简介:万历前期出现的短暂中兴局面

  万历中兴指的是明朝万历帝在位时出现的短暂中兴局面。其中兴之势主要归功于张居正在朝政上的政绩。   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史称万历帝。在他即位初年,张居正便任首辅从旁协助,而万历帝年幼,又对张居正极为信赖,故张居正能推行政...

历史解密 阅读(53)
江陵柄政的结局:张居正病故 全家被籍没抄家-历史故事

江陵柄政的结局:张居正病故 全家被籍没抄家

  张居正死后不久,是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明神宗览奏之后大喜说:“吾待此疏久矣!”查抄冯保家产,并将冯保发配南京孝陵种菜。梁梦龙、曾省吾、王篆一概勒令致仕。这时候,宦官张诚及江西道御史李植、云南道御史...

历史解密 阅读(56)
万历中兴的军事成就:任用戚继光整备边事-历史故事

万历中兴的军事成就:任用戚继光整备边事

  张居正在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时,积极推行“外示羁縻,内修战备”的方针,重视整饬军备,加强边防。张居正曾目睹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军队围困北京时所暴露出来的国防虚弱,军备废弛的种种弊端。 有鉴于此,待他执政后,“殚心尽力”...

历史解密 阅读(58)
万历怠政简介: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理朝政-历史故事

万历怠政简介: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理朝政

  万历怠政指的是在清朝人编纂的《明史》中万历帝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的事情。   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20岁的万历帝正式亲政。在最初的几年,年轻的万历帝还兢兢业业、恪职尽守。如万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京师大旱,万历帝决定亲自祭天...

历史解密 阅读(55)
张居正改革有功 为何却沦落到死后抄家的下场?-历史故事

张居正改革有功 为何却沦落到死后抄家的下场?

1572年(隆庆六年)7月5日,明隆庆帝明朱载垕病逝。他生前依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后期因沉迷媚药,服用助兴,致使政事荒废,留给十岁幼帝及其寡母李太后的,是入不敷出的财政...

历史解密 阅读(72)
万历怠政背景:万历幼年被张居正长期压制-历史故事

万历怠政背景:万历幼年被张居正长期压制

  隆庆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风驾崩,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改元万历。 由于万历帝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相反张居正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   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

历史解密 阅读(50)
解密:到底该如何评价张居正的江陵柄政?-历史故事

解密:到底该如何评价张居正的江陵柄政?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

历史解密 阅读(65)
江陵柄政简介:张居正取代高拱执掌大明的内阁-历史故事

江陵柄政简介:张居正取代高拱执掌大明的内阁

  明神宗称帝后的前十年,张居正取代强臣高拱为首辅,控制了内阁,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这一段时间,史称“江陵柄政”。柄政是指掌握政权,执政,把持权柄、...

历史解密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