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杜甫,从小到大可没少背他老人家的诗。他一生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和诗仙李白被称为盛唐时期的双子星座。
杜甫之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他称誉李白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句,完全适用于他。他留下的诗作,大都反应了民之疾苦与国之悲怆。按说如此良材,应该得到国家的重用才是,更何况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还做过高官。杜甫的父亲杜闲,也做过朝议大夫、兖州司马等官职,算得上一个官二代了。
出生如此优越,生活自是无忧。但是,杜甫偏偏生不逢时,他的一生坎坷不平,有志难伸,求官不得,四处流落。后来,又遇到了安史之乱,更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也是在这个时期,他才写出了有名的三吏三别。后来,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总算与妻儿团聚,并建了所草堂安居。
虽有朋友严武扶助,担当了一些小吏的职务,能够让家人勉强温饱。但是,这和他平生志向俨然不符,于是,离职而去。此后,五六年间,杜甫过着过着寄人篱下的艰贫生活,甚至为了填饱肚子,还学过韩信蹭饭,结果因为吃的时日多了,被人翻了白眼,说了几句气话,他才重新拾起读书人的面子。可见杜甫此时,饥寒潦倒至什么境地。
后来,他的草堂遇到疾风,结果茅草纷落,寒风穿堂,妻儿忍饥挨寒。作为一家之主的杜甫,应该体会到了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了。但是,心酸的他,还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然他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惜的是,他没有苏东坡的乐观与气魄,这注定他是一个悲剧诗人。
由于严武离世,杜甫举家离开了成都。几番飘离,来到了夔州。因为杜甫多少有些名气,这使他得到了都督柏茂林的青睐,谋得了一个看管公田的差事。而且,杜甫还有些经商才能,他自己租用了些公田,还买了几十亩果园,日子总算好了起来。这段时光,应该是杜甫最为快乐的日子。期间,写下的诗作也比较多。
但是,杜老爷子后来思念家乡,又离开了安稳的日子。他再次走上了漂泊、漂泊、漂泊。几经折腾,他来到了潭州。但是,他的运气不好,碰到了潭州兵乱。他只好逃往衡州,本想转道去郴州投亲。但是,他走到耒阳这个地方时,偏偏又遇到了江水怒涨。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五天没有进食。而且他本身老迈,体质衰弱,眼看就要挨不下去了。这时幸好有时任耒阳县令的聂某,听闻杜大诗人的窘况,立刻让人送来了酒肉。但是,就是这顿酒肉,让杜甫丢掉了老命。一代诗人杜甫,竟然被酒肉撑死了。
但是,很多人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竟然是被酒肉撑死的。后人还有不少美化,说他和屈原、李白都是落水而死。还有的说,杜甫是因为饥寒交迫,病死的。更有的说,杜甫不舍得吃光牛肉,结果肉变坏了才吃,结果食物中毒死了。
无论有多少伪饰,只不过是不想让诗人以这样的死法而离开人世。
其实,长征时期,很多没有饿死在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到达陕北时,因为吃的太多,也有不少撑死的。
杜甫被撑死,也并非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