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战红孩儿为何不告知牛魔王?

  导读:虽说唐僧师徒西行取经之路九曲十八弯,与妖魔斗智斗勇,那是惊险不断啊。但对于那位大师兄孙悟空来说,也算是件好事,这使他很有成就感嘛。无论是他的师弟猪八戒,还是山野之中的大小妖怪,哪个不被他嘻唰唰地涮来涮去。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想到的是在途经“火云洞”时,他老孙却栽在了一个顽童,红孩儿的手上。

  这个红孩儿可不是一般的孩儿啊,他是个地道的“妖二”,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独生子。而且,他还在火焰山经过了三百年的特殊训练,练就了最炫、最厉害的口头武器,三昧真火。他外表可爱、顽皮,实质则狡诈多变。单说为了舌尖儿上那块“唐僧肉”吧,他可是费尽心机呀。先是请求西行团队的长官唐僧可怜他——吊在树上把自己的身世杜撰了一番,泪眼汪汪地喊救命;“得救“了吧,还挑肥拣瘦,不骑马,不让八戒驮,专门戏耍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还来了个什么重身法,千斤坠儿。结果惹恼了老孙,一气之下把他摔成个肉饼。

  而后,红孩儿真魂出窍又耍弄了唐僧师徒一番,来了一阵旋风,将唐长官捉回洞中。起初老孙想得简单,以为与他拉拉关系就OK了,哪知这红孩儿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主儿。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老孙搬来救兵,都无济于事,确实是个不好剔的疤瘌头。无奈之下,老孙只好请来佛界举足轻重的领导人观世音菩萨,才收降了那红孩儿。那么,有朋友该问了,说孙悟空与牛魔王既不是八拜结交的兄弟吗,为什么他还宁愿脑残地绕那么多弯子欠着别人的人情债,也不愿直接去找红孩儿的家长,他的盟兄牛魔王出面调停此事呢?

  首先从社会关系上来讲,牛魔王与老孙的确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拜把兄弟,也就是红孩儿的盟叔。当老孙用热脸贴上去的时候呢,这个红孩儿却来了个冷屁股,你这个泼猴,我和你有什么亲情?满口胡言乱语,谁是你的贤侄?不知者不怪,紧接着老孙又回了他个“忆苦思甜”式儿的“想当年”。诶,那孩儿妖不但不买老孙的账,还举起火枪便刺了过去。这就给了悟空一个心理暗示,说明老牛没给儿子提起过他俩这层关系,或是对他老孙有了吃公家饭的正式工作羡慕嫉妒恨。所以,罢了,罢了啊!

  其次,正所谓是亲戚不在乎远近,只要常来往才亲近。虽然老孙与老牛是旧交兼盟兄弟,但多年不见,事随境迁,关系疏了,感情也便淡了。其间,每个人都一样,会经历很多事情。人也好,魔也罢,随着环境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行为、感情也会变。更何况老孙是个爱炫耀、好面子,又热脸子的急脾气,假如真找到了老牛,若人家溺爱有加,不去教训自己的孩子,等于不给他面子;抑或是言语相向,刀枪剑戟。那时,他会觉得更难堪,下不来台面儿。因此,与其那样求人,还不如求己。

  再者说了,他老孙已经被招安为佛界弟子了,可眼下的牛魔王还是以前那个魔,这正是吃皇粮保皇主,站在什么立场上说什么话呀!因为两人所走的路不同了,言语的沟通上不可能那么投机了。以前的那种互相欣赏的哥们儿义气再也不好找寻了。说得俗一点儿,他老孙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铲除一切对西行不利的障碍;而老牛呢,则是个要被儿子请去体验舌尖儿美味的大家长。如果这个当口儿老孙不知好歹地找到了老牛,寒暄客套几句还是可以有的,但惟独涉及到儿子的眼前利益,便真的什么都荡然无存了,也就是所谓的“护犊子”情节。这一点眼巴前儿的事儿,他老孙还是能看得出来滴。

  再有,常言说庄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人家老牛日后还得靠着自己的儿子,不是?为了让独生子能独当一面,牛魔王煞费苦心,特意让儿子到最艰苦的大熔炉火焰山去锻炼,这一练就是三百年。图个啥?除了为锻炼儿子的能力,想让他独立门户做个山头老大以外,不就是想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吗?千年等一回呀,在那火云洞候着金蝉子转世的那个傻乎乎的唐长官,容易吗?从眼前利益来看,儿子得到了实惠——到嘴的唐僧肉,就等于他老牛得到了实惠,毕竟养儿防老嘛。那块唐僧肉可是一剂长生不老的良方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有道是机会常常有,机遇不可求啊。儿子能够持续发展,他老牛不就能沾光儿享清福了吗?所以,在朋友和利益的抉择面前,他老孙可不想碰那个钉子。

  都说猴精猴精的,大家想到的问题,他老孙能想不到?他与红孩儿的交锋,就意味着与老牛的关系已划上了句号,何必再去自讨没趣呢。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西游记》中孙悟空战红孩儿为何不告知牛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