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中,大部分人都属于才干平庸之辈,因为他们的皇帝宝座,是由祖宗传下来的,并非依靠自己能力挣来的。而开国皇帝则不然,他们大都是白手起家,凭着雄心壮志和超群出众的胆识与能力,战败众多竞争对手,历尽千辛万苦,才换来锦绣江山和万世基业。在通往皇帝之位的奋斗之路上,不知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生死关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点之低堪称绝无仅有,从一个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乞丐起步,最终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期间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仅仅《明史》中记载,朱元璋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就有两次。一次是在他起兵之初,在滁州城下侦察地形时,意外遭遇元军大部队,幸亏大将花云舍命护主,才保住他一条小命。
其次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再度遭遇危险。他乘坐的旗舰遭到陈友谅水师的围攻,炮石箭矢雨点般飞来。谋士刘伯温见势不妙,硬拉着他跳上另一艘船。转眼之间,他们刚才立足的旗舰已被炮石击中,顷刻之间瓦解沉没。其实除了这两次,朱元璋还有一次置身险境,差一点就被乱箭射死,危急关头,身边一人出手,救了朱元璋。
《翼运绩略》记载,朱元璋这次遇险也是在鄱阳湖之战中。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元末最强大的两个武装集团,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总决战,在鄱阳湖展开。朱元璋在初战小胜之后,因陈友谅所部实力雄厚,兵力与战船规模都占有绝对优势,朱元璋一方连遭挫败,一时无计可施。
紧紧关头,谋士朱升向朱元璋献计,陈友谅起倾国之兵而来,兵力众多,只要时间稍久,后勤粮秣供应必然吃紧。因此他建议朱元璋立足持久战,扼守出入咽喉南湖嘴,断绝陈军粮道,待其粮尽援绝兵无斗志,可以一鼓作气击败他。同时他告诉朱元璋,提前动手,把鄱阳湖附近的四个存粮大户的粮食全部搬来,以防被陈友谅掠走。
朱升这一计,在战胜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不久之后,陈友谅大军果真因粮草耗尽,无心恋战,想通过禁江口突围。朱元璋岂能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亲临第一线坐镇,指挥大军截击陈友谅。当时战况激烈,双方刀来枪往,矢石如雨。朱元璋坐到船头的胡床上,冒着生命危险发号施令指挥作战。
朱元璋的举动很快引起了陈友谅水师的注意,他们迅速集中一批弓箭手,照着朱元璋的位置乱箭齐发。朱元璋却浑然不觉,谋士朱升眼疾手快,一手把朱元璋推进船舱。朱元璋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一支利箭飞来,准确命中他刚才安坐的胡床。若非朱升这一推,只怕这位朱皇帝当场就会被射死。
朱升不仅救过朱元璋的性命,还曾给他提出过著名的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的功绩,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可谓数一数二。然而,在跟随朱元璋的十四年时间中,朱升却始终保持了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到了朱元璋的本性。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朱升在忙完开国诸多事务后,于洪武二年第一个提出辞职。
面对朱元璋的挽留和封赏,朱升也一概不肯接受。当时春风得意的丞相李善长,还专门出面挽留朱升,朱升也予以婉拒。多年之后,朱升得以善终,而贪恋权位的李善长却被满门抄斩。不幸的是,朱升的儿子依旧在明朝为官,最后卷入胡惟庸案中,成为了朱元璋刀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