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皇帝许下的新年愿望,所付出的代价,看完就知道了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望总是要许的,就算是为了来年不被亲戚的"清风十三问"击倒,也要许新年愿望。但实现并不容易,许愿春天减肥夏天瘦,脱下衣服依然全是肉。很沮丧,无法随缘,也没关系。因为古代皇帝许的新年愿望,也没几个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望总是要许的,就算是为了来年不被亲戚的"清风十三问"击倒,也要许新年愿望。但实现并不容易,许愿春天减肥夏天瘦,脱下衣服依然全是肉。很沮丧,无法随缘,也没关系。因为古代皇帝许的新年愿望,也没几个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望总是要许的,就算是为了来年不被亲戚的"清风十三问"击倒,也要许新年愿望。但实现并不容易,许愿春天减肥夏天瘦,脱下衣服依然全是肉。很沮丧,无法随缘,也没关系。因为古代皇帝许的新年愿望,也没几个能...
自汉武帝刘彻这儿论,刘贺是孙子,刘贺的奶奶,就是号称“倾人城又倾人国”的李夫人。李夫人为武帝生子刘髆,封昌邑王,国在今天的山东菏泽巨野。刘髆早逝,刘贺袭父爵做了第二任昌邑王。
刘贺人称作汉废帝。谁废的他?汉臣子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臣子怎敢废皇上?这话得从头说起。
汉昭帝刘弗陵崩,无子嗣,主持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做主,以昭帝皇后上官小妹的名义,发玺书到巨野昌邑王府,召刘贺来京主持丧礼(实际是内定由他来承接大位)。接玺书后刘贺带几百号人上路。到达定陶前,随从所骑的马接二连三累死于道,郎中令龚遂出面劝说,刘贺勉强答应五十名官员不再陪同,返回巨野。一路上,王爷刘贺不像去奔丧,倒像是旅游。在济阳,他停下脚步,着人四处去搜寻能长鸣的公鸡,又买了好几根当地特产的“积竹杖”把玩;走到豫陕交接的弘农郡,王爷春情勃发,命一个叫善的奴仆,抢来一村姑就地发泄。
事情有些太离谱,朝廷使者责问刘贺的相国安乐,安乐摊开手表示没法子,转告了郎中令龚遂。直性子的龚遂直接来问刘贺。身为主子的刘贺敢做不敢当,愣说没这事。龚遂不饶,说大王您既然讲没这事,而朝廷使者业已怀疑,何不抓了善那小子来交给朝廷特使,以洗清大王名誉呢?刘贺无奈,只好交出善去。
这一日天明时分,刘贺一行到了长安城东都门,龚遂贴耳告主子:按仪规,奔丧者望见国都,应放声哀哭,我们现在的位置正是长安外城东门,王爷该哭几声才是。刘贺不情愿,耍赖说:“我嗌痛,不能哭。”我咽喉疼,哭不成。
磨蹭着来到内城门,龚遂又提醒主子,须应付着哭两声,不然失礼惹人笑话。刘贺恼了:内城门、外城门不都城门吗,哭什么哭!
车马继续前行,将至未央宫东门楼阙下,龚遂再次急忙催劝刘贺:大王您的帷帐设在此宫门外驰道北边,您这时应下车,向西面对门楼跪下,“哭尽哀止”,大声恸哭以致哀。这回刘贺总算听劝了,下车来,跪地,应景似地假哭了两声。
王爷刘贺身边这个龚遂何方神圣?怎么总是他来提醒点拨?
