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创制首先是要立国号,而立国号是件严肃的大事,必须有讲究。
唐朝国号的来历一般认为是得于爵位名。唐朝开国之君李渊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地位很高。北周建立时,李虎虽然已死,但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为唐国公。李虎的儿子李昞,就是李渊的父亲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李昞死后,李渊又袭唐国公的爵位。
隋朝末年,李渊感到杨家的大势已去,便在太原起兵,最终攻占了隋朝首都长安,假意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傀儡皇帝,并授意杨侑将自己进封唐王。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并以爵位唐为国号。
但是如果深究起来,李渊将国号定为“唐”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唐”最早是陶唐氏的简称,陶唐氏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名称,居住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这个部落最有名的一位首领就是尧,所以尧帝又被称为“唐尧”。
后来,周成王灭了“陶唐”部落,又将“唐”改为“晋”,沿用至今。“唐”虽灭亡,但其文化却传承下来。比如“李”这个姓氏来源于皋陶(gāo yáo),皋陶是尧时执掌刑狱的“大理”,其子孙以官为姓,称“理氏”。后来“理氏”子孙为避商纣王之害而出逃,并改“理”为“李”。可见李姓与“唐”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李渊而言,隋朝时他曾任太原留守,负责镇压山西一带的起义军。后来,他又在太原起兵。可以说,李氏起家于太原这个古老的“唐”地。因此,在得到天下后,李渊将国号定为“唐”,其实是蕴含着深刻的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