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七大恨:为何如此痛恨母亲赵姬?
Qin Shihuang的生活可以描述为传奇。在最初的十年中,他跟随他的母亲Zhao Ji在Zhao Guo中,并被Zhao People欺负。在他的十几岁中,他以王子的身份回到Qin Guo。三年后,秦王国王去世,秦川登上了王位。然后花了...
Qin Shihuang的生活可以描述为传奇。在最初的十年中,他跟随他的母亲Zhao Ji在Zhao Guo中,并被Zhao People欺负。在他的十几岁中,他以王子的身份回到Qin Guo。三年后,秦王国王去世,秦川登上了王位。然后花了...
有人说他是可耻可恨的大汉奸,有人说他是爱护百姓的大能臣,他自己说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就是清初文臣范文程。后世之人何以对他有这样云泥之别的评判?我们应该先看看范文程的所作所为,再来审视对他的评价究竟是否恰当。
范文程(1597-1666),清朝开国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据说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北宋宰相范纯仁和名臣范仲淹。据说范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小有名气。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旗军攻陷抚顺,范文程主动求见努尔哈赤,准备投降后金。范文程在努尔哈赤面前对答如流,很得努尔哈赤的赏识,不久后被委任文职。皇太极继位后,后金的势力已经越发壮大,所经营的地盘不断开拓,于是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来料理事务。范文程饱读诗书足智多谋,又能够亲上战阵杀敌,驻守遵化城,劝降大凌河,拉拢耿仲明孔有德等人归顺后金,立下了不少功劳,“自是破旅顺,收平岛,讨朝鲜,抚定蒙古,文程皆与谋”,在皇太极班底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尽管豫郡王多铎霸占范文程妻室,范文程仍以满清政权大局为重,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奏请出兵伐明,并对满清夺取中原的策略与原则做了规划。山海关大战时,吴三桂的部队与李自成大顺军队战局陷入僵持,吴三桂向清军请求救兵时多尔衮很是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派兵,专门咨询了范文程。范文程在这样关键的历史关头,为多尔衮讲清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认为清军应该抓住这样宝贵的历史机遇,出兵与吴三桂军队打击农民军。多尔衮采纳了他的意见,果然为后来清军入关占领中原奠定了基础。
1644年五月初二,清军占领北京。刚刚历经大战的北京城兵燹不止,人心惶惶。清军攻略明朝的战争还远远尚未结束,清廷立足未稳,各方势力都引颈观望。范文程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主持京城事务,安排后勤补给,安抚战后百姓。范文程昼夜工作,集中精力维护已经占领地方的治安,建言争取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崇祯皇帝刚刚殉国,这对明代文武百官和许多百姓震撼很大,于是通过多尔衮发布公告认为李自成是大逆不道,同时为崇祯皇帝下葬,收服了臣民之心。
后来范文程急流勇退,在顺治初年逐渐退出决策中心。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享年70岁,没有像许多开国功臣一样惨遭屠戮。子孙多有荫封,生名哀荣,无一缺憾。
有人认为范文程身为大明子民,却辅助了满清政权,有人认为他是汉民族和大明政权的叛徒。有人将范文程比作张良、刘伯温,认为他是清朝开国第一流的元勋。《清史稿》称赞他说:“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康熙帝说“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可见,清王朝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范文程功不可没。站在底层群众的立场上,范文程一系列的安民护民措置,也使得战乱年代的百姓尽最大可能减少了损失,尽快地恢复了生产生活。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范文程还是对历史、对人民群众做了不少好事。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有名的女人太多,小编要说的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奇女子,或阴险,或妖娆,或成功,谁才是你心中的女神?
柳如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歌姬,为人正直、聪慧,个性坚强,被许多文人才子誉为“女状元”。
秋瑾,国家危难时,撇下丈夫儿子,女扮男装飘洋过海去日本追求民族振兴的方法,为中国女权革命起到了先锋作用,最具有豪气的女人。
貂蝉,特工和间谍的鼻祖,亲自设计和实施了美人计和连环计,让吕布和董卓反目,最终董卓被吕布所杀!
