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外交 第2页

满日外交轶事:日本抗议满清没有资格称“中华”

  1871年,中日两国谈判《中日修好条规》,过程中出现很有意思的插曲:日本代表团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   日本方面认为:“中国系对己邦边疆荒服而言”,要求只写“大清国”。中国代表则力争:“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

中国野史 阅读(59)
历史解密:原来日本在唐朝时就向我国递交过国书-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原来日本在唐朝时就向我国递交过国书

  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向中国递交过国书,而且在唐朝时期,不仅日本的律令来自中国,甚至一些详细的法规细则也完全抄自唐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对于日本史研究的最新发现,推翻了日本宣传了多年的结论。之前日本《朝日新闻》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韩...

中国野史 阅读(58)
清时的中法战争:中国打赢了战场输掉了外交-历史故事

清时的中法战争:中国打赢了战场输掉了外交

  中国曾经也是个有很多属邦的国家。缅甸、安南、朝鲜、尼泊尔都是。我们对于属国抱有唯一的一点希望就是它们能来朝贡,我们不去干涉属国的内政外交,更不会有殖民通商的经济政策。这些属国同中国的关系也还不错,按时纳粮,请求册封,如此而已。而且但凡属...

战争历史 阅读(54)
北宋南宋亡国的直接原因:外交政策导致最终结局-历史故事

北宋南宋亡国的直接原因:外交政策导致最终结局

  两宋亡国的直接原因——外交战略错误  哈尔滨东南方向的阿城区,金上京、开国皇帝阿骨打的陵墓遗址和金源历史博物馆都在那里。翻开那一段历史,很有意思。  中国历史上,在宋代出现过两个“三国时期”:先是北宋、辽国、西夏,后是南宋、金国、西夏。...

历史解密 阅读(55)
解密北宋外交之惑: 不敢树敌却为何处处是敌?-历史故事

解密北宋外交之惑: 不敢树敌却为何处处是敌?

  “他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是英国人赫德《中国见闻录》里的记述。如果不加上时间背景,读者的眼前定会由此出现一幅繁荣大国的美丽画卷,而实际上,那是...

历史解密 阅读(75)
马嘉里案后清朝的遣使谢罪:现代意义的外交开端-历史故事

马嘉里案后清朝的遣使谢罪:现代意义的外交开端

  1876年,马嘉里案发生后不久,英国要求派出谢罪使臣。马嘉里案目前在史学界已经有很多的考证,大约的结论是云南地方官好大喜功,围杀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英国探路队。对于这样一个是非曲直明确的郭嵩焘被任命为“谢罪”使臣,兼任常驻英法公使,自然也就...

历史解密 阅读(52)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解:只是惯例并非是定制-历史故事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解:只是惯例并非是定制

  古代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时,全靠使节从中斡旋谈判。   因使节被杀而爆发的大战 公元前595年楚国派出申舟出使齐国,当时宋国是楚国对头晋国的盟国,而齐国是和晋国争霸的大国,楚国联系齐国有牵制晋、宋的意思,因此楚庄王特意嘱咐申舟不要从宋国经...

历史解密 阅读(73)
唐朝为何多用外籍将领?民风开放社会接受程度高-历史故事

唐朝为何多用外籍将领?民风开放社会接受程度高

  使用外国人才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自古便有「楚材晋用」这句话。春秋战国时,人才根本无国界。使用番人,其实开始于隋代,只因为它为时极短,所以未显突出。汉民族是比较气度恢宏的,与其它民族相处时,不过分在种族上立异,所以能融合许多少数民族,成...

历史解密 阅读(51)
李鸿章面对的另一场战争: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历史故事

李鸿章面对的另一场战争: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   以一人敌一国。   ...

历史解密 阅读(68)
历史解密:李鸿章的什么言论竟然超前了一百年?-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李鸿章的什么言论竟然超前了一百年?

接着李鸿章说了一段超前了100年的话,他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李鸿章一不小心又创了一个中国第一——“招商引资”。然后他从加拿大回国,在日本过界时,这个老头相当...

历史解密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