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蜀汉大将深得刘备信任,但却被灭三族,成为三国最大悲剧

  魏延是蜀汉政权最大的悲剧人物,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但诸葛亮死后,他旋即被扣上叛国的罪名而被夷灭三族。更可悲的是,千百年来,他一直被视为反骨仔的代言人,为世人所唾弃。

  众所周知,魏延之所以一直被视为天生反骨派,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罪莫大焉。但问题是,罗贯中为什么要这么“抹黑”魏延?

  正史里的魏延

  刘备时代,魏延深受重用。当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后,他需要选择一员大将镇守汉中。此时关羽在荆州,所以时人都以为刘备会让张飞担此重任,张飞自己也认为非己莫属。

  然而,刘备却最终破格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对这一情形,史书用了四个字形容:一军尽惊。

  由此不难看出,刘备异常看重魏延的才能,更隐隐然在张飞之上。

  刘备为什么这么信任魏延呢?原因有两个:

  其一,他一开始便是刘备的私人亲兵,并非是后来投降的(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他的天生反骨而虚构出二反其主的故事),这是刘备对他深信不疑的基础。

  其二,在蜀汉建国的过程中,他立下不少战功,所以才能由半奴隶性质的部曲身份(部曲有些类似家奴,地位较低)而升迁至牙门将军,这说明他军事才能的确突出。

  刘备死后,蜀汉迎来诸葛亮的时代。魏延为人张扬自大、桀骜不驯,军事上又灵活大胆,这与诸葛亮处处谨慎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魏延并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能,而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诸葛亮的制约。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尽管如此,魏延仍是诸葛亮时代的头一号大将。

  建兴五年,诸葛亮进驻汉中,为北伐做准备,他便命魏延为先锋,并升他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八年,魏延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军队行至阳溪一带后,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被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迎战。此役,魏兵大败,蜀汉获敌首三千级。

  由上可知,从刘备创业到诸葛亮主政,魏延都为蜀汉奋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将。

  陈寿的平反

  其实,早在三国时期,便有人为他不平。

  后主刘禅延熙四年,距离魏延被杀过去了七年,蜀国官员杨戏写作《季汉辅臣赞》,内容主要是为此前去世的蜀汉君臣点赞。他给魏延的评语如下: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 忘节言乱, 疾终惜始,实准厥性。

  这段赞语,既肯定了魏延保家卫国的功劳,又感慨于他的不能善始善终,并且指出他人生悲剧的根源在于“不协不和”的个性,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魏延的同情。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权威的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论: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这更是明确为魏延平反,指出他并没有反叛的意图,只是想要除掉杨仪等人罢了。

  实际上,魏延的确是没有反意的,证据有两条。

  一方面,从诸葛亮死后魏延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不像要反叛。沈伯俊在《论魏延》一文中指出,魏延如果要反叛,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三种:

  一则,率领本部在前线倒戈,投降司马懿,对身在前线的魏延来说,这是易如反掌的。

  二则,屯兵不动,等杨仪率大军撤退以后,割据汉中, 观望形势,待价而沽,如同当年的张鲁一样。凭着他多年镇守汉中的威望和实力,这也是不难办到的。

  三则, 重施刘备夺取刘璋地盘的故伎,制造借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后再来对付杨仪一军,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而,魏延并没有采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而是径直先杨仪一步返回成都,并上奏刘禅告杨仪图谋不轨,这种狼入户口的行为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反叛的迹象。

  另一方面,从杨仪事后的境遇来看,也能侧面证明魏延的无辜。杨仪和蒋琬同为诸葛亮丞相府的参军长史,工作内容差不多,不过,杨仪的资历比蒋琬高,而且他自认才能也胜过对方。

  然而杨仪为人锋芒毕露,为人处世方面与蒋琬差距较大,于是诸葛亮死后,蒋琬获得支持继承了诸葛亮的位置,而杨仪只得了一个没有实权的中军师。

  假如魏延的确有谋反的事实,那么杨仪便有了诛灭反叛的大功,就算平日里人脉较差,为人所不喜,但当时总要大肆奖赏他的,而不会只给他一个闲散的职务,由此也可说明魏延并没有谋反。

  既然魏延并没有谋反的事实,后来又有陈寿的《三国志》来给他平反,那么为何罗贯中要把他描写为脑后长有反骨的白眼狼呢?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罗贯中意图何在?

  原因有两条:

  其一,魏延个性太过张扬,且桀骜不驯、自主性太强,不符合罗贯中心中的忠义君子形象。

  《三国演义》宣扬的是忠义二字,关羽、张飞自不用多说,对刘备是忠心耿耿,其表现就是对刘备言听计从,无条件执行他的决定,就是一个有高武力值的打手,这在赵云身上更有着最突出的表现。

  然而,魏延并不甘心做一个听话的马仔。刘备在世时,他就以个性张扬而闻名。

  当刘备委任他为汉中太守时,问他:如今你身负重任,对现在的职务有没有什么规划?

  魏延傲然答道:如果曹操举天下之兵来攻,我可以保证稳稳守住汉中。如果是一员偏将率领十万大军而来,请让我为大王吞掉这支部队。

  口气果真不小。

  等到了诸葛亮主政北伐时,他不仅献言献策,提供自己的参考意见,如知名的子午谷奇谋,还试图说服诸葛亮让自己单独领兵,当遭到拒绝后,他便牢骚不断,常常指责诸葛亮胆小怕事,对自身才华不能施展又恨恨不平。

  诸葛亮死时,杨仪、费祎等人主张退兵,而魏延却说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样的性格,自然不符合罗贯中心中对武将忠义形象的认定。

  其二,更重要的是,魏延的存在,让诸葛亮的完美形象有了瑕疵。因为魏延的死,诸葛亮负有一定的责任。

  一则,刘备时期,魏延备受重用,而诸葛亮却对他颇有疑虑,不能完全放手让他大展身手,做不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于是有了后人对子午谷奇谋的万般遗憾。

  二则,杨仪与魏延彼此水火不容,但诸葛亮却无法很好地进行调和,以至于酿成了两人后来的兵戎相见及魏延之死。这场发生在诸葛亮刚死时的内乱,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所以,当罗贯中想要塑造一个完美的蜀汉丞相时,他就得想方设法地除掉诸葛亮的这些黑材料。

  如何除掉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他写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反派,这样他的死便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而诸葛亮更因为初次见面就料事如神而更加伟光正了。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他身为蜀汉大将深得刘备信任,但却被灭三族,成为三国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