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自己把自己当做祭品,差点就献身成功了

blob.png

  武王伐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历史故事,也是因为商纣王,商朝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昏庸无能、腐败不堪的代名词。其实,商朝的开拓者,商汤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他也是华夏历史上一位最具影响力的顺天应命之君,其实,他的品德更应该得到更多的发扬和传承。

  每当改朝换代,由于灭国之君的荒淫昏庸残暴无能,第一任君王往往是人心所向,时代变革的舵手。不过,同时他也是天命所归和打破天命所归家族世袭的矛盾体,因此,他是一个旧时代的革命者,也是新时代的引导者。如何对待过去和未来是他必须做出的选择,大家最熟悉的便是杯酒释兵权,许多开国皇帝很难做到两好。《左传》中称商汤为“命”,及顺天承命,可见多是褒义夸赞。

  桀是夏朝第17代君主,又名履癸,商汤给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因此历史上叫他夏桀,他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是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桀在位时,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当时内政不修,外患不断,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危机四伏。但夏桀仍不思进取,骄奢淫逸。历史上都说妺喜是他的终结。

  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从各地搜寻美女,日夜与妺喜、宫女饮酒作乐。据说他把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乘船,因喝醉而淹死的事常有发生。此外,当时的社会,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被奴隶主成批的赶到农田去种地、放牧,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奴隶主可以随意的把奴隶关进监狱,施以重刑杀害。

blob.png

  商汤算是华夏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真正通过革命获得君主的帝王,之前夏朝各君主的更替也不过是内部的变革而已。五千年来,“王权天授”的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的地位。当然“受命于天”、“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商汤成事,也是后续者揭竿而起有据可考的最有说服力的史料记载。

  商汤与“涂山之会”、“钧台之享”相似的宣誓天命所归的标志性事件是“景亳之命”。当然,这些地点也并非普普通通的地方,而是神圣庄严的祭祀斗法的场所,是选了又选测了又测的,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作用。

  钧台,夏禹的父亲鲧就是在这里被封为崇伯的,在此举行诸侯大会,意在宣示此举“师出有名”,是在执行夏族先王的意愿。

  景亳又是个什么地方呢?

  商汤是夏朝地方国商国的君主,夏桀畏惧商汤的强大曾设计把他扣押囚禁于夏台。商汤被释放后,就开始广施仁政,慢慢的联合周边诸国。后来,商汤相约各诸侯国在今山东曹县一带召开了盟会,商汤被推为盟主,大家立誓共伐暴虐的夏桀。

  商汤的丞相伊尹,奴隶出身,但是很受重用。他建议商汤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便于统领各方诸侯,以便对抗和消灭夏桀。

blob.png

  商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并指派他全权处理此事。伊尹不负众望,很快选定了商汤附近的一块风水宝地。此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南向朝阳,北临涡水,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于是他在此为商汤建立起了一座城池。根据商汤的要求,取高、乇为字根,造字亳,念帛音。上半部分表示亭、堂、殿、阁的都城之形,内含京兆社稷高尚之义;下半部的乇表示以农桑为主的立国之本,并寓意联合天下各盟族。商汤甚是高兴,于是迁到亳城,号令天下,经过前后十一次的浴血奋战,最终干掉了夏桀,正式定都为亳。

  公元前1600年,商汤开了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家传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史称“商汤革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刚刚建朝不久,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又让商汤遇上了。上一个设坛求雨的君主是夏朝的孔甲,他是史上最相信鬼神的帝王,运气很好,因旱灾而即位的他求雨雨来,好像如有神助。商汤也会有如此好的运气吗?显然,这又是另外一个奇迹。

  大旱整整延续了7年,滴雨未落,河流干涸,草木枯死,大地龟裂,百姓叫苦连天。无奈之下,求助于天神,祈求上苍早降雨露,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此时,商朝的一个巫吏算了一卦说,需要用人作为祭品,老天才会下雨。

blob.png

  商汤听完后,心中悲天悯人,不由得落泪:为老百姓求雨,又要去牺牲老百姓的性命,作为一个天命之君绝不能这样做。于是他决定把自己当作祭品,去祈求上苍能快降甘露。也许这就是天命,当商汤沐浴更衣,走上堆满干柴的神坛跪下祷告时,成千上万的百姓也一起跪下大声的祈祷,随着周围柴火的引燃,浓烟、祈祷声弥漫了整个天空。也许是真的感动了上苍,刹那间,狂风呼啸,乌云密布,紧接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浇灭了火焰,润透了大地。百姓们欢呼雀跃,个个感恩商汤,商汤也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

  自此以后,商汤汲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勤政为民,又开辟了一个盛世。这也许就是“景亳之命”的由来吧。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自己把自己当做祭品,差点就献身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