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秦桧真的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罢这首豪情壮志的《满江红》,你是否也想起那个“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这个南宋军事家的名字,几乎是流芳千古,家喻户晓,震烁古今。

  传说岳飞出生时,他家房脊上落了只大鸟,呜叫几声就飞走了。岳飞父亲岳和因此给儿子取名“飞”,字“鹏举”。19岁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后其父去世,他退伍返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宋的生涯。由于岳飞灵活用兵,不照搬兵书的做法,深受皇上欣赏,被封为东京留守司统制。

  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之下只好随之南下。是年秋,杜充不战而降,岳飞率军孤军奋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接着在金军进攻常州时,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下埋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

  从此,岳飞威名震四方,他所统帅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成为宋人心中的“偶像”,金人心中的“夙敌”,被称为“岳家军”。“岳家军”训练有素,战无不胜,所到之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百姓们的欢迎和爱戴。金兵统帅金兀术曾不无感慨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后来,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多次向高宗建议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遭到高宗拒绝。而奸臣秦桧恰恰了解赵构投降求和的心理,便对赵构说他愿意充当说客促成此事。赵构瞬时对秦桧大有好感,便命他参加政事,不久后升他为宰相。

  绍兴九年(1139年),就在岳飞等将领率领宋军节节胜利,立誓打到金兵老巢时,却在一天之内收到十二道金字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顿时气愤无比,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从此,奠定了南宋覆灭的基础。

  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家军撤退后,金兀术又率军占领了河南广大地区,金兀术写信给秦桧,试图借秦桧之手,铲除岳飞。秦桧本来就记恨岳飞,而恰好他对金朝的指示唯命是从,于是立即密报高宗,夺去了岳飞的兵权,委以枢密院的虚衔。

  岳飞洞悉了秦桧一行人的阴谋,自行辞官回到了家乡。但秦桧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岳飞的追杀,他随即收买了岳飞的手下,许以重金诬告岳飞等人蓄意谋反,直把岳飞陷害下狱,同时被抓的还有岳飞的儿子岳云,大将张宪。

  秦桧指使狱卒对岳飞进行审问,问岳飞为什么要谋反,岳飞听罢,“唰”一声撕裂了上衣,袒露出母亲在自己后背上刺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即刻,是非曲直,不言自明。入狱两个多月,岳飞坚强不屈,任凭狱卒百般严刑拷打,不再为自己辩白。直到年底,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大将张宪随后也被杀害。

  岳飞的被捕和被杀,震惊了整个朝廷,引起了许多有正义感的人的极度不满。当时,南宋的另一名老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要求秦桧拿出岳飞父子谋反的证据,秦桧竟无耻地说:“他们谋反的事莫须有。”韩世忠听完气愤不已,反问道:“‘莫须有’三字,怎能服天下人心?”这桩千古奇冤就这样在历史上画下了重重一笔,然后,谋害岳飞的元凶真的是传说中的宰相秦桧吗?宋元以来的史家对此作了探索,但仍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据考证,秦桧在京都失守后被金兵带到北方,很快成为了完颜昌的亲信,1130年10月,秦桧秘密回到南宋,声称是挂念南宋,杀死了金兵逃回来的。但据《大金国志》记载,秦桧当时是在金国参加议事,而他的返宋也是金国决定的,目的是要他促成议和。因此,他有了宋、金议事的双重身份,成为南宋王朝降金政策的炮轰者兼推行者,而当时,岳飞手握重兵,战功最大,反对投降的意愿更坚定,自然而然就成了秦桧的第一铲除对象。

  然而,有人认为真正要除掉岳飞的幕后黑手是高宗,因为只有他,才有权力下令杀害岳飞。秦桧虽是宰相,但他并不具备杀人的权力。那么,高宗为什么要杀害这样一个精忠的名将呢?

  后来研究者一般认为是目标冲击。岳飞一生奋斗的目标是“迎回徽钦二帝”,而迎回了二帝,赵构的皇位就岌岌可危了,可见,他一怕迎回二帝,二怕中原恢复,三怕岳飞矢志抗金,他与岳飞的冲突,最后终究要爆发成君臣之间的仇杀。他杀岳飞,势在必然。而秦桧则是在这起冤案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历史是有情,还是无情?我们无从评断,但抗金英雄岳飞却世世代代受到后人们的敬仰与纪念。岳飞没有战死在抗金的战场,却死在南宋王朝的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毒手,既讽刺又让人对这样血淋淋的历史感到毛骨悚然。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岳飞之死,秦桧真的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