龚遂字少卿,山阳郡南平县人,也就是今天山东邹城人。他是刘贺的郎中令,用现在的官职套,大约类似干事长或秘书长,总之属诸侯王之近侍、高参和核心圈子成员。
其实一个诸侯王爷的秘书长能有多大名气,只因为他陪伴的王爷太浑、太荒唐,在几乎所有人都唯唯诺诺的情况下,唯独他明白耿直说真话,是故千古记得。——《汉书》将其放在“循吏传”里。
按照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张罗,顽劣不羁的刘贺登基做了大汉天子。
刘贺这边一上台,霍光那边就又后悔又自责。为什么呢?原来这刘贺压根拿高祖刘邦祖爷爷打下的江山没当回事,把做皇帝当成了过家家,只顾淫乐,政事不问,实在荒唐到家。
来京奔丧的路上,说说笑笑,虽身着孝服,脸上却不见悲色;治丧期间肉食照旧,更甚者派手下搜掠民女于馆舍行淫。入朝以来,尽人皆知是昭帝治丧期,刘贺竟私买鸡猪偷食荤腥;拿过庄严的国玺当作玩具;召随从奴婢二百余人,昼夜戏耍笑乐宫中;就在昭帝灵柩停放的前殿旁,聚集昌邑国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敲锣打鼓吹拉弹唱演滑稽戏。昭帝灵柩下葬方罢,他就忙不迭跑到前殿敲打钟磬,携戏子载歌载舞。这边祭祀刚完,那边即开宴大吃大喝。平日里驾銮舆追野猪斗老虎,心思全在如何变着法子撒野玩耍上,搬来皇太后用的小马车,要官奴骑上,在嫔妃居住的掖庭穿梭奔突嬉笑逗乐。最不可思议者,居然与昭帝的宫女乱搞,并威吓掖庭令为其保密,敢外传者腰斩。朝臣们苦苦规劝,刘贺置若罔闻,全然不听。
明眼人无不认为,这不靠谱的主怎能掌大汉社稷。霍大将军日渐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思谋再三,冒着背千古骂名的风险决定换人。在征求了皇太后上官小妹的意见后,废刘贺为庶人,遣回原封国昌邑,降为山阳郡,赐汤沐邑二千户。其部属随从奴仆二百多人,统统被斩。旧臣中,只有两位幸免于死,其一就是我们要讲的主人公龚遂。
刘贺是自小娇生惯养,龚遂饱读诗书,通晓经典,一个儒生入仕即被安排陪伴一个淘气放浪的王爷,实在也是为难他了。
刘贺行为乖戾,好为享乐。王府人人随着他的性子,默不作声。独龚遂忠厚耿直果敢,尤其在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不仅经常大胆谏诤主子刘贺,且督促王爷的太傅、相国等一起尽职尽责监管。日常面对小王爷,龚遂不厌其烦引经据典,苦口婆心说古论今,有时不惜痛哭流涕恳切陈言。
因为无私,所以无畏。王爷刘贺倒是丝毫不怀疑龚郎中的忠诚,王府上下人人也都对他既敬且畏。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因为龚遂常常当面指出刘贺的过失,一点不给他留面子,总弄得刘贺面红耳赤,渐渐地刘贺只要见到他,就本能地捂耳朵,他一开口,刘贺便自嘲似地对人讲:“郎中令善愧人”,郎中令就会羞臊人!
清醒的龚遂深知,纨绔的王爷不是一朝一夕能劝谏好的,仅靠几句话是绝对转变不了他浮躁的性情的。在这个王爷身上,龚遂可是费尽了心思和精力。
刘贺曾经和奴仆厨师等吃喝戏耍取乐,玩到高兴时无节制地赏赐这些下人。龚遂知道后来到王宫,双膝跪地,哭泣进前,其行状连刘贺身边的侍者婢女看着都直掉泪。刘贺问郎中令为何哭得这么伤心?龚遂答:“臣痛社稷危也!”我伤心的是王国有倾覆的危险啊!接着他说:我乞求王爷您能抽出点时间,让我把自己的担心与想法讲给您听。刘贺示意其他人退下,龚遂举胶西王刘卬亡国的例子,劝刘贺远离谗佞之人,多读《诗》《书》。刘贺当时点头,三日不到,又撂下书本玩他的去了。
世事真是难料,刘贺竟意外地被扶上天子位。龚遂心里最清楚,经管大汉基业,这位爷可实不是那块料,唯有时时监督事事提醒,或能弥补万一。因此随其来京的一路上,龚遂不厌其烦随时指点。可这位爷分明拿一切没当回事,心思停留在他的吃喝玩乐上。虽然黄袍加身,全然视同儿戏。龚遂目睹着刘贺的荒唐言行,整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这一日他来到已升任长乐宫卫尉的老同事安乐家,未开言泪先流:安大人,咱家王爷自从登基做了天子,老毛病是越发严重了;劝谏的话一句听不进去。先帝尸骨未寒,尚在服丧守孝期间,竟昼夜与那帮人饮酒作乐,斗虎豹,飙野车。这些行为甭说帝王,即使平民也是有违正道礼规的呀!
