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雍正一生勤政,却不受爱戴,骂名居多?

  翻开清朝历史的画卷,居于康乾盛世之间的雍正,前有康熙,后有乾隆,然而,康乾的政绩被大加赞颂,却很少有人提起中间的雍正王朝。并且,雍正本人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也大都是残忍的负面形象。

  而其实,雍正之勤勉,丝毫不逊于他父亲康熙,甚至远超他儿子乾隆。

  康乾之间的盛世承接,毫不夸张的说,离不开雍正的承前启后。首先,康熙给他留下的,绝不算是一个好摊子, 雍正在位十三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创立秘密建储制等。正是他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正是有雍正前期的改革积累,王朝传到乾隆手中时,他才有资本将其发展为一个更加繁盛的帝国。而且,乾隆生性骄奢,还曾多次下江南,耗资甚大,若不是他老爹雍正时期,勤俭积累,未必有如此雄厚的财力,供他挥霍。

  那为什么雍正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好呢?

  关于这些骂名,最集中的是他“改诏夺位”、“骨肉相残”、“不得善终”三大恶名。从登上皇位,就传闻不断,说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民间流传关于雍正的死因有很多,有说是被吕四娘(吕留良遗孤)谋刺死的;有说被宫女缢死的;有说服丹药中毒而死或中风而亡;更有甚者说其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毒死。众说纷纭的死因,其实正反映出雍正登基后面临的现状。

  还有就是,雍正登基以后,对于财政、贪污的官员也抓的很紧,雍正那种性格,或许以眼里容不得沙子来说较为贴切。国库空虚,却总有些官员贪污成风,他自然看不下去,下力气整顿,这一整顿,亏空官员一经查出,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赃官们的罪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雍正下令:“丝毫看不得往日情面、众从请托,务必严加议处。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此令一下,全国一片抄家声,雍正也得了个“抄家皇帝”的封号,国库殷实了,但雍正也因此落了个好杀的恶名。

  后来,雍正还成立了独立的核查审计机关“会考府”,这为后来的整治吏治、反腐惩奸做好了准备。同时暗中安插密探,四处巡访,即使是巷尾街头的民间琐事,他都能马上知道。满朝文武官员都担心祸及自身,为人处事都格外小心谨慎。

  对国而言,雍正所做的一切,雷厉风行,却对稳定国家,充实国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对于犯事贪污的官员来说,就没有那么好了。雍正残忍好杀的名声也传出来了,应该说他是犯了官怨,而不是民怨。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为何雍正一生勤政,却不受爱戴,骂名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