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8 篇文章

标签:清代 第8页

揭秘:清代官员在什么情形下才能自称“奴才” ?-历史故事

揭秘:清代官员在什么情形下才能自称“奴才” ?

  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   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   陈垣是这么...

历史解密 阅读(53)
行省制度的演化:行省制明代继承发展清代完善-历史故事

行省制度的演化:行省制明代继承发展清代完善

  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凡略定的地方,都沿袭元朝行中书省的制度,设置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行中书省的负责人叫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省内设置的机构和官吏,大体上和中书省相同。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

历史解密 阅读(61)
清代革职官员的复出方式:只要没死就有机会-历史故事

清代革职官员的复出方式:只要没死就有机会

只要没死,就能复出 据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的牛创平统计,在清代268年当中,涉及一、二品官员(大约也就是今日部级以上官员)的经济犯罪案件共有108件,案中被判刑的一、二品官员共有157人,其中死刑立决的68人,斩、绞监候也即死缓的47人,其他...

历史解密 阅读(51)
清代花神庙花农过花朝节 不仅“赏红”还要“献生”-历史故事

清代花神庙花农过花朝节 不仅“赏红”还要“献生”

  说到花朝节,离不开花神庙;这两者都是花神崇拜的产物。清代,江苏有两处花神庙很有名,一是苏州虎丘花神庙,另一个就是南京凤台门花神庙。   花朝节与花神崇拜   花朝节,如今已被淡忘。但在农耕社会时代,这是非常热闹的民俗节日,更是种植花卉的...

历史解密 阅读(54)
解密: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有哪些故事-历史故事

解密: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有哪些故事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如写周进、范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尽管...

历史解密 阅读(55)
清代皇家子弟6岁开始读书 一年假期总共只有3天-历史故事

清代皇家子弟6岁开始读书 一年假期总共只有3天

  高高在上的皇帝,表面看似风光,内里却有种种鲜为人知的苦痛。   就说童年吧,本该是玩乐的开心时光,可身为皇帝,一言一行关系国计民生,就连童年这本该无忧无虑的时光,都不能随意尽兴。为了让皇帝从小谨言慎行,将其培养成治国良才,历朝历代的老祖...

历史解密 阅读(53)
清代皇子一年只能休息5天 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历史故事

清代皇子一年只能休息5天 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在历代皇帝中,清代对子弟教育最严格。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

历史解密 阅读(56)
清代县吏工资低:若无“规费”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历史故事

清代县吏工资低:若无“规费”收入难以养家糊口

  肖定沛在《党史博览》上撰文披露,翻阅清乾隆二十六年版四川《江油县志》,发现县官和县吏工资收入差距特别大,县吏工资收入十分微薄。   据《江油县志》记载,那时县级政府中被称作官的,仅有知县、巡检、典史、教谕和训导等四五人(大多数县未设巡检...

历史解密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