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发现30具疑似美洲最早居民人类尸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考古学家认为在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La Sepultura洞穴中发现30具人类尸骸,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猜测这可能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人类。 基因专家对La Sepultura洞穴挖掘的人类骨骼进行研究,...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考古学家认为在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La Sepultura洞穴中发现30具人类尸骸,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猜测这可能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人类。 基因专家对La Sepultura洞穴挖掘的人类骨骼进行研究,...
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人称十三太保,不少人曾将他和李元霸、楚霸王项羽相比肩,可见其武艺非凡、勇猛过人。不过一代名将李存孝却死于人挑拨离间,被自己的义父五马分尸,可以说是四肢发达但却头脑简单。
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
李存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李存孝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李元霸是虚构人物,历史上没这个人,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野史中李元霸是虚构人物,历史上没这个人。李存孝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楚庄王自从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后。发奋图强,重振楚国。最终让楚国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前后),楚国先后征伐庸、麇、宋、舒、陈、郑等各国,均取得了胜利。在大约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兵讨伐陆浑小国(今河南嵩县北),楚兵一直攻打到了洛水边上,史记楚“观兵于周疆”,也就是在周朝首都洛阳附近列阵阅兵向周王示威。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周王见状非常恐惧,于是派大臣王孙满去劳军并探听楚国的意图。楚庄王设宴招待王孙满,在酒席宴间有意无意的询问周朝“九鼎的大小轻重”,其实真正的意思是想取代周朝号令诸候。但是王孙满也不是白给的,他庄重地对楚庄王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行,并而不在鼎。”
然而楚庄王听后傲慢地对王孙满说道:“你不要阻止楚国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收拾一下战场,把杀死敌人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能够很轻松地铸造九鼎了。”话里大有楚国要取周而代之的味道。周王使者王孙满见楚庄王说到这了,就大声喝斥道:大王不要忘了,当初夏禹时期,是因为自己的德行操守受到了民众的拥戴,这才坐上了首领的位置,然后各地都进献铜材,铸造成了象征权力的九鼎,以此证明合法性。可是后来夏桀昏庸无道,九鼎落到商汤的手中,而又因纣王残虐,九鼎这才又转移给了周王。所以天子如果有德行的话,九鼎就算是再小却是重的难以转移,但是天子如果无道昏庸,那么即使九鼎再大,它也能轻易移动。虽然现在周朝暂时软弱,但是周王的国运尚未结束,做为臣下,九鼎的轻重不是你能问的。公孙满语气强硬,态度坚决。
此时周朝余威尚存,楚庄王问鼎之后觉得时机不妥,于是就不准备取周王室而代之,只好下令楚国军队撤出周朝疆域。
这个故事首先要了解“九鼎”的含义。在古时时,人们拥有的鼎的大小以及多少,都计划表代表着所用之人的身份等级,在《公羊传》中就有提到说“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就能看出来,九鼎是象征着帝王的地位和权利的标志。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后,用天下所进贡之铜铸成九鼎,来象征中国九州。因此,九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九鼎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史书记载了楚庄王问鼎这件事,后世用“问鼎”来表示有意夺取最高权力中心的意思。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一段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分裂的国家虽然被司马家短暂统一,但是没多久就遭遇了五胡乱华,晋朝南渡,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跟跌。近年来关于南北朝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陆贞传奇》、《锦绣未央》、《楚乔传》、《琅琊榜》都把故事的大背景嵌入到南北朝。
其中,琅琊榜中说的大梁虽然和历史上的南朝梁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可以说借用了梁朝的背景。梁朝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也是中国历史上特别长寿的皇帝之一。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他在执政早期锐意改革,对于国家实力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老百姓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但是在位晚期,梁武帝笃信佛教,大臣们不得不用国库的钱去赎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么多寺庙很多都是梁武帝修建的。因为轻信了东魏的叛徒侯景,但是又和东魏关系很好,造成了侯景作乱,梁武帝也被关起来活活饿死。"
谁是睡了武媚娘的第一个男人 武媚娘被哪些男人睡过?武则天通过徐惠见到了皇上。利用男人身边的女人来接近男人,是最好的办法。如何让这第一次继续,才是重要的。
第一次与男人爱是小本买卖,须用心经营日后才有发展。慈禧用了不少手段才让咸丰帝宠幸身为敌人后代的她。此前的武则天完全可以是她的老师。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经历何其相似。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漂亮的女人,他的后宫里美女不计其数。十五岁的武则天入宫并没有惹皇上注意,两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规则、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
而和她一起入宫的徐惠因父亲在朝廷为官,有传言说皇上近日要宠幸她。武则天经过考虑,她就想了个办法:她要和徐惠拜姐妹,通过徐惠接近皇上。于是,武则天每天就千方百计讨好徐惠。
这徐惠是一个才女,武则天常常以向徐惠请教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到她的房间,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武则天见时机已成熟,便向徐惠提出拜姐妹之事,徐惠答应了。
这天晚上,两人穿戴整齐,来到院子里,燃香结拜,并互立誓言,如果双方谁先被皇上宠幸,谁就提携对方,俩人同时到皇上身边才好,可以互相照应,永远不分离。几天后,徐惠果然被皇上宠幸。
武则天按捺不住喜悦,事情进展的和她预料的差不多,她为自己下一步谋划着,甚至每个细节、每个对话和动作。几天过去了,徐惠一去杳无音信。武则天并不灰心,她了解徐惠的脾气秉性。
知道徐惠不会扔下她的。但是,武则天也积极行动,她托太监给徐惠捎信。徐惠没有忘记武则天,皇上赏识她的才华,封她为婕妤,住到别处去了。但她一有机会就向皇上说武则天如何好,说得他心里直痒痒。
在皇上的眼里,掖庭宫里的新女人们,仍旧是青涩果物,没有散发出成熟的滋味,所以,他也就不太感兴趣。而徐惠常常夸奖的武则天却让他动起了想见见的欲望。几天后,皇上果然召见了武则天。
他被武则天的美惊呆了,从此,便倍加宠幸她。把男人当目标,看准目标后而暂时达不到,不妨走一条弯路,拐弯抹角;但是,这条弯路要选好,能直通终点。找人替自己说话,自己说百句,不如别人说一句。
女人不求立即和男人达到一种水深火热的程度,巧妙地向男人传递你的信息。利用男人身边的女人来接近男人,是最好的办法。试想:一个美貌的女人都说好的女人,怎么能让男人按捺得住不动心呢?
