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为了羞辱她立了五个皇后,她父亲夺了她儿子的天下,为何?

  在父亲眼中,她不过是巩固权势的工具;宣帝宇文赟心中,她不过是他诸多女人中不太显眼的那么一个,只是因为她的身份提醒他不得不太过冷落她;在幼小的儿子心中,她不过是跟外公一起篡夺这宇文家族江山的人……

  这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

  为了父亲的篡位之路,她付出了一生幸福的代价。这便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宇文赟的妻子杨丽华的惨淡一生。

  作为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深得北周武帝信赖,位列八柱国家之一的杨家,“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杨坚很早便在宇文泰麾下担任武职,并在宇文泰以及他儿子时期仕途青云直上,奠定下良好的军事和政治基础。

  志得意满之时,杨坚又和北方政权中非汉族中权势最大的门第之一独孤氏联姻,娶了独孤伽罗为妻,得到其整个家族的政治支持。

  看到杨坚手中军事、政治权力的鼎盛,周武帝基于为自己儿子做打算,便做主欲和杨坚联姻,让自己的儿子宇文赟迎娶杨坚的长女杨丽华。

  随后,公元572年,武帝宇文邕立宇文赟为皇太子,立杨丽华为太子妃,此时的杨坚一家也算是过着恩宠鼎盛的生活。

  宇文邕野心勃勃,灭了北齐一统北方,正势如长虹般的准备遏制突厥人的掠夺时却突然患病,于公元578年驾崩,太子宇文赟顺利继位。

  宇文赟不恤政事、荒淫无道,登基后想着是便是如何吃喝玩乐。《北史》上记载,说宇文赟继位之后,在武帝发丧期间,并无戚容,甚至是先“通乱先帝宫人”。这罪名,比带上自己后宫嫔妃游狎作乐更加可怕。

  武帝死后不到半年,他就大演鱼龙戏,大臣们劝谏,他不但不听,反而又令在殿前日以继夜地演,以庆贺太平。

  刚过了一年,便喜新厌旧,选天下女子以充后宫。又“好自矜夸”,听不进劝谏。

  他所居住的宫殿帷帐都是金玉珠宝装饰,光华炫耀,极丽穷奢。等到修建洛阳宫时,虽然还没竣工,但其规模之壮丽,超过了汉代和魏朝。

  继位后,杨丽华妻凭夫贵,顺利升为皇后,在平定卢昌期叛乱后,杨坚也因此被授予上柱国、大司马等要职。

  然而,越大的荣宠,便蕴含着越大的危险,慢慢地,宣帝宇文赟也开始对杨坚起了疑心。

  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封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但这并不是说他有多宠爱杨丽华,对于这个女人,想来他是没多少好感的。

  一来,她是那个讨人厌的父皇硬塞给他的;二来,杨坚地位越来越贵,在朝中威望也逐渐增加,那么看到他的女儿心中自然更是烦闷。

  杨丽华对着这么个荒唐丈夫,恐怕也和自己父亲一样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加以伺候,哪敢做他想?

  这些这样的冷漠却安稳的日子宇文赟也不让她过下去,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封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但后来相继立了三位皇后:天皇后朱满月、天中皇后元乐尚,天右皇后陈月仪。元氏是开府仪同大将军元晟的女儿,陈氏是大将军陈山提的女儿。

  宇文赟在后宫保持四后并立的局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杨丽华的地位降低了。他等着杨坚提出异议,那么便可以用抗旨罪名名正言顺将他杀死。

  但他太过低估了杨坚的城府。只见杨坚应诏从容上朝,神态自若,未曾流露出丝毫不慢,自然也就让宇文赟无从下手。

  没有了外戚这一借口,那么杨皇后本人呢?她本来就是在宇文赟面前曲意逢迎,又怎会表露出嫉妒之心?面对着早已受尽冷落的局面,杨丽华想来是深知自己如若表现出不满将会为自己招致打入冷宫的命运,也会给宣帝拔除朝中杨家势力的借口,这一点,从她第一天进入太子府便开始懂得。

  宇文赟外出时喜欢亲自驾驭驿马,便命四位皇后和自己并驾齐驱,走得有先后时,就加以斥责。

  宇文赟的荒唐并不会就这么轻易划上句号。不久又弄出一个第五皇后尉迟繁炽。

  居于皇位,成天又是广选秀女,又是大修宫殿,夜夜欢歌,酒池肉林,宇文赟的日子过得是万分逍遥,估计是闲得无聊了,又开始吃金石仙丹。只可惜吃得自己神经错乱,变得喜怒无常,甚至是发明了一种刑罚“天伏”,一打就是一百二十大板。

