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房玄龄字乔,山东临淄人。他是唐朝最著名的宰相,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范,也因此得到了中国十大贤相的赞誉,同时,也被誉为大唐王朝难得的好男人。他自幼聪明,十八岁时考中隋开皇进士。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于太原。当十九岁的李世民进军长安,行至渭北时,比李世民年长二十岁,已至不惑之年的隋隰城尉房玄龄,参谒李世民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房玄龄常随李世民出征,参与划策,他和杜如晦是李世民最重要、最得力的谋士。二人同心同德,辅佐李世民,因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故自唐起,汉语词汇中就有了“房谋杜断”的成语。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房玄龄和杜如晦作为主力,全程参与了“玄武门事变”的策划和行动。事成后,论功行赏,他与杜如晦等五人一起被确定为功劳第一。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任中书令。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月,房玄龄就任尚书左仆射。《旧唐书.房玄龄传》对他当宰相是这样评价的:“既作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所失。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并喻其为“左右手”。曾有人把魏徵与房玄龄做过形象的比较,说魏徵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而房玄龄则是唐太宗的一条臂膀;离开了镜子,人照常生活,而缺少了臂膀,人却无法正常生存。
在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宰相房玄龄如同一杯温开水,无色无味,朴实无华,却能润物解渴,又涵容一切。似乎哪里都找不到他,但他的影响却无处不在。他似乎是一台永动机,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着,是不折不扣的国家栋梁。《资治通鉴.唐纪十五》是这样评价房玄龄的:“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王珪、魏征)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英国公李勣、卫国公李靖)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众望所归,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房玄龄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由画圣阎立本画像,供奉于凌烟阁。
就是这样一位为大唐繁荣奉献一切的模范宰相,却始终被朝堂上下讪笑为“怕老婆”的人。而且,汉语中的两个重要词汇:“吃醋”和“醋坛子”,都和这个“怕老婆”的模范宰相、古代好男人的代表有着直接关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主要原因就是他不敢纳妾,这在大唐这个人性开放的朝代是绝无仅有的,房玄龄也因此成了可供大唐朝堂“讪笑”的绝对稀有物种。
当了宰相的房玄龄为何“怕老婆”?为何不敢纳妾呢?这还得从一则坊间轶事说起: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设宴招待开国元勋,酒至半酣,房玄龄仗着酒胆,吹嘘不是他怕老婆,而是老婆怕他。李世民也趁着酒兴,当即将两位美人赐给他,并令他带回府去做小老婆。这一下,把房玄龄的酒也吓醒了,只见他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这时,尉迟恭在一旁打趣地说:“老房,你不要怕!这美人是陛下赐给你的,你就放心带回府去吧!难道你老婆还敢违抗圣意,把她们吃了不成?”无奈,房玄龄只得领旨谢恩。酒宴后,提心吊胆地带着两位美人回到府中。夫人卢氏听完老房小心翼翼的汇报,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对着老房大吵大闹,并将两位纤纤美人赶出房府。
无奈的房宰相,只好领着两位美人重回皇宫,再三向唐太宗谢罪,并请皇帝收回成命,两位美人他是着实不能收下。李世民也来了精神,立即命人将卢氏召至皇宫。唐太宗对卢氏说:“收娶媵妾之类的事,是符合当今制度的。老房年纪也大了,赐予美人做妾,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他。”谁知卢氏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执意不同意让美人给老房当小老婆。这让原本打算取笑一下房玄龄的唐太宗,反而被卢氏弄得尴尬无比,连下台的台阶都找不到了。可聪明的唐太宗早有准备,立即使出杀手锏,命人取来一个瓦坛,并指着瓦坛对卢氏说:“这是一坛毒酒,因你抗旨不遵,本该处死,念你服侍玄龄多年,现有两条路供你选。一条是将美人领回去给老房做妾,你就可以不喝这坛毒酒,这是一条生路;一条是你不同意玄龄娶妾,那你必须喝下这坛毒酒,这就是一条死路;你是要命呢?还是不让丈夫娶妾喝毒酒呢?全由你自己挑选!”
房玄龄在一旁跪地求情,请太宗饶了卢氏。卢氏想到与自己同甘共苦几十年的丈夫,到老了还要娶小老婆,实在心有不甘。当下牙一咬,心一横,在众目暌暌下,端起毒酒,平静地对太宗说:“陛下,我宁愿死,也不愿让老房娶小老婆!”说完,将一坛毒酒一饮而尽,无所留难,房玄龄拉都没拉住。李世民感叹道:“这样刚烈的妇人,我见了都怕,何况是房玄龄!”接着,又狡黠地对卢氏说:“你放心吧!以后我不会再逼老房娶小老婆了。不过,你刚才端的是个醋坛子,喝的也不是毒酒,是醋!你是大唐的第一‘吃醋’高手啊!”由是,流行语词典上就多了两个词-“吃醋”和“醋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