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亡六国,实现天下大一统后,他心里非常得意,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上古的三皇加五帝,所以给自己取一个“皇帝”,而且是“始皇帝”。今后自己的子孙,将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于万世皇帝。不过,他虽然得意,其实也有绕不过去的两大担忧:一是自己的国家能不能稳固,确保千秋万代。二是自己能不能长寿,以至长生不老。要想确保国家千秋万代,就要消灭一切可能引起造反的因素。他屠杀甚至坑杀了征服国军队,把天下所有的武器都搜罗起来,拉到咸阳全部销毁,熔铸成两扇金属大门,让天下人即便想造反,也找不到造反的武器。
不过,即便这样了,秦始皇仍然不放心,他在防备着一切可能给他的国家带来威胁的任何人任何事物。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话说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派出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到名山大川及其他一些奇异之地寻找不死仙丹。当然也有很多人为了获得利益,也积极地向秦始皇自荐说自己能够找到仙丹什么什么的。其中有个叫卢生的人,他就向秦始皇吹了这样的牛,说海外有不死药。于是秦始皇给了他很多钱,让他去寻找。卢生去了海外,自然是没有找到。
不过,这个人还算有点良心,虽然没有找到,但他并不像徐福那样,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及大量的金银珠宝从此就彻底消失了,他仍然回来了。回来怎么交差呢?他拿来一本叫《录图书》的手抄本,告诉秦始皇,虽然他没有找到不死药,但是找到了这样一本宝书!秦始皇拿过去一看,大吃一惊,因为书上赫然写着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愣了半天,原来自己辛辛苦苦防备了半生的国内诸侯造反的事,都不会发生啊,灭亡秦朝因素不是来自于国内,而是国外,是北方的胡人。
那时北方的匈奴也正好利用战国时期中土分裂的时候强势崛起,不断侵扰。秦始皇一想,对呀,这话说得太对了,真正对秦王朝构成威胁的,只可能是胡人匈奴。于是,前215年,秦始皇派自己的大儿子扶苏及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攻占了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把匈奴追到更严寒更荒漠的北方。同时,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曾经修筑的长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这条万里长城,也因此成为此后两千多年来,中土国家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但是,让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亡秦者胡也”倒是真的,但此“胡”非彼“胡”。此“胡”是他的小儿子胡亥。而且可以说,正是因为他错以为是匈奴要断送他的江山,派军队打击匈奴,才使他的江山很快失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派他大儿子扶苏和蒙恬戍边,结果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秦始皇南巡死掉后,赵高假传圣旨赐死扶苏,把胡亥立为二世。然后胡亥最后断送了秦始皇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江山。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照理说,这件事写在《史记》里面,《史记》是历史书,这件事应该是真的。
但是作为唯物者的我们,又知道这种谶纬的东西,本来就是伪科学,不可信的。那么,既然是伪科学,《史记》为什么还要煞有介事地记录下来呢?我想,最大的可能是这个传说发生在秦朝灭亡之后。秦朝灭亡了,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所有的事情都清楚了,所以一些谶纬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说,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充满神秘性,大家都很感兴趣,因此传得很广。再加上当时的谶纬学家还没有从儒学中剥离出来,有很大的神圣性。因此,司马迁相信了这件事,把它收入《史记》中,也是可以理解的。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件事是完全真实的,也有这种可能,就是卢生这个人是一个高人,他清醒地看出了赵高的阴谋,看出了赵高与胡亥靠得很近,看出了秦始皇把大儿子扶苏发配到边关守边将会给国家带来动荡和灾难,所以专门写了这几个字来警示秦始皇,提醒他在立储上要小心谨慎。可惜秦始皇没有听明白,竟误会成了匈奴的威胁,结果才发兵打匈奴,修了一个万里长城。最终结果,不但把自己的帝国闹没了,还成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