上官婉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宰相 ,才气卓著,一生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传奇。
长孙皇后,唐太宗治理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本身的才能,以及一堆得力大臣的辅佐之外,长孙皇后的辅佐也是密不可分的。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被史学家称为以狠毒和心机著称,是一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是人们想到的都是她的权变,和心机。
夏姬,古代历史上颠倒众生的女人,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堪称是历史上最妖娆的女人!
李清照,婉约派词人,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在艺术上的力求专精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称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女人!
文成公主,最成功的女人,为了两国的友好和建交其中通婚是很常见的事情,文成公主就是这么一个通婚的公主远嫁吐蕃,可以说是和亲的典范,在她的作用下汉族和藏族友谊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说文成公主是最成功的外交家!
万贵妃,最有魅力的女人!她比皇帝年长19岁,按理说如果皇帝宠幸他一时还说的过去,但是皇帝宠幸了她一世!仿佛在她身上就没有人老珠黄这个说法,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可行解释就是她具有与众不同的手段,风骚入骨!
谁才是你心中的女神呢?
纵观三国英雄,到底谁能纵横捭阖、气吞万里、无往而不胜,莫过于关公云长是也。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醜,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可谓盖世英豪。
虽败走麦城,仍不失为一代英雄,其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更不失为后世楷模,千古颂扬。而屡建功业的关羽到底有多骁勇呢?让我们通过几次战役来推敲下他的武力值到底几何?
从其温酒斩华雄开始,当时董卓祸乱京城,在袁绍、曹操的策动下,天下各路诸侯,仁人义士,群起而击之,为国锄奸,兵至虎牢关。董卓大将华雄连斩各路诸侯数员大将,袁绍不由长叹,如吾颜良文醜在此,何惧华雄匹夫?而关羽不过是曹操账下一参将,却主动请缨,虽各路诸侯嗤之以鼻,可曹操却对其赞赏有加,关羽也不负孟德厚望,没等华雄看清来将,就被割了头颅,关羽之勇,可见一斑;其后为报效曹操收留之恩,又斩颜良、诛文醜,名震四海。
期间被关羽快刀斩落马下的颜良,文醜武力值真的如此不堪?在迎战关羽前,文醜曾追杀过一个诸侯,名为公孙瓒,鏖战正酣,半路杀出名震后世的三国又一猛将—常山赵子龙,赵子龙与文醜大战了二百余合,未分胜负;当时赵云正值弱冠,文醜与近半百,文醜被关羽一刀就割去了头颅,关羽的武功岂不是在赵云之上?
究其真相,其实不难发现,关羽不论与谁对阵,从不多言,拍马过去就是一刀,华雄就是这样着了道,及至斩颜良,诛文醜,更是借了坐骑之功。曹操把吕布的坐骑赤兔马赠与了关羽,关云长更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真正的武功排名,关羽是排在赵云之后的,而如果颜良文醜都未死,这排名又当如何呢?三国,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向往、猜测
相对于康熙帝惊人的生育能力而言,他的继承人雍正帝在这方面,要稍微逊色一些——康熙帝一生共生育三十五个儿子,而雍正帝则生育了十个儿子。
然而,就是这十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却只有三个——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和六阿哥弘适。
其他七位皇子,都先后因为疾病等原因夭折。
雍正帝死后,四阿哥弘历即位为乾隆帝。
之后,六阿哥弘适又被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为子嗣,成了果亲王允礼名义上的儿子。
如此以来,五阿哥弘昼的身份就特别值得关注了。
因为,此时除了乾隆帝外,只有他一人拥有雍正帝皇子的身份。
而五阿哥弘昼,也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雍正帝在位的时候,对五阿哥弘昼也是相当的喜爱。
在雍正十一年的时候,就晋封二十二岁的弘昼为和亲王——要知道,在清代如果不是皇帝格外喜欢一位皇子的话,是不会早早就晋封他为亲王的。
雍正十三年,朝廷单独设立处理苗疆的事务处,雍正帝让四阿哥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和五阿哥弘昼一起在这里处理苗疆的事务。
当年,雍正帝驾崩,乾隆帝即位。
很快,弘昼的一些奇葩行为就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
【一、脾气急躁,说话不过大脑】
一次,乾隆帝让自己的这个弟弟,和自己一起来在乾清宫监考八旗子弟的一场考试。
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弘昼就劝乾隆帝去休息一下,吃些东西。
毕竟没有必要一直让你这个皇帝亲自盯着,我和其他考官也可以帮你监督这些考生。
再说了,我来不就是你让我来帮忙的嘛!