说着说着,龚遂竟泣不成声,最后他绝望地仿佛是自言自语:古制宽泛,君王无道臣子想隐退就能隐退,如今欲脱身离开这乖张主子却不得,装疯卖傻避祸吧,又怕被人识破,真不知哪天醒来已身首异处,为世人所耻笑。这可怎么办是好呢?!
后来的事实验证了龚遂的预料,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实在不着调的刘贺被霍光拉下马来。龚遂呢,恰因了他对刘贺多次的直面谏诤,得以撇清和证明自己的清白,从而保住一命。更可喜者,后来的宣帝刘询手里,龚遂二度被启用,受命担任渤海太守,将一方边地治理得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七十余岁上他光荣离休回京,寿终正寝。
司马懿的九个儿子中,最出名的有三个,一个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一个是导致八王之乱的司马伦,还有一个就是帮司马懿篡权出力最多的司马师!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昭司马懿儿子中最为腹黑的,其实不然,司马师才是!
为何这样说,在电视剧中司马昭可是为司马师的腹黑背了很多的锅,因为司马师的发妻夏侯徽,其实是司马师亲手杀死的,毕竟夏侯徽是夏侯玄的妹妹,而夏侯玄只忠于曹魏。
倘若司马师叛乱,夏侯徽一定会告诉夏侯玄的,而作为司马师枕边人的她不难发现司马师偷养死士的秘密,因此司马师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把夏侯徽杀掉的。尽管夏侯徽可是替他生了五个女儿的女人!
司马懿在准备发动叛乱的时候,告诉了司马昭和司马师两人,并同时观察他们两人的异动。司马昭知道后,整夜的没有睡觉,都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而司马师却是很安静的早早入睡,完全没有慌慌不安的样子。这也看的出两兄弟的心里素质,司马师要比司马昭稳重一些。
等到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爵位,在司马师辅政时期,政局并不是很稳定,因为曹魏经历百年,大魏的基业已经根深蒂固很难靠着文治去动摇,很多忠于曹魏的权臣,都是对司马家族充满着仇恨的,于是司马家族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就是靠着司马师稳定下来的!
