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 第35页

近代中国买办大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人们一向认为: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相逢。然而,在晚清的条约口岸,以中国买办为中介,东方和西方在某种意义上确实相逢了。   在中西方经济交往和文化传播过程中,买办的中介角色不仅是有代表性的,而且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尽管这种接触...

阅读(45)

秦国强兵是如何炼成的:不给老百姓其他谋生出路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西周的京畿虽建在其上,文明的透入始终不深,好比一件锦衣覆着褴褛。周室东迁后,锦衣一去,便褴褛依然。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

阅读(69)

梦露感叹娱乐圈的浮躁:灵魂只值半美元

  刚进入电影界两年多,梦露只能在个别电影中露几秒钟的脸,后来她毫不讳言,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不值一提的演出机会,她曾多次委身制片人和好莱坞有权势的人物。1948年,她付出了离婚之后第一次真正的爱情。那个男人是哥伦比亚公司的音乐指导弗雷德·卡克...

阅读(42)
武则天入宫12年不受李世民待见 太强势没征服感-历史故事

武则天入宫12年不受李世民待见 太强势没征服感

  作为一个宫廷新人,武则天也会跟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处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加薪晋职的机会。何况,武则天的领导李世民还是她心中的偶像,她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打动李世民,让李世民对她刮目相看。  迷恋迎合李世民  武则天很早就对李世民...

阅读(54)

拒绝反省的舒芜:胡风事件的“污点证人”

  (一)桐城文化世家  追寻学者的成长足迹,不难发现,家学与师承是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周一良、何满子两位都是在私塾接受的启蒙,富有学养的家庭教师,给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当然,舒芜的家境,比起周一良、何满子要逊色,但毕竟身属文化世家。有...

阅读(41)

盘点美国军校中的中国留学生们

  在1904年至1937年之间,中国有一些留学生、华侨在美国接受军事教育。他们的数目不是很大,归国后,命运较为相似:投身军界的,大都处于边缘地位,除了温应星、孙立人等少数几个“名人”之外,绝大多数军事留美生在历史中湮没无名。  在1904...

阅读(53)

中日《联合声明》博弈内幕:为何没有“侵略”二字?

  姬鹏飞提出“反省”和“麻烦”都过于轻描淡写。大平正芳说:“我们两人同岁,现在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奋斗,为自己的国家努力。但是,完全按照中方的要求,我们是没办法回日本的。如果完全按照中国方面的意见写入《联合声明》里面,不要说谈不成,回去以后也...

阅读(48)

英国最后的女巫:因预测太准二战中被处“叛国罪”

  海伦·邓肯是20世纪上半叶最知名的灵媒之一,在1944年被捕之前,她已经在巫术界有着响亮的名声。  1941年底,一位英国母亲找到了邓肯,她说自己的儿子参加了英国海军,但已经失去联系很久了。母亲预感儿子已经阵亡,希望通过邓肯与儿子通灵。...

阅读(46)

1969年八岔岛事件:知青用手榴弹击沉苏联巡逻艇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群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到祖国的最北端,怀揣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壮志,时刻准备着抛头颅、洒热血。当以往电影中的战斗画面真的呈现在他们面前时,这些并未受过正规军事培训的年轻人,凭着一腔爱国激情,奋不顾身与...

阅读(49)

《辛丑条约》为何没有割地条款:瓜分中国是下策

  侵略头子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英国外务大臣、法国议员以及奥国报纸都称:“义和团之事即...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