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43 篇文章

标签:宋朝 第86页

周世宗柴荣为何重用毫无背景的赵匡胤-历史故事

周世宗柴荣为何重用毫无背景的赵匡胤

  对于“军阀”这个词汇,我们不陌生。上个世纪的中华民国历史上,从袁世凯死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都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渊菽。老军阀有直皖奉,新军阀有蒋冯阎桂,这是大点儿的,还有各省各地的中小军阀,最典型的是四川军阀。一省之内,竟有军队290...

历史解密 阅读(53)
揭开大宋朝开封禁军人数之谜:究竟是不是80万?-历史故事

揭开大宋朝开封禁军人数之谜:究竟是不是80万?

  自庆历四年(一○四四年)和西夏的战争结束之后,边防形势趋于缓和,太平日久,禁军骄奢之风渐盛,战斗力越来越下降,为实施更利于实战的军事配置,也有必要减少在京禁军数量。王安石且认为:“宗庙社稷之忧,最在于募兵皆天下落魄无赖之人。”这是他对包...

历史解密 阅读(62)
北宋实行高新养廉?包拯的工资有多高-历史故事

北宋实行高新养廉?包拯的工资有多高

  包公在开封府当一把手的时候(《宋史。职官志》),每月粮三十石,其中米和麦子各一半;柴禾二十捆(每捆十三斤)、干草四十捆;冬天外发十五枰(每枰十五斤)木炭;月发“公使钱”一千五百贯、“添支钱”一百贯。   包公时在中央任职,头上还有龙图阁...

历史解密 阅读(57)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历史故事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

  北宋时,民间高利贷非常猖獗。那些放高利贷者,贷给穷人的利息,往往是本钱的两倍或三倍,以致造成许多下等户农夫破产。实施“青苗法”的本义,是为了实现国家与农民互惠互利。该法规定,如有需要,农民可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青苗钱)...

历史解密 阅读(56)
纵观历史,还是大宋朝的人民享受的和平时期最长-历史故事

纵观历史,还是大宋朝的人民享受的和平时期最长

  西汉建国210年,除了文景之治40年是和平时期外,汉武帝打了50年战争弄得国家几乎崩溃,国家财富损耗光了,人民不仅财富被国家搜刮一空,人口还死了一半,相反,匈奴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匈奴呼韩邪单于为了抢夺汉元帝最喜爱的妃子王昭君,一直打到...

历史解密 阅读(85)
甲马是什么?神奇的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历史故事

甲马是什么?神奇的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

《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 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4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 其实老戴的速度,比不上封神榜里的土行孙,比不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历史解密 阅读(64)
揭秘:赵元佐是被父亲宋太宗逼疯的吗-历史故事

揭秘:赵元佐是被父亲宋太宗逼疯的吗

  太宗长子赵元佐自然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赵元佐此人品行纯良,对于父皇迫害叔父赵廷美非常不满,满朝大臣没有谁敢为赵廷美求情,只有赵元佐一再上表,为赵廷美求情。最终赵廷美莫名死亡,赵元佐也抑郁以致发狂,身边侍奉的人也被发狂的赵元佐刺伤。雍熙二...

历史解密 阅读(68)
揭秘:宋代平民起义并非吃不上饭强拆住房也是诱因-历史故事

揭秘:宋代平民起义并非吃不上饭强拆住房也是诱因

  宋朝,是个很有深味的王朝,无论赞者还是骂家都不算少。记得汪盛铎先生在《两京梦华—宋代卷》一书中称宋朝是个“令人困惑的朝代”。何处令人困惑呢?实际上与那些人颂人骂之处大有关系。比如,在学术上,宋朝硕果累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古代史...

历史解密 阅读(64)
南宋灭亡后低素质官员强占民房:忽必烈令其不准买-历史故事

南宋灭亡后低素质官员强占民房:忽必烈令其不准买

  房产“限购令”,从东汉到民国的官民,对这个“时髦词汇”,其实早已“耳熟能详”。如今的方法是限套数,目的是抑房价,而延续2000多年历史的“限购令”,采取的方法是“有条件成交”,即购房者“求田问舍,先问亲邻”,即购房者购买前,必须征得出售...

历史解密 阅读(53)
“踢球高人”高俅:踢球踢成了北宋太尉-历史故事

“踢球高人”高俅:踢球踢成了北宋太尉

  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足球叫“蹴鞠”,西汉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记载:“蹴鞠,传言黄帝所作。”   “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踈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足球到了繁华如梦的北宋,演变成汪洋恣肆的全民体育运动,涌现出许多大名鼎鼎的足球...

历史解密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