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两句诗,描述了唐玄宗无奈赐死杨贵妃时的凄怆场景。导致贵妃之死的这场事变,便是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关于兵变的起源,说法不同。
有人说是军队自发产生的哗变,有人说禁军长官陈玄礼是幕后主谋,还有的人则说太子李亨才是幕后策划人。
真相如何呢?
1.事变经过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六月九日,哥舒翰大败,潼关失守。潼关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此地一失,大唐的首都长安便无险可守,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
于是,唐玄宗接受宰相杨国忠的建议,西迁蜀地以避难。十三日黎明时分,玄宗一行人从禁苑西南面的延秋门悄悄离开,同行的只有杨贵妃姐妹、宰相杨国忠、韦见素、高力士,以及太子、亲王等,连在宫外的皇子皇孙都被蒙在鼓里,没有得到要撤走的消息。
十三日上午,玄宗一行到达40里外的咸阳望贤驿,这是逃亡的第一站。此前,玄宗已经派宦官王洛卿告知沿途的郡县做迎驾准备。岂料,王洛卿和本地县令竟然全都逃跑了。玄宗派人去征召吏民,也不见有人回应。
问题因此来了:没饭吃!
玄宗就这样空着肚子到了中午。最后是附近的百姓贡献出来一些混杂着麦豆的糙米饭,皇子皇孙们争着用手抓着吃,但仍只是半饱而已。士兵们则是让他们自己出去到附近的村庄里讨食。
第二天中午,玄宗一行到达马嵬。此时,士兵们又累又饿,情绪异常糟糕。
禁军长官陈玄礼面见唐玄宗,请求诛杀杨国忠以平民愤。与此同时,杨国忠正与二十一名吐蕃使者在驿站门口谈话,士兵们见此大喊:“杨国忠与番人谋反!”于是一拥而上杀死了杨国忠,随即围住驿站四周。
玄宗听闻外面的吵闹声,便让高力士去探究情况。不久,高力士便回来禀告:诸将杀了杨国忠,但怕杨贵妃事后报复,所以请诛杀贵妃。
唐玄宗无奈只得让高力士赐死杨贵妃,并把尸体带给陈玄礼等人查看。众将士见贵妃已死,内心方才安定,便逐渐散开了。一场兵变就这样结束了。
2.谁是主谋?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这次兵变似乎就是一场自发性的群体事件。
中央禁军由于饥饿与疲劳产生了愤恨的情绪,并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因为正是他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禄山造反便是打着诛杨的口号的。所以,整个事件并没有幕后真凶。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群体性事件通常都是不可控,假如真的激起了兵变,那么军心势必已经涣散,军纪也势必已经荡然无存,事情也会因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然而,这次兵变却表现了很大的理性和克制。
在杀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后,这支刚刚发生兵变的队伍便立刻重整旗鼓,一路将李隆基安全地护送至成都,而且次年,还是同样的队伍将玄宗送回了长安。这不是很奇怪吗?
因此,有人说,这次事变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有指挥的行动。那么,谁是嫌疑人?第一个疑犯是陈玄礼。
原因有两点:其一,他是皇帝亲卫军的最高长官,如果说煽动禁军作案,他必然是第一嫌疑人。其二,《旧唐书·陈玄礼附传》明确记载道:“及安禄山反,玄礼欲于城中诛杨国忠,事不果,竟于马嵬斩之。”
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显然是否。理由也有三点:
第一,动机问题。陈玄礼如果要杀杨国忠,那么必定是与对方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在兵变之前,陈玄礼身为龙武大将军,职责是保护宫廷安危;杨国忠是外朝宰相,负责国家行政事务处理。
他们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哪里有利益冲突呢?因此,陈玄礼作案动机不充分。
第二,风险问题。陈玄礼不过是一个禁军长官,如何敢擅自诛杀国家总理呢?如果他真的是幕后主使,无论其主观意愿如何,客观上都是对皇权及玄宗的啪啪打脸,事后一定会遭到清算。
然而,陈玄礼事变后不仅未收责罚,反而紧跟着玄宗一道入了蜀。其后一直到玄宗被肃宗软禁失去人身自由前,陈玄礼都陪伴在其左右,始终受到充分的信任。玄宗被软禁后,陈玄礼也随即被迫致仕。
由此可见,他与玄宗是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
第三,对于陈玄礼在马嵬驿事变中的角色,史料中的说法其实略有差异。《旧唐书·玄宗传》里说,陈玄礼先上奏请诛杀杨国忠,史料没有记述玄宗的回应,随后在外的士兵们一看到杨国忠便自行其是地杀了他,并没有说陈玄礼是主谋。
《旧唐书·杨国忠传》里则说,士兵们到达马嵬后,由于又累又饿,所以情绪愤懑不平。陈玄礼害怕他们作乱,于是故意把杨国忠摆上台面,指责正是他导致了天下的混乱。士兵们激愤之下杀了杨国忠。
至于《旧唐书·陈玄礼附传》所言,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一个“竟”就其实已经道出了当时的偶然性。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推知,陈玄礼恐怕并不是幕后真凶。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3.太子是真凶吗?
有人说,陈玄礼当然不是主谋,他最多算是帮凶,太子才是事件背后的主谋。这样说有两点理由:
第一,史料方面。《旧唐书·后妃传》和《资治通鉴》都记载,马嵬驿事变前,陈玄礼曾经秘密派人联系太子李亨,请求诛杀杨国忠。
第二,利益方面。此次事变,最大的受益人是太子李亨,除掉了一直与自己为敌的宰相杨国忠,确保了太子之位的安稳。而且,还使得自己有了分兵的机会。
因此,太子作案动机充分,而且事实上也是最大的受益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李亨的嫌疑都最大。那这种说法正确吗?
恐怕也不是。太子虽然动机充分,但他并没有这个能力。怎么讲?
其一,李亨为太子期间,一直受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打压,特别是李林甫的几次大狱将与太子的政治势力几乎一网打尽,因此,李亨在朝廷中的势力非常微弱。
其二,唐睿宗李旦在位时便有严格限制亲王、驸马统领禁军的禁令,这样的禁令一直持续到玄宗统治的整个时期,所以太子、亲王在禁军中并没有相应的势力。
太子开始掌管禁军,不过是从六月十三日黎明时分开始,事变发生是在第二天中午,中间只隔了一天的时间,这哪里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太子能办到的呢?
既不是陈玄礼又不是李亨,那么,马嵬驿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当我们排除了陈玄礼、太子李亨的主谋嫌疑后,真相就已经大白了。马嵬驿兵变的确只是一场军队自发性的哗变。
导火索是由饥饿引发的不满情绪,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玄宗权威的彻底跌落——这从玄宗宣布御驾亲征但无一人相信就可以看出来。
陈玄礼身为禁军长官清楚地知道,如果任由这样的情绪蔓延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于是他建言玄宗除掉杨国忠以平民愤,同时积极将众人的不满情绪转移到杨国忠身上,怂恿他们杀掉杨国忠、逼死杨贵妃以发泄愤懑,从而避免弑君的风险。
玄宗也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事后他并没有追究陈玄礼的责任,反而是更信任有加,从入蜀到第二年回长安都继续由陈玄礼负责保卫工作。所以,整个兵变并不是一场阴谋,而是一次事先无法预估的群体性事件。事实大抵如此。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