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儿子吗?

  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人并称“俞龙戚虎”,甚至从这个称号上来看,俞大猷为龙,戚继光为虎,龙比虎贵,俞大猷在当时应该是比戚继光更为勇猛的大将。他们两个一个海上,一个陆地,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智谋广远,同样深得百姓拥护,同样让倭寇闻风丧当,而与倭寇斗争最长,对倭寇打击最大,同时也是戚继光老师的俞大猷,理应受到与戚继光同等的待遇,或者可以更高。可为什么如今的人们却只知戚继光,而不知俞大猷呢?

  

俞大猷.jpg

中国古代的封建体系,实际上许多王朝都存在这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重文轻武。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枪杆子斗不过笔杆子。这样的情况历朝历代都有,明朝也毫不例外。抗倭名将俞大猷,在与倭寇斗争的战场上,一生胜战无数。然而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俞大猷仿佛一个懵懂的小兵,连连受挫,最终一溃千里。这个战场就是官场,那个危机重重,明枪暗箭齐发的官场。

  在重文轻武的传统下,武官的战绩往往取决于庙堂笔墨,武将若想获得晋升,就不得不依附于文官为主的权贵集团,懂得人情世故。年轻的戚继光,心思活络,情商极高。他极为了解官场上,迎来送往背后的门道,因此哪怕他再无奈,他也会在抗倭之余,打点人情世故。找到些人情、祥瑞,随着谦恭至极的书信,上达天听,在功劳簿上打上条点缀的红缨带。而俞大猷呢?也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位大将身上有些君子的自傲,再加他性情耿直,从不肯委曲求全。或者是不屑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升迁的机会,而是希望通过实质上的军功获取同等的对待。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不知该说他天真,还是说他愚蠢。在那样的官场环境下,想通过实质上的东西建功立业,根本是不可能的。这样耿直的俞大猷,得到的是极为“耿直”的对待。平息安南入侵,严嵩将俞大猷的战功压下,只给了他五十两赏银,收复兴化,又是五十两赏银,非但如此,他的仕途动辄得咎,“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的背后,是“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这是俞大猷之所以没有戚继光出名的一个原因,没有戚继光情商高。

俞大猷.jpg

  另一个原因,应该说俞大猷不会做人,或者说不会讨好上司。年轻的俞大猷总是有满腔的热血等着去挥洒,他想要血战疆场,报效国家。所以由武举会试而当上金门千户的俞大猷,他坐不住了。在这个地方呆了五年之久,却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热血未冷的俞大猷,怀着自己的信念给自己的上司写了两封信。一封《上佥宪伍山陈公条陈用兵二弊二便书》,一封是《又呈画处官澳三策》。他的请求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认同,反而觉得官威受损,因此俞大猷被杖责免职。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例,而是伴随着俞大猷在官场的一生。所以俞大猷并不得上司喜爱,没有戚继光会做人。

  如此这位虽然作战勇猛,在其他地方却输于戚继光的俞大猷,就这样渐渐被戚继光的光环遮掩,逐渐淡出了历史。

  俞大猷被掩埋在戚继光之下,而他的儿子也同样悲催。公元1627年抗倭英雄俞大猷的儿子,福建总兵俞咨皋,联合荷兰舰队在福建铜山围剿郑芝龙。却大败于郑芝龙,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而逃走的俞咨皋,最后被朝廷斩首。而这个大海贼的儿子郑成功,日后却成为了名满中华的民族英雄。这事怎么看怎么觉得讽刺,怎么看怎么觉得俞大猷一家运气都不怎么好。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