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手
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小,大宋皇帝较大汉天子的忧虑,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差异。其实...
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小,大宋皇帝较大汉天子的忧虑,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差异。其实...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伪游云梦”的计策,将西汉开国功臣、楚王韩信逮捕。韩信言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之后韩信贬为淮阴侯,但他最终没能逃脱厄运。公元前196年吕后与...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 此时大宋已经统一...
当上皇帝也许是一类人的毕生所求,也有一类人对皇位弃之敝屣。 唐朝是皇位竞争最激烈的家族朝代。父子相逼,兄弟相残,夫妻争夺,母子相争,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弄得家不像家。 最是无情帝王家演绎的淋漓尽致。各个党派倾轧,...
戏说历史总会不经意间让人中毒,潜移默化其思维方式,现代许多文人非常向往宋代,或多或少就是受“戏说”影响。拿宋代科举屡次“扩招”来说,现代人想得太好:其一,政府求贤若渴;其二,同情并理解读书人。所以不仅“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
公元948年,赵匡胤倒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郭威封了他一个相当于现在的排长的小官。赵匡胤胸怀大志,懂得韬光养晦之理,因此,他并不嫌官小,打起仗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六年后,郭威病逝,赵匡胤就跟了周世宗。当时周世宗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赵...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公元976年死亡,正史当中没有明确记载他是怎样去世的。《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的也只有简单的两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司...
攻灭后蜀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赵匡胤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