只可惜司马师仅仅只活了四十八岁,就因为旧疾复发而亡,而司马师死后,没有一个儿子继承他的爵位,只有五个女儿,唯一的儿子也是从司马昭那里过继过来的,因此从轮到了司马昭辅政,而司马昭很大程度上是在吃司马懿和司马师留下的老本。
清朝的末代皇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生于1906年,是光绪皇帝之侄,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一天的时间内先后死去。不满3岁的溥仪继承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由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巨浪席卷全国。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了,从此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辛亥革命后,按袁世凯拟定的对清皇室的《优待条例》,溥仪退位后皇帝“尊号仍存不变”,“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并“暂居宫禁”,因而溥仪退位后,故宫内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划归民国外,其余地方仍归清皇室所有。溥仪退位后念念不忘复辟,1917年7月1日,他在张勋等人的拥戴下,宣布复辟。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复辟失败,7月12日溥仪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
1924年,接受革命影响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政变,占领北京。11月5日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溥仪的皇帝称号,限令“即日移出宫禁”。第二年,溥仪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秘密护持下去东北,次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导演下,当上伪满洲国的所谓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皇帝,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1945年日本投降,他在逃往日本途中于8月17日被苏军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将他释放。随着溥仪的立场和人生态度的变化,他由皇帝被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4年,他担任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著有《我的前半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出现了许多末代皇帝。那些末代皇帝不是被杀就是自杀,都没落个好下场。唯有溥仪例外,以公民的身份幸福地度过了晚年的美好时光。
1962年4月30日,他和李淑贤女士结婚,建立了新的美满家庭。一位外宾曾经问他:“你不以为过去当过皇帝而有自豪感吗?”他答道:“皇帝,这是我认为最可耻的称号,自豪的是我今天成了一名中国公民。”
但是,新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罪恶的病魔——肾癌就潜入他的身体,使他在1967年10月17日凌晨与世长辞,终年60岁,终生未育有子女。
然而,作为这位末代皇帝的女人们,命运在相比之下或许更加悲惨。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她们与溥仪都发生过许多爱恨交加、争宠夺权的故事。
溥仪的最后一位皇后:婉容
一直以来,婉容就被画上了悲情的色彩。这位来自于内务府大臣的大小姐,自出生以来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过着充足富余的生活。1922年,满16岁的婉容被送至宫中,成为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后。婉容一生的悲情就在于她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过这位末代皇帝的爱,之所以当上皇后,只是由于自己显赫的背景和端庄大方的外貌。
在嫁与溥仪之后,溥仪一直对于妃子文秀呵护有加,这便引起了婉容对于文秀的醋意,后宫争宠在所难免。之后的“北京政变”发动之后,婉容与溥仪转自天津生活。从此,婉容一改宫中的装束,换上了时装旗袍和高跟皮鞋,还烫了头发,成为租界中的“摩登女性”。对她吸引力最大的则莫过于到各大百货公司购物,反正有溥仪付钱,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大肆挥霍,有用的没用的看中了就必须买回来,导致后来发展成婉容和文绣之间争宠的手段。