然而,对于弘昼的这个建议,乾隆帝却并没有接受,依旧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继续监督考生考试(日晡,弘昼请上退食,上未许)。
见乾隆帝没有同意自己的这个建议,弘昼当即就有些急躁了,并且做出了一件傻事——他质问皇兄乾隆帝,是不是怀疑自己已经被这些考生给买通了,怀疑自己刚才的建议有为考生争取作弊机会的嫌疑(上疑吾买嘱士子耶?)。
当即,乾隆帝就被弘昼的这一奇怪言论给震惊了。
好在,身为九五之尊的乾隆帝,并没有和自己这个年轻气盛的弟弟一般见识,没有追究他的失礼举动。
当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弘昼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白天的行为,已经冒犯了皇帝的权威。
如果不是自己的这个皇兄大度,自己恐怕早就已经被关进大牢之中了。
于是,第二天天亮之后,弘昼亲自进宫谢罪,请求皇兄原谅自己昨日的冒犯之举(明日,弘昼入谢)。
然而,乾隆帝的回答,却让弘昼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乾隆帝说道,如果昨天自己当场回击你一句话,就能让你粉身碎骨(上曰:“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
乾隆帝此话虽有告诫弘昼的意思,让他今后在言行举止方面收敛一些,谨言慎行。
但却还是表明乾隆帝心胸宽阔,有容人之量,没有和年轻、冲动的弟弟一般见识。
【二、生活极其奢侈】
当然,作为一个自幼在皇宫长大的皇子,养成生活奢侈的习惯,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满足弘昼的胃口,乾隆帝甚至把自己父皇当年在宫外府邸(也就是雍亲王府)的全部财物,都赏赐给了他(性复奢侈,世宗雍邸旧赀,上悉以赐之)。
所以,在所有皇族中的王爷中,弘昼是最富有的(故富於他王)。
【三、喜欢谈论丧礼,为自己提前设计丧礼】
如果说前两种行为,还不算太奇葩的话,那弘昼的第三种行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清代皇子之中,最奇葩的一个行为——喜欢和人谈论丧礼。
大家知道,古往今来,死亡是绝大多数人最忌讳的话题——尤其是皇家。
但是,身为皇子、亲王,弘昼平日里和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人死亡之后的丧礼——包括丧礼的一切内容(好言丧礼)。
弘昼曾经对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从来都没有不在百年内死去的,但为何人们总是那么避讳死亡(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
更加有意思的是,弘昼曾经亲自为自己设计了一套、自己死后的丧礼仪式,让自己的家人在一边祭奠、一边哭泣,表演给自己看。
而他本人,则坐在院子的中间,一边喝酒,一边吃肉,欣赏着家人的表演,并以此为乐(尝手订丧仪,坐庭际,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饮啖以为乐)。
不仅如此,他还提前为自己准备了一些死后用的冥器,包括鼎、彝、盘、盂等器物。
并且,把这些东西放在自己的卧榻一侧,随时供自己欣赏(作明器象鼎彝盘盂,置几榻侧)——每每读到这里,小编都能感觉到弘昼那些妻妾们的无奈——晚上侍寝的人,如何能够安然入睡?
