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6 篇文章

标签:袁崇焕 第9页

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奇案:袁崇焕受千刀万剐

  第一案,名为浮尸案   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说,俱死无益,不如奔他国,借力雪耻。伍奢与伍尚俱被...

历史解密 阅读(51)

袁崇焕被杀并不冤:擅杀毛文龙 自毁后方支柱!

  袁崇焕其人,首见于金庸《碧血剑》一书,后来通读《袁崇焕评传》,对他颇有好感,更伤其不亡于敌而亡于已的惨事,只是一直奇怪得很,这样一位大英雄,大豪杰,怎会冤死的时候还会被愤怒的百姓生啖其肉?  事实是历史上对袁崇焕评价最高的,不是别人,正...

中国野史 阅读(58)

宁远大捷: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威名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民的士气和决心,同时也成就了一位杰出...

战争历史 阅读(41)

并没有被误杀的袁崇焕:误杀说源于乾隆的谎言

崇祯皇帝没有错杀袁崇焕:实际上袁崇焕有异心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他有可能和满人有勾结,疑点如下:1。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有排除异己集权的可能,任何皇帝都是这么过来的。毛虽腐烂,但尚能打仗,对后金牵制极大,但问题在于,他不听袁崇焕的安排,若袁崇焕...

中国野史 阅读(45)
袁崇焕该不该死?为何处死后百姓争先食其肉-历史故事

袁崇焕该不该死?为何处死后百姓争先食其肉

关于元皇是否应该死,历史上存在很多争议。数百年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些人说元钟恩的罪行没有死。宗皇帝杀死了他,因为他是一个毁灭的长城。元王去世后,没有人能抵抗清军。有人说元钟洪的罪行是结论性的,他是自我使用的。 网络图 Yuan Chong...

历史人物 阅读(82)
揭秘:袁崇焕杀毛文龙给辽东半岛带来灭顶之灾-历史故事

揭秘:袁崇焕杀毛文龙给辽东半岛带来灭顶之灾

  天色已晚,我把纷飞的思绪努力拉回到黄金山下。  这是深秋季节,山坡上的柞树和榆树都变了颜色,枝干是灰的,落在地上的叶子,介于灰和黄之间,再与干枯的蒿草杂在一起,混沌得几乎没有了参差和层次。黄龙墓和五部将合葬冢,就隐匿在这样的背景里,我只...

中国野史 阅读(69)
毛文龙与袁崇焕:毛文龙与袁崇焕究竟有什么恩怨-历史故事

毛文龙与袁崇焕:毛文龙与袁崇焕究竟有什么恩怨

  毛文龙,生于1576年,钱塘人。年轻时善于骑射、晓畅兵法。后来他的舅舅沈光祚担任兵部主事,推荐他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麾下。当年9月又参加武举考试,名列第六名,此后先后担任安山百户、沈阳千总、守备、游击等职。  1621年5月辽东巡抚王化贞...

中国野史 阅读(51)
袁崇焕之死:处死凌迟3543刀民族千古之痛-历史故事

袁崇焕之死:处死凌迟3543刀民族千古之痛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

历史人物 阅读(51)
战史奇迹:袁崇焕九千兵马击溃后金十三万大军?-历史故事

战史奇迹:袁崇焕九千兵马击溃后金十三万大军?

  核心提示:两次宁远大战后,袁崇焕已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干将。有他守住锦州、宁远一线,清军就无法打过山海关。非常可惜,后来明朝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竟然逮捕袁崇焕,将其冤杀,自毁长城。袁崇焕死后14年,清军入关夺取了大明天下。袁崇焕的一...

战争历史 阅读(63)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大梦被皇太极戳破:己巳之变-历史故事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大梦被皇太极戳破: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发生的背景: 历史学家通常把皇太极于崇祯二年(1629)的第一次入口征掠称为“己巳之变”。这次战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它标志着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明朝的堡垒推进、经济封锁和外交联盟政策都...

战争历史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