这是最有效的活广告。当然,利用女人要施手段,摸透她的喜怒哀乐,要比她聪明。男人注重义气,女人注重情意。只要情到意也就不愁了,这时可以随心所欲的利用情来实施意了。
“曲径通幽”就是这个道理,曲通直,直连曲。武则天第一次要陪皇上睡觉。她当然知道,在同辈之间,有许多竞争者。帮她打理的这位老太监也许发觉她对自己的第一次很不安,基于好意。
说了些安慰她的话。其中就有徐惠陪皇上的事。武则天坦诚的接受了他的好意。可同时,也唤起她不服输的心理,她想一定要超过她们。初更两点,武则天由提着灯笼的太监引导,到当时天子常住的甘露殿。
终于能见到皇上了,看着近在咫尺的皇上,武则天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来了。李世民的动作很粗鲁,完事后,她觉得下身阵阵痛楚,一颗泪珠禁不住滚了出来。李世民喜上眉梢。
在他的眼里,这眼泪就像稀世珍宝似的,还从来没有人当着他的面哭过。以前,李世民占有的少女不计其数,她们都拼命的忍耐,木偶般的脸上强露出死板的笑。
而怀中的武则天却不同,她并不隐藏此时的痛苦,她梨花般娇美的脸颊上泪珠晶莹剔透,闪着妩媚之光,让李世民倍感珍贵,心中非常快慰。其实,武则天的哭开始时是情不自禁。
当她看到皇上兴奋的样子,决定继续哭下去。喜得皇上爱不释手,他第一次觉得怀中拥有的不是傀儡,而是个活生生的处女。李世民被武则天的眼泪所打动,他亲自给她定号叫武则天媚。
武则天退出甘露殿时,已接近午夜子时,她由太监背着,回到掖庭宫。她不了解其他宫人的情形,例如徐惠状况。但她本能地知道,自己能使皇上如意,这就足够了,并且已经很好的开始了第一次。“
从现在开始,武则天要努力作战,坚持到底。”武则天躺在床上告诫自己。过去,她认为男女之间的事是梦一般甜蜜的,是神秘的也是神圣的。现在,她明白这件事近乎粗暴,会带给女人厌恶感和痛苦,她十分扫兴。
秦始皇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业之后,似乎就开始对长生不老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除了派人去寻找,还曾亲自前往,寻找的地点出奇的一致,都在东方,莫非是秦始皇看到了什么,否则是什么力量能让如此聪慧的秦始皇执迷不悟的身陷其中?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秦始皇的出巡史,看看能否找出其中的端倪来:
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11年间,共有5次出巡,按年头来记占称帝年份的近1/2,这样高的出巡频率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是位于前列的。
在秦始皇的5次出巡中,有4次是东巡,并且在4次东巡中,濒海而游的时间几乎占总出游时间的一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着船环绕山东半岛,“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仅在琅邪一地,就停留了三个月。秦始皇在琅邪一直流连了三个月,也就是那次出巡,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追求,痴狂到了极致。
在琅琊的三个月期间,秦始皇听说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从此之后,秦始皇先后派徐福、卢生去海上寻求长生不老药。
统一六国,建立万世未有之功业,有如此高格局的秦始皇,怎会轻易的被一段“传说”就洗脑了呢?轻易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若非是秦始皇亲眼看到了什么东西?
大胆猜测:在琅琊滨海游历的的3个月中,秦始皇有可能是亲眼看到了“海市蜃楼”的壮观景象,生长在内陆,海市蜃楼出现概率极低,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颠覆了秦始皇生平的世界观念,所以也才产生了异乎于其前半生的痴狂行为。
在中国历史上,被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帝太多了,他们大都受辱含屈,不敢作声,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能够直面敢与权臣较量的傀儡皇帝,骨气十足,结果付出了生命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此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曹髦(公元241年—公元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改元“正元”。此时的曹髦年少,实权被司马师掌控。次年,司马师病逝,其兄弟司马昭掌权,于是曹髦再度被孤立,仍是一个傀儡小皇帝。曹髦当政期间,司马昭专横跋扈,致使朝政逐渐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由他抉择。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髦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王经匍匐在曹髦的皇辇前,哭着劝皇帝回去。可是,他的眼泪,没能阻挡住曹髦维护自尊的脚步。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曹髦不愿做傀儡,不愿重蹈曹芳的下场,而要做一个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曹髦最终虽然未获成功,但特别可贵的是,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曹髦是壮志未酬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不愿做傀儡皇帝,更不愿看人脸色和受人摆布。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宁愿鸡蛋碰石头,与乱臣贼子司马昭进行了残酷的命运抗争。结果,他赢了,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傀儡皇帝没少上演,但是要说到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那就非魏高贵乡公曹髦所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