据说,溥仪在与婉容大婚当晚并未与婉容圆房,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溥仪身体上的缺陷,溥仪性功能不全,无法满足自己的妻子。也是因为这一点原因,婉容曾经背着溥仪与溥仪身边的两个侍卫通奸,还生下过一个女儿,但是这个孩子在出生后不久,便被溥仪扔进锅炉里。之后,婉容也被无法忍受的溥仪打入冷宫。
之后,婉容受到日本人的监视,生活生不如死,于是便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再加上失去孩子的痛苦,婉容在短短两年的时间花容失色,成为了一个疯婆子,最后死于监狱里。
溥仪的最后一位皇妃:文绣
这是一位与溥仪情投意合,但是一生未得到溥仪宠幸的女子。因为溥仪的身体缺陷及后来溥仪投靠日本人,文绣成为第一位提出与溥仪离婚的女人。文绣是一位聪颖好学,颇谙事理的女人,16岁时与溥仪成婚,成为溥仪的妃子。在与溥仪结婚的初期,二人感情相当融洽,甚至因此溥仪冷淡了皇后婉容。但是,在不久之后,溥仪便开始冷淡文绣了,文绣每天只有读书以解烦闷。
在文绣进宫不到两年之后,文绣与溥仪及婉容迁居天津,而这也成为了文绣命运的转折。在迁入天津之后,溥仪经常勾结日本人,这引起了文绣的强烈不满,所以在溥仪眼中,此时的文绣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碍眼的“家伙”。再加上婉容的争宠,文绣的地位已经全无。溥仪此后天天与婉容在一起,上街时也只带着婉容一个人,就连日常进餐,也不同文绣一桌同吃。接待宾客,溥仪只要婉容陪伴,逢年过节所施的赏赐,也没有文绣的份,可见溥仪是铁了心要将文绣晾在一边了。与此同时,文绣还不时因婉容寻机起事,遭受无理的谩骂和羞辱。太监或某些婢女见到文绣在溥仪面前失宠,也时不时给予歧视或施以虐待之行。文绣经常在以泪洗面中过日子,天津的静园皇室家庭已经是容不下文绣了,她开始设法奋起挺身离开。
之后文绣与溥仪协议离婚,在离婚后,文绣恢复了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学当上了一名教授国文和图画的教师。之后经人介绍再嫁河南人刘振东,生活十分幸福。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一生未育有子女。
溥仪最爱的一位贵人:谭玉龄
可以说,谭玉龄既是悲惨又是幸运的,她的一生都受到了溥仪的宠爱。1937年。婉容被打入冷宫后,溥仪为了惩罚婉容也为了有个必不可少的摆设,另选了一名牺牲品谭玉龄。谭玉龄那年只有17岁,正在北京的中学堂念书。被“册封”为“祥贵人”,是皇帝的第六等妻子。
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的关系很好,深受宠爱,溥仪经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谭玉龄聪明能干,温顺贤惠,待人接物十分稳妥。她并不像婉容那样十分的傲娇,也不像文绣那样过于正义,于是她便成为了溥仪最宠爱的妻子。
溥仪很喜欢摄影,有人曾根据宫中散落的照片进行统计。据说数千张照片中,皇后婉容露脸的只有8张,而谭玉龄的却有33张之多,可见溥仪爱情之所在。溥仪确实很喜欢谭玉龄,直到这位皇帝成为公民后,还将玉龄的照片贴身携带。1942年8月13日,谭玉龄患病,猝然去世,年仅22岁。她的死,在当时就是一个谜。
溥仪毫无感情的一位贵人:李玉琴
李玉琴就是旧社会的牺牲品,直到她与溥仪离婚后才得以翻身。在谭玉龄死后,日本人准备让溥仪再娶一位日本女子,溥仪害怕自己的私生活会让日本人知道,便推托说:“谭玉龄尸骨未寒,暂时不想结婚。”后来,在60多张伪满中、小学校的女学生照片中,溥仪选中了李玉琴,那时的李玉琴才15岁。
李玉琴当时天真、单纯、幼稚的特点,成为了溥仪控制她的致命点。溥仪为了控制她,首先订出了让她永远不能翻身的21条,主要内容是: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清王朝的祖制;一切言行都要顺从溥仪,即使和父母通信也要先得到批准;必须忠实地伺候溥仪一辈子,思想上偶然起了不该起的念头,也要立即请罪;不许回家和亲人见面,不许私蓄一分钱,不许打听外事,不许愁眉苦脸等等。溥仪让她亲手抄写“笔据”,在佛前立誓后焚烧,让她终生为自己承担义务。
李玉琴出身贫苦,入宫以后,常常被人看不起。溥仪高兴时就让李玉琴唱歌给他听,或是做体操给他看,不高兴时就申斥她,用笤帚打她,发完脾气还要捧出“21条”不许愁眉苦脸,强迫她破涕为笑。
日本投降以后,那时溥仪已到了苏联。1946年解放长春以后,李玉琴迫于娘家人压力又回到了天津溥仪的族兄溥修家里居住。溥修是个顽固的清室遗老,他禁锢李玉琴如同囚犯一样。李玉琴在这个封建家庭里生活了5年,做饭洗衣,如同奴仆,还常常挨饿,连手纸都不给。天津解放后,玉琴要求出去工作,溥修却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李玉琴只好靠织毛衣度日。
之后,在新社会的影响和政府的帮助下,李玉琴明白了许多道理。并于1957年和溥仪离了婚。离婚后和当时在长春广播电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黄毓庚结了婚,重新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
可以说,最后一个遇见溥仪的李淑贤是幸运的,那时的溥仪已经接受新社会的改造,思想觉悟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溥仪得到特赦后,李淑贤与溥仪结婚,那时她37岁。李淑贤是杭州人,从小失去父母。当时她是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的护士。
