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 第31页

《楚汉传奇》曝硬伤:《三字经》穿越回秦朝

  高希希执导,陈道明、何润东、秦岚等演员主演的大型古装历史传奇电视剧《楚汉传奇》目前正在安徽卫视、浙江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热播,因其2.4亿元的总投资、80集的超长篇幅和众星云集被称作“史上最贵电视剧”,而青年作家张一一指出,在昨晚播...

阅读(46)

盘古是印度神?有学者指盘古神话印度传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个历史常识是家喻户晓的。但盘古神话的丰富内涵,则不一定为人们所了解,一般人只知其名而不详其事,对于盘古神话的思想和盘古精神则更感茫然。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与普及。盘古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祖先,...

阅读(54)

皇帝一词始于何时?当过皇帝的人多达千余位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最早皇和帝并不是一个词,而分别是两个称号,如“三皇”、“五帝”,最早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大多则以“王”来称呼,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王、燕王、赵王……首次将皇帝俩字用来称呼国家最高统治者,始于秦始皇嬴政...

阅读(55)

清廷“正大光明”匾秘闻:秘密立储只一次

  匾额是挂在殿宇、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题字横额,中国最著名的匾额当属悬挂于紫禁城乾清宫内的金字匾额 “正大光明”。由于不少影视剧中对藏于这块匾后的秘密立储匣多有渲染,因而使“正大光明”匾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正大光明”四个字源自何处?清代...

阅读(87)

株洲旧时过年习俗:除夕晚上小孩一定要挨打

  小时候,我怕过年。家乡株洲县三门过去有一个怪俗,或者说陋俗:除夕晚上,小孩一定要挨打。  据说小孩此时被打,能够“打发,打发”,可以发财。  我父亲早死,生活是靠祖传的四五十根竹子和弟弟上山砍柴挑到小镇上去换点油和盐过活。妈妈爱做发财梦...

阅读(42)

清朝“第一家庭”的子弟们如何读书?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晚晴时期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但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清代却没法找到一个真正的“昏君”。且不说开国时期的文韬武略、康雍乾时期的盛世,即便是后期的皇帝们,也都称得上是“兢兢业业”。  工作之余,皇帝们的文化水平...

阅读(73)

“扬州瘦马”真相:卖给大户人家做妾的女童

  两年以前,我已拜读过简雄同样谈江南文化的《大户人家》,而与《大户人家》的抒情风格不同,这部《士风乍起》中的文章,很多都带有学院研究的气息,但又不是纯论文式的。为该书作序的苏大社会学院余同元教授将之评判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历史散...

阅读(61)

古代“取暖费”:宰相享薪炭200秤皇后110斤

  在古代,冬天并没有现代“集中供暖”的说法,但这并不等于没有暖气。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这一名词与现代的“空调房”。倒颇相似。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

阅读(97)

一次意外“选美”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落?

  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两帝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宣帝是“中兴之主”,维持了西汉平稳发展的局面,但从元帝开始,西汉衰落,所谓“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史家对元帝的定评是“柔仁好儒”。这个评语应是褒多于贬,至少是褒贬参...

阅读(61)

腊月二十四扫尘习俗起源:灶王爷大战三尸神

  除旧迎新,首先要干干净净,把“穷运”、“晦气”扫出门  腊月二十四这天,各家不光要打扫屋子、洗衣服,还要洗澡、洗头  至于为什么要扫尘,民间有个传说:这是灶火爷为搭救凡人想出的办法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李肖肖执行:河南商报记者李肖肖宗雷...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