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第57页

古代考中状元为何叫“独占鳌头”?-历史故事

古代考中状元为何叫“独占鳌头”?

  科举时代,经殿试由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谓之“独占鳌头”。  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鳌是龙头、龟背、麒麟尾的合体鱼龙。另一种传说,鳌是汪洋大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法力无边,能背负高山浮游,他原本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偷吃了玉皇...

阅读(84)
为什么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历史故事

为什么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一句最早见于明末欧阳直公的《蜀警录》。原句乃针对明末农民军领袖,荼毒四川甚剧的张献忠而言,但却为后世统治者奉为治国密宝。  那么此言是否正确?对此,应先明确“蜀”的概念,它不是狭义的指现在的四川一省,而...

阅读(66)
为什么“不到黄河心不死”而非“长江”?-历史故事

为什么“不到黄河心不死”而非“长江”?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长江心不死”呢?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便兴起于黄河流域,之后的许多氏族都于此繁衍延续,而中华文化也赖此得以承载传递,所以黄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

阅读(64)
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历史故事

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

  东汉末年以后的三国鼎立:魏国 蜀国 吴国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

阅读(178)
让徐州的陶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故事

让徐州的陶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演义上面写得清楚,陶谦是一个很谦虚厚道的老者,为了让徐州的老百姓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不把自己的官位传给儿子,而是不惜三让徐州给刘备。似乎陶谦就是一个柔柔弱弱的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陶谦究竟是怎样的人,是不是只讲仁义,没有手段的君子,如果...

阅读(65)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哪个-历史故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哪个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赤壁之战。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

阅读(70)
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历史故事

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汉末群雄之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

阅读(57)
董卓之乱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董卓之乱-历史故事

董卓之乱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董卓之乱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

阅读(57)
董卓之乱的背景 董卓是如何夺得大权的-历史故事

董卓之乱的背景 董卓是如何夺得大权的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

阅读(107)
魏丑夫是谁 秦宣太后的男宠魏丑夫简介-历史故事

魏丑夫是谁 秦宣太后的男宠魏丑夫简介

  魏丑夫,战国时期秦宣太后的男宠。生卒年不详。  食色,性也。这本是一个很明显也很正常的事情。男人见了美女总爱多看几眼,女人见了帅哥也难免怦然心动。男人爱看时装表演,你以为是真的欣赏服装?女人爱看篮球比赛,你以为是真的喜欢篮球?错了,醉翁...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