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68 篇文章

标签:唐朝 第112页

唐灭西突厥之战经过:唐军是如何攻灭西突厥的-历史故事

唐灭西突厥之战经过:唐军是如何攻灭西突厥的

  唐灭西突厥之战   开战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唐以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侧都护萧嗣业、瀚海都督回纥婆闰,发唐兵及回纥骑兵万余人,从北道进击沙钵罗;又遣原西突厥酋长、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及左屯卫大将军那...

历史解密 阅读(53)
揭秘武则天墓70年不挖:无字碑竟是镇邪神器-历史故事

揭秘武则天墓70年不挖:无字碑竟是镇邪神器

  2016年4月13日,武则天墓70年不挖揭秘!无字碑竟是镇邪神器。武则天墓之谜,武则天墓为什么迟迟不挖,武则天为什么会给自己立一个无字碑呢?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问题,有传言说,武则天给自己立无字碑是别有用意,武则天墓不是不挖是挖不了,武则...

历史解密 阅读(68)
唐平萧铣之战中的萧铣:隋末小吏出身的枭雄-历史故事

唐平萧铣之战中的萧铣:隋末小吏出身的枭雄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八月,李靖率唐军从夔州出发,沿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水路向东挺进,要扫平南粱。一路连战连捷,两个月后兵临粱国都城江陵。梁王萧铣自知不是唐军的对手,一时又无援兵,于是对群下说:若强行抵抗,力尽而降,必害黎元。“岂以我一...

历史解密 阅读(51)
唐朝曾有冷漠罪:发现火灾隐瞒不报告要判刑?-历史故事

唐朝曾有冷漠罪:发现火灾隐瞒不报告要判刑?

  如果看见发生火灾,却不报告不扑救,也要治罪。《唐律疏议·杂律》载:“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假如说失火罪徒刑两年,那么发现火灾不报告或不扑救者则要判一年徒刑。   如今有些人,从利己主义立场出发,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

历史解密 阅读(66)
甘露之变的背景:宦官势大  掌握禁军控制皇帝?-历史故事

甘露之变的背景:宦官势大 掌握禁军控制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宦官专权的时代,没有一个是政治清明的,而宦官为祸最烈的,却是唐朝。唐朝初期,统治者接受历史教训,对宦官有明确的限制。他们只用来侍侯皇帝、嫔妃和管理皇宫事务,不得干涉政务。到开元末年,唐玄宗荒于政务,宠倚宦官高力士。当时...

历史解密 阅读(53)
唐灭百济之战后续:高句丽成为唐军新的目标-历史故事

唐灭百济之战后续:高句丽成为唐军新的目标

  随着百济被唐朝新罗联军消灭后,唐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剩下的高句丽。苏定方率唐军主力约十万,分道北上进击。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了熊津都督府等五个都督府(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唐朝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历史解密 阅读(66)
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原来是因为李世民心虚-历史故事

唐僧为什么要去取经?原来是因为李世民心虚

“西游也疯狂”山川文社说西游第二季第13期” 《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最主要描述的,就是取经五人组在前往灵山路上的种种际遇,在这期间他们碰到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而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在这段时期之中。众所周知,当初在唐僧还未准备前往西天求取真...

历史解密 阅读(59)
解密:唐宋时期的有期徒刑为什么很少超过两年?-历史故事

解密:唐宋时期的有期徒刑为什么很少超过两年?

  对于“坐牢”,在常人眼里肯定是一个不吉利的词语,他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牢狱之灾。其实我们俗称的“坐牢”,有个比较正式的称谓,叫做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现有刑罚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即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

历史解密 阅读(48)
他们是少数民族打着“汉旗”建立国家 有的追悔莫及-历史故事

他们是少数民族打着“汉旗”建立国家 有的追悔莫及

南北朝时,刘渊建立“汉“,后又改“赵”,史称“赵汉”;五代时,刘知远建立“汉”,史称“后汉”;刘建立“汉”,史称“南汉”……且他们的庙号都是“高祖”。 可是,他们的功绩和刘邦比起来,又怎么样呢? 汉赵高祖:刘渊 刘渊是匈奴人,匈奴首领冒顿单...

历史解密 阅读(56)
晚唐战将宁死不交炼金术方子 真是要钱不要命?-历史故事

晚唐战将宁死不交炼金术方子 真是要钱不要命?

晚唐战将宁死不交炼金术方子,真是要钱不要命? 晚唐阴沉沉的黑暗里,出现过的几缕光芒,一定会有一丝是刘巨容。放在英雄成堆的三国时代,刘巨容肯定不能算一流人物,但是放在唐末以及后来的分裂时代,刘巨容无疑是闪光的。 刘巨容的故乡在徐州,至于何乡何...

历史解密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