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
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积月累,成为朱允炆登基后的巨大阻碍,其中燕王朱棣的力量一直是朱允炆的心头之患。
建文帝朱允炆毫不手软地向他的叔叔们举起了屠刀,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先后被削,被贬庶人。与此同时,朱允炆和亲信大臣密谋逮捕燕王朱棣。采取逮捕行动的张信是朱棣的旧部,将消息偷传与朱棣。
朱棣得知,装疯以自保,并训练死士,积聚力量,准备反攻。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攻占金陵,而朱允炆也在皇宫大火中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江山易主。
建文帝书生气十足,毫无治国经验,并不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相反,朱棣有勇有谋,与明太祖朱元璋颇像。《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一直对朱棣寄予厚望。朱棣在看到侄子朱允炆登基后,心有不甘,一直隐忍,在封地培植自己的力量,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总而言之,朱棣造反,就是为了自己登上皇位。
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在史学界,朱棣是位有争议的皇帝。他的皇位有违祖制,引起了不少非议。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打倒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江山易主。朱棣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允炆书生气十足,软弱无能。相比之下,朱棣有勇有谋,更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
放观朱棣在位的22年里,他的功是大于过的。
朱棣在明朝的外交、文化、政治、经济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支持郑和下西洋,与海外诸国来往密切,明朝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弘扬了国威,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此可见,朱棣具有开阔的眼界和大国君王的风度。
朱棣被后人更为知晓的称号是“永乐大帝”。他笼络了一批知识分子,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部涉及经、史、子、集、医学、工技、农艺等各方面内容的百科全书,比《大英百科全书》早了三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朱棣在位之初是在金陵。但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巩固统一局面,朱棣将都城从金陵迁到了北京,奠定了北京在此后五百多年里首都的地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朱棣在对边疆管理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女真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贵州设立了布政使司,亲自北征,巩固北部边防。在统治期间,朱棣甚至还加强了新疆地区的控制。
朱棣在位期间勤政务实,功绩显赫。他的雄才大略,继往开来,为明朝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棣是个怎样的人
明朝皇帝朱棣在位时间比较长,在他的统治之下明朝一直处于鼎盛时期。不过大家都知道朱棣的上一任皇帝是其哥之子朱允炆,后世甚有传闻他是谋权夺得皇位。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为了争取皇位而不择手段之人,那么对于朱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朝朱棣在位时期,他文武双全,善于用兵打仗,广纳贤才当时很多能人将士都对他忠心耿耿。他在治理国家方面,从来都不欺压百姓,但是对于地方的统治他非常严格。他爱民如子,对地方官员都是严加管理,实行奖罚分明。朱棣当朝之时常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对于各地方百姓也是爱戴有佳。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安定的,当时的他也得到了广泛的称赞。
朱棣确实在历史上是一个好皇帝,这是不容质疑的,那他真的是否像有些传言那样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呢?当时他登上皇位是因为靖难之役的胜利,后来称帝成为明成祖。有了解过历史靖难之役的人都知道,当时他与其侄子的力量悬殊,如果说是刻意谋反简直是以卵击石。
靖难之役当时朱棣燕王府中不到一千将士,被朝廷几万大将围困。我想当时的朱棣能够胜出,完全靠的是他的胆识谋略和才能。靖难之役胜利,如此有才能之人登上皇位,也可以算是理所当然。这也正是他一直不承认皇位是谋逆而来的一样,想想当时他侄子朱允炆也对他十分敬佩吧。
朱棣算是明朝一代明君,朱允炆也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对于皇位来说,哪个有能力的皇子不想当皇帝?这个很难说哪个好哪个坏。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好皇帝,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了贡献,所以应该对朱棣明成祖表示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