  宫中内外官员侍从无不是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杨皇后为了维护自己贤良淑德的形象,对宇文赟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然而,宇文赟刚愎自用,异常执拗。宇文赟甚至是责骂杨丽华威胁,说只要自己不开心,即刻杀了杨家所有人都可以。

  然而,为使更多的人免受责罚,她依然坚持劝谏。这样的做法激怒了宇文赟,反而是招致了天杖。

  本来就是失宠的皇后,现在还让自己下不来台,宇文赟自然更是震怒不已,便下令赐杨皇后自尽。

  这一来,杨家上下惊恐万分,杨丽华的母亲独孤伽罗急忙跑进皇宫冒死求情,叩头把额角都撞出血来,这才感动了宇文赟,饶过了杨丽华一命。

  宇文赟胡闹了一年,过足了皇帝的瘾,然而突然想起,自己还没享受过太上皇这种生活。当皇帝,虽然不用管什么事,但是时常会有那么个大臣跳出来指摘自己的行为给天下带来多少多少坏处。那么这位子不要了,总不会有人再来指指点点吧。更何况,自三皇五帝一来,谁见过皇室还有禅让这样一种说法?那我就来享受享受禅让是种什么滋味。

  因此,过足了一年皇帝瘾的宇文赟便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宇文衍,准备欢欢乐乐享清福。将天元皇后杨氏立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皇后直称皇后。

  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但也没过上几天他所梦想的好日子,一年多后便驾崩了。

  宇文赟死后,宇文衍继位,即周静帝。而当初那五位皇后,便跟着都荣升为太后。

  五位皇后,三位在其死后出家,可见当初在后宫的日子想来是提心吊胆,并非心甘情愿。

  杨丽华虽然在宇文赟在世时已失宠,仅仅是保留这五后并立中名义上的第一而已。但就是这样的身份,再加上其父亲杨坚的权势,剩下的两位太后中朱氏虽然是静帝亲生母亲,娘家并无权势,到头来自然是杨丽华在后宫中最能说得上话。

  另一方面,由于周静帝仅仅是个八岁大的孩子,尚且不能亲政。大臣刘昉、郑译眼看新皇太过年幼无法执政,便与诸位大臣等合谋,觉得杨丽华的父亲隋国公杨坚出面主持国家政务最合适不过。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杨丽华对于父亲杨坚掌权是怀有戒心的。父亲韬光养晦如此年月,绝对不会安分守己做个臣子。北周朝中的权力终究还是让杨坚总揽,并进爵为隋王,封其郡为隋国。

  这样的日子,杨坚却等不下去了,公元581年,杨坚逼静帝让出帝位,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夺了宇文家的江山,建立隋朝,称隋文帝,杨丽华对此大为不满。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隋文帝对这个女儿是有愧疚之情的,故而在公园586年封她为乐平公主,并希望她趁着年轻,可以改嫁。

  可惜杨丽华誓死不从,决意守志终身,杨坚和独孤伽罗勉强不得,只能作罢。

  那位年幼的周静帝,书上说他逊位于杨坚后,居于别宫。隋朝皇室奉他为介国公,食邑万户,车服礼乐,一如周制;上书不称表,答表不称诏。看起来倒是待遇挺优厚的。只可惜,这个安安静静的小孩子寿命不长,隋开皇元年五月便驾崩,时年才九岁。

  还没等到他明白过来是名义上的外公夺了自家的江山,他便已经安安静静去了另一个世界。谥“静”恐怕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吧。

  细看来,这小孩的死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宇文邕虽不算长寿,但是常年戎马生涯,也算是活得比较健康。那么即使宇文家不是长寿一族,那么宇文衍也不至于就此早夭。只怕是有人怕有人利用小皇帝的名义起兵谋反,或者小皇帝长大,准备光复自家江山,先斩草除根吧。

  至于杨丽华,仿佛她跟她兄弟杨广关系不错。后隋炀帝大业五年,杨丽华陪其道甘肃张掖出巡,病死在酒西。杨广返回京城时,把她的棺木带了回来,附葬于周宣帝的定陵。

  《北史》倒是说得杨丽华对于父亲篡位这件事丝毫不知情。杨丽华当初并不曾参与谋划,但考虑到皇帝太小,恐怕权势旁落,“不利于己”,只可惜后来发觉父亲有篡位的意思,心中颇为愤愤不平。等到父亲逼静帝禅位,心中更加愤懑。

  其实这解释也算是合理,本来嘛,她跟宇文赟的夫妻感情也不见得多好,之所以之后未曾嫁人,并不是守节的表现,只是觉得一代江山误在了自己手中。

  试想,如若杨坚未曾改朝换代,那么她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安心接受天下人的尊奉。而如今,她不过是被人用来改朝换代的一颗棋子,棋子受人摆布,而棋子的心有谁知?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丈夫为了羞辱她立了五个皇后,她父亲夺了她儿子的天下,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