乾隆三十年,弘昼亲自为自己设计的那套丧礼和提前准备的随葬冥器,终于派上了用场——因为这一年,弘昼真的死去了(三十年,薨)。
岳钟琪,字东美,号容斋。他出生于1686年,逝世于1754年,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有清一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岳钟琪一生戎马,立下军功无数,为清朝西北、西南边疆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被乾隆皇帝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岳钟琪出生武官世家,其祖岳镇邦、其父岳升龙均为清朝将领,岳升龙更是为康熙皇帝所赏识,官拜四川提督。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岳钟琪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而且在跟随父亲的亲身实践中,也逐渐锻炼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同时,他也十分向往像先辈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因此在得知父亲为自己捐纳了文官职衔后,他毅然选择了改请武职,出任松潘镇游击一职。此后数年,岳钟琪在军中不断磨砺,尤其注重了解川藏的具体情形,比如山川形变、风土人情、民族关系等等,而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能够大展身手的重要基础。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准噶尔部策旺阿喇布入侵西藏,并进一步威胁到了青海、四川地区。康熙皇帝升任年羹尧为四川总督,下令发兵进藏。年羹尧重用了时为永宁协副将的岳钟琪,以其为大军前锋。岳钟琪迅速招抚了里塘、巴塘。
二部,并果断进占进藏险地三巴桥,为大军入藏扫除了诸多障碍。后来他又在大军尚未聚齐、原地待命的情况下,力劝噶尔弼出奇兵进藏,大败准噶尔部,西藏之乱于是得到了平定。岳钟琪在这次战役中暂露头角,康熙皇帝因而破格擢拔其担任了四川提督一职。
西藏平定后,清朝采取了诸多措施,强化了对西藏、青海等地区的控制。青海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的利益因而大大受损,不仅统治西藏无望,而且其在青海的势力也受到了牵制。罗卜藏丹津于是趁康熙皇帝驾崩之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叛乱。雍正皇帝即命年羹尧、岳钟琪二人进军平叛。岳钟琪率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多次以少胜多,仅用半月时间就荡平了青海的一众叛军。对于青海之战,雍正皇帝后来说道:“平定青海,实系岳钟琪之功,年羹尧不过坐镇指挥而已。”岳钟琪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因而名声大振,被授予世袭三等公爵。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川陕总督,达到了一生事业的顶峰。
罗卜藏丹津兵败后逃入准噶尔部,雍正皇帝于是决心彻底铲除准噶尔部,完成康熙皇帝的未竟事业。岳钟琪被委以重任,展开了积极的作战准备。雍正七年(1729年),岳钟琪、傅尔丹分西、北两路出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采用缓兵之计,遣使谎称解送罗卜藏丹津入京。雍正皇帝受到影响作出了暂缓进军的错误指令,并令两位主帅回京商议。错失战机后,双方陷入了僵持的局面,西征准噶尔最终宣告失败。岳钟琪在此次战役中,有鉴于之前的年羹尧事件,处处请示雍正,不敢按照自己的判断作战。但即使如此,在雍正皇帝的猜疑与迁怒下,加上满族大臣的弹劾与排挤,岳钟琪最终还是被判入狱,长期监禁,直至乾隆二年。
乾隆十二年(1747年),金川地区莎罗奔发动叛乱,清朝派张广泗等人平叛无果,于是再度起用岳钟琪。岳钟琪不负众望,连连取胜。莎罗奔早年曾在岳钟琪麾下从军,一向敬佩岳钟琪,此时又为形势所迫,即刻遣使乞降。岳钟琪为了显示诚意,只带了少数随从,亲自前往莎罗奔驻地受降,莎罗奔于是心服口服地投降了。此战后,乾隆皇帝恢复了岳钟琪的爵位,并加太子太保衔,赐号“威信”,给予了巨大的恩宠。乾隆十九年(1750年),川东爆发民变,岳钟琪在行军途中病逝。
岳钟琪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可以说是为边疆地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不仅多次率军平叛,巩固边疆安防,还致力于边疆地区的建设,促进改土归流,大力发展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中国历史上,被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帝太多了,他们大都受辱含屈,不敢作声,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能够直面敢与权臣较量的傀儡皇帝,骨气十足,结果付出了生命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此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曹髦(公元241年—公元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改元“正元”。此时的曹髦年少,实权被司马师掌控。次年,司马师病逝,其兄弟司马昭掌权,于是曹髦再度被孤立,仍是一个傀儡小皇帝。曹髦当政期间,司马昭专横跋扈,致使朝政逐渐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由他抉择。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髦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王经匍匐在曹髦的皇辇前,哭着劝皇帝回去。可是,他的眼泪,没能阻挡住曹髦维护自尊的脚步。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曹髦不愿做傀儡,不愿重蹈曹芳的下场,而要做一个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曹髦最终虽然未获成功,但特别可贵的是,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曹髦是壮志未酬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不愿做傀儡皇帝,更不愿看人脸色和受人摆布。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宁愿鸡蛋碰石头,与乱臣贼子司马昭进行了残酷的命运抗争。结果,他赢了,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傀儡皇帝没少上演,但是要说到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那就非魏高贵乡公曹髦所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