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是唐初四大名相,此人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新唐书》记载了他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一次对话。
一天,王珪进见,看到“有美人侍帝侧”。李世民指着美人说:“庐江王李瑗不行道义,杀其丈夫而纳其为妾,怎会不灭亡?”王珪赶紧起身回答:“陛下,您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李世民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是错,为什么?”王珪没办法,就讲了些善善恶恶的道理,接着又说:“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却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李世民听后,发出一声叹息,认为王珪所言极是。
李瑗(586年—626年),字德圭,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柱国、备身将军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官员、将领。
李瑗初封黄台公。唐朝建立后,历任刑部侍郎、信州总管、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进封庐江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曾与太子李建成关系密切的庐江王李瑗因“谋反”被杀,李世民后霸占了他的爱妾。李世民和王珪的这次对话,史料中没记载时间,应在李世民称帝之后,说不定还要更晚一些。王珪这话,显然是有所指的。此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以及诸子,同样也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女人,齐王妃杨氏。“杀人而取妻”“知恶而不去”,是李世民经常干的事,难怪李世民会对王珪的话似有所悟,“嗟,美其言”。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政治和私生活是两码事,他并没有因为私生活影响了政治建树。李世民好色,性功能也很强大,这一点,可以从他生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的战绩上略见一斑。《旧唐书》所载“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恒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恪、蜀王愔,阴妃生庶人祐,燕妃生越王贞、江王嚣,韦妃生纪王慎,杨妃生赵王福,杨氏生曹王明”中的杨氏,就是李元吉的妻子,曹王(李)明即李世民与杨氏生的儿子。
李世民的原配长孙氏,从秦王妃到太子妃,后来成为长孙皇后。“玄武门兵变”前,秦王妃长孙氏和齐王妃杨氏互为妯娌,关系和睦,交往密切,杨氏也曾劝李元吉不要与李世民为敌,但李元吉不听。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对杨氏是心存感激的。杨氏长得很漂亮,如吕抚《纲鉴通俗演义》说她“光彩发越,娇啼宛转,百倍撩人”,蔡东藩《唐史演义》说她“娇啼宛转,楚楚可怜……秀色可餐……令人魂销魄荡”。李元吉死后,杨氏请死,李世民顺势将其收纳。
因为这层关系,李世民对死去的死对头李元吉网开一面。贞观二年(628年),追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至于杨氏在后宫是什么状态,史载不详,但所载杨氏“有宠于上”是肯定的。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立即把心偏向了杨氏。《新唐书》载,“帝宠之,欲立为后”,想立这个名义上的弟媳为新皇后。这时,以犯言直谏著称的魏征坐不住了,说了一句话。
《新唐书》载,魏征谏言“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资治通鉴》载,魏征谏言“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魏征的意思很明显,说陛下您是一代明君,自比尧舜,何必因为一个“辰嬴”而束缚和牵累自己呢?很显然,魏征把杨氏比作了辰嬴。说起辰嬴,这里有个典故,《春秋左传》载,辰嬴是美女,秦国人,先嫁晋怀公,后嫁给晋怀公伯父晋文公,生公子乐。晋文公死后,有人提议立辰嬴的儿子公子乐,赵盾坚决反对,说“辰嬴贱,班在九人,且为二嬖,淫也”。
魏征把杨氏比作辰嬴,显然是对杨氏看不起,认为他先嫁李元吉,后嫁李世民,“既贱且淫”。这样的女人,不贞不烈,不配母仪天下。再者,杨氏一旦生下皇子,亦为嫡出,李世民必深爱之,将来出现太子之争,那么如今的太子李承乾将何去何从?李世民深谙历史,也知晓辰嬴的典故,听了魏征的话后,“乃止”。李世民之所以提出要立弟媳杨氏为皇后,应该说是他早有这种冲动,且可能事先许诺过杨氏。魏征一句话,就让精明的李世民打消了立杨氏为皇后的念头。
出于对杨氏的愧疚,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元吉为巢王。后来,杨氏为李世民生下幼子(十四子)李明,但在后宫中没有任何名号,史称巢王妃。不过,自魏征谏言后,李世民至死没再立皇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左右,杨氏去世。同年,李世民封李明为曹王。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诏令曹王李明做了李元吉的后嗣。李世民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是徐慧,她虽然倍受宠爱,但同样也没能当上皇后。说起来,李世民还是一个对长孙皇后有感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