婚后两人相亲相爱,几乎达到不能分离的地步。溥仪曾向李淑贤说:“以前我在宫中时,根本不懂夫妻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妻子是我的玩物和摆设,高兴了就去玩一会儿,不高兴就几天不理。我是从来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只是遇见你,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溥仪无微不至地关怀妻子,1963年夏季北京暴雨如注,公共交通一时受阻,溥仪下班后,急忙从家中取了一把伞,冒雨趟水去接李淑贤。他等了半天,不见李淑贤的人影,只得往回走。突然,他发现路上有个没上盖的水道口,溥仪生怕妻子路过那里踩了进去,于是,就在那里直挺挺地守了好一会儿。
溥仪和李淑贤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5年。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患肾癌而逝世。溥仪逝世整整30年后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为溥仪终生未嫁的女人:王敏彤
这个女人一生都为溥仪痴迷,但却被溥仪视为粪土。王敏彤(完颜立童记)是爱新觉罗·毓朗外孙女,其父为完颜立贤,其母为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爱新觉罗·恒慧。家中长女是婉容的表姐妹。王敏彤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亲及长辈的规训,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家闺秀,也养成了她温婉的性格。
王敏彤一家曾经就对溥仪十分崇拜,在溥仪被特赦回京之后,一家人有意撮合溥仪与王敏彤结婚。再一次宴席上,溥仪喝多酒,并未注意到同桌的王敏彤。但是,在王敏彤心里,却早已有了溥仪的位置,就这样,王敏彤害起了单相思。王大姑娘年逾五旬,年龄只比溥仪小5岁,但她长得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模样挺不错,瞧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一些。她不仅知书达礼,还舞得一手好剑。六七十年代,她每天在文化部门口晨练,引来不少人观看。她应该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不过是条件高,把自己耽误了。
之后,王敏彤经常托人带话溥仪,但是此时的溥仪并不想与旧满族女子搞对象,于是便拒绝了。到后来,1962年,溥仪跟李淑贤结了婚。王敏彤听说以后,竟大哭了一场。此后,王敏彤还经常去看望溥仪,但却经常遭到溥仪的谩骂。据说,王敏彤为了追求溥仪,不惜去医院专门做了妇科检查,居然开出一张诊断证明书,证明她依然是处女。可见她的痴心。
之后,王敏彤在养老院中因为吃饺子咽不下而噎死,终生未嫁。
众所周知,朱元璋临死前,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而并没有传位于精明能干的儿子朱棣。建文帝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等大臣的建议下决定削藩,这一决定彻底惹怒了燕王朱棣。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用了三年就赶走了朱允炆,登上了帝位,成了明成祖。
明成祖与太祖同样嗜杀成性,在登基之后他大肆清洗政敌,滥用酷刑。诸如齐泰、黄子澄等人不仅下场极惨,连他们的家眷妻女更是无一幸免。那么,朱棣对待政敌妻女的手段有哪些呢?究竟又有多狠呢?其中一种可谓是让女人生不如死。
一:凌迟处死株连“十族”
在古代,如果官员或者百姓犯了十分严重的罪过,最终可能被凌迟处死或者株连九族。这种残忍的手段帝王对待政敌用的最多,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杀一儆百、斩草除根的效果,朱棣也常用这种手段来对待拥护朱允炆的大臣,但是他比其他帝王更加残忍,不是株连九族而是十族。
明朝大才士方孝孺就因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痛骂朱棣是乱臣贼子,被恼羞成怒的朱棣下令凌迟处死,并让人食其肉,一块赏银一两,还被株连十族,870多族人因此而丧命。过于正直的方孝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株连十族的人。
二:墨刑流放
“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虽然不足以让人致死,但会让受刑者尊严尽失。明朝规定“除党逆家属”外“俱不黥刺”,对一些情节较轻的叛党,朱棣“尽用其刑”,受过刑后的罪犯大都被流放发配到边疆,例如明朝兵部尚书铁铉的家属就是受墨刑后被发配充军。
三:送教坊司
教坊司在宋元时期本是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的机构,但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将其设为专门收容政敌家眷的机构,凡是被送到这里的女人,都受尽非人的折磨,生不如死。比如朱棣对待朱允炆的亲信大臣黄子澄和齐泰的家眷就是用的这种手段,最惨的女眷(齐泰的姐姐,两个外甥媳妇)一次被20多个大汉轮番上阵,敢问谁受得了?
即使是对待怀孕的女人,朱棣也不以为然,仍将其送往教坊司,还将其视作“摇钱的树”,实在残忍。明成祖朱棣在历史上的确成就很大,但是其也有残暴的一面,尤其是在对待其所谓的“奸臣”所采取的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在中国历史上,被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帝太多了,他们大都受辱含屈,不敢作声,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能够直面敢与权臣较量的傀儡皇帝,骨气十足,结果付出了生命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此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曹髦(公元241年—公元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改元“正元”。此时的曹髦年少,实权被司马师掌控。次年,司马师病逝,其兄弟司马昭掌权,于是曹髦再度被孤立,仍是一个傀儡小皇帝。曹髦当政期间,司马昭专横跋扈,致使朝政逐渐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由他抉择。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髦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王经匍匐在曹髦的皇辇前,哭着劝皇帝回去。可是,他的眼泪,没能阻挡住曹髦维护自尊的脚步。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曹髦不愿做傀儡,不愿重蹈曹芳的下场,而要做一个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曹髦最终虽然未获成功,但特别可贵的是,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曹髦是壮志未酬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不愿做傀儡皇帝,更不愿看人脸色和受人摆布。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宁愿鸡蛋碰石头,与乱臣贼子司马昭进行了残酷的命运抗争。结果,他赢了,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傀儡皇帝没少上演,但是要说到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那就非魏高贵乡公曹髦所属了。
一提到古代的皇帝,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羡慕嫉妒恨”。皇帝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可谓是古代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皇帝真的很幸福吗?其实不然。作为一国之君,皇帝几乎是没有真正可信赖的人,时刻提防着身边所有人,尤其是兄弟,担心他们篡权。不仅如此,作为雄才大略的皇帝,其实是非常劳累的,他们日理万机,压力非常大,甚至活活被累死。
据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清朝的雍正皇帝,都是勤劳皇帝的楷模。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起床批阅奏折,经常工作到半夜,吃饭时间都很悠闲,更别说做其他事情了。不过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不是朱元璋和雍正,而是明朝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10岁就继承了皇位,共在位48年,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起初的十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令人意外的是,在最后的28年的时间里,万历皇帝再也不上朝了,甚至被后人骂为“史上最懒的皇帝”。
之前,关于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的原因,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他后期荒于政事,甚至贪图享乐。更有甚者,万历皇帝还成为之后清朝皇帝的反面教材,并以此来教育那些皇子。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对明皇陵进行研究,在郭沫若的带领下,对万历皇帝的定陵进行挖掘。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对万历皇帝的尸骨进行复原,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万历皇帝的两条腿有很大的差距,右腿明显比左腿要短很多。也就是说,万历皇帝有严重的腿疾,压根就无法正常行走。
曾经认为万历皇帝因为贪图享乐才不上朝的专家,此时都沉默了。这时候人们才明白,万历皇帝不是不想去上朝,而是腿疾太严重,根本就无法行走,更别说上朝了。
客观来说,即使万历皇帝近30年没上朝,国家却还在正常运转,并没有出现太大的纰漏。也就是说,万历皇帝还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不上朝就可以把大明江山掌控于鼓掌之间,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