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乱世最强的十大势力:投靠哪个势力最佳?

  如果你生在三国乱世 会投靠哪个势力?

  一、何进

  何进在妹子当上皇后之后,他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国舅爷,在汉朝以国舅为首的外戚是一支很强的力量,虽然吕后之乱以后,真正开始了异姓不王的时代,但是外戚虽然不能称王,其权力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约束,在东汉末年反而急剧膨胀。何进就是这么个例子。

  兄凭妹贵,他一路上从郎中、中郎将、河南尹做上来,恰逢黄巾之乱,何进被拜为大将军,任用汉末三杰——皇甫嵩、朱儁、卢植,成功地平定了战乱。

  黄巾之乱虽然托名于宗教,其内核还是农民起义。

  古往今来的农民起义,基本上只有两个原因——刑法过酷,土地问题。

  农民其实未必真的关心谁当皇帝,反正那个时代他们连被代表的机会都没有,也不管你张大人、李大人是买的官还是凭的自己的本事,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活下去。

  而阻碍他们活下去的,一就是繁重的徭役加上酷刑滥罚,造成了不反是个死,反了也是个死,还不如反了搏一把的局面。二就是土地问题,可能是政策的漏洞,也可能是官商勾结的强买强卖,导致大量的土地被圈定或者是兼并,致使大量农民没有土地,没有土地就等于是断了农民的生路,这种现象成群大量的发生,就会激起民变,揭竿而起。

  谁都不想造反,都是被逼到没有办法的份上了。

  历史有意思的就是,很多时候都是由农民起义军拉响了一个王朝的丧钟,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只是后来者的铺路人罢了,没能最终问鼎神器,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朱元璋了。而这次东汉的黄巾起义,很显然不是一个意外。

  不出意外,黄巾之乱最终被平定了。

  平定有功的何进也走向了鼎盛时期,引起了皇帝的特别关注,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皇统继承权的问题。

  灵帝有二子,一个就是少帝刘辩,他是何进的外甥,一个是后来的献帝刘协。虽然刘辩是皇后之子,又有大将军何进保驾护航,当皇帝就是铁板钉钉了,可是灵帝就是看着这小子没点帝王的样子,整日里吊儿郎当(这个眼光和董卓是一样的),就想立刘协。但是眼看何进已经坐大,灵帝就另建了西园八校尉,任命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蹇硕为总统领,希望能够给刘协登基保驾护航,就算是何进,也得听蹇硕的命令。

  这八个校尉中,大家记得的名字主要有三个——袁绍、曹操、淳于琼。他们三个谁又在此时想到了多年之后的乱世纠葛呢?世事弄人罢了。

  放下他们仨,还是来看灵帝。灵帝有了军事力量撑腰,还是左右为难,难过来,难过去,最后难过得咽了气。临死之前,托孤给蹇硕,希望他能立刘协。蹇硕马上封锁了禁宫,不让走漏半点风声,然后宣召何进,准备斩了何进之后,就可以立刘协了。

  可惜的是,一般伟大周密的计划都是被自己人出卖的,蹇硕的一个手下是何进的老朋友,何进一到,他就冲着何进挤眉弄眼,何进当然知道他不是脑血栓后遗症,马上明白了其中有诈,溜回了家,学司马懿在家养病。

  国不可一日无君,蹇硕没有办法,按照继承法的原则,只能让刘辩继位了。

  躲过了那阵风头,何进准备秋后算账。后来名噪一时的袁绍这个时候就在何进手下打工,点子就是他出的。

  袁绍的点子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各路英杰。袁家在士族中地位,一时间为何进召来了一堆有才能的人进了幕府,像后来在三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曹操、袁术、逢纪、荀攸、陈琳,都加入了何进的集团混口饭吃。

  何进的风头上来了,蹇硕就着急了,害怕何进找他算账,就想着联合所有的太监力量剪除何进。蹇硕的计划总是有泄密者,这一次是一个叫郭胜的人泄密,告诉了何进,何进就坡下驴,收拾了蹇硕。

  后面的故事基本跟三国演义中一样,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想要消灭所有的宦官,却去跟自己的皇后妹妹商量,最后来来回回,磨磨唧唧,消息都走漏了出去。宦官们一想,你要逼我上绝路,我先送你见阎王,就下手把何进给宰了。最后没有了何进的羁绊,袁绍一伙儿倒爽快,进宫了操刀子就杀,没胡子的都杀了,有人没来得及脱裤子验明正身就归了西。

  这里不赘述整个过程了,大家看演义都应该能够知道,只是想分析一下何进没能铲除宦官势力的原因:

  一、因为何进的犹豫不决,这是由刚才那个郭胜引发的。何进和皇后一族的发达跟郭胜为首的这帮太监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的,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劝过何进,说“我们不过是下九流的出身,能够混到今天,还不是靠走这些太监的关系,上下打点,才能得到皇帝的眷顾。”其实这想也想得到,大家电视剧也看得不少,新进宫的那些女官啊贵人啊妃子啊哪个不得巴结点着太监,希望他们能够怂恿着皇帝翻自己的牌子,能侍奉一次皇帝,就意味着有机会高升一步。比如,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只被刘邦临幸过一次,但一次足以生下文帝,最后问鼎江山。由此可见,太监在外戚的崛起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何进以及皇后受了太监的恩惠,所以才导致了犹豫不决。

  二、因为打击面过大。袁绍这样的士人集团一向见不得宦官,欲除之而后快,所以就建议连根拔。但是太监团伙并不是铁板一块,比如说刚才说的蹇硕和赵忠、郭胜这些十常侍就不齐心,他们不仅不和蹇硕合谋,还把他给卖了,救了何进一命。其次,太监里也不全是那些乌合之众,还有不少好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太监吕强,黄巾之乱开始时,他和皇甫嵩就建议解除党锢之禁,避免驱使士人集团为黄巾军效力,如果是那样,就势不可挡了,如同那句俗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见太监里还是有好人,有为了国家利益的人。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其结果是什么呢,不是一伙儿的会被迫结成联盟,有识之士也会被当成征讨的对象。这样过大的打击面就会造成整个势力的联合和反扑,威力还是很大的。

  三、何进动摇了皇权。这个可能是十常侍在何皇后(后来是太后)耳边的嚼舌头根,说“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什么意思呢?核心意思就是何进专权,都骑到皇帝头上去了。想要挑拨一个母亲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无论这个人是谁,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这个人要害这个母亲的孩子。更何况这个孩子还是小皇帝。母凭子贵,何太后以及何进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是由这个小皇帝所带来的,如果何进的权势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何太后是会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儿子的权力,而和何进殊死搏斗的。因此,是宦官们的谗言也好,是何进的权势过大也好,他确实威胁到了皇权,所以在诛杀宦官这个课题上一直无法和太后达成统一意见,最后贻误了时机,丢掉了自己的老命。

  所以说,为谋者须善断,主意一大箩筐,但是总是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最后肯定自己引火上身。中国有个著名的成语,房谋杜断,讲得就是要这种配合。何进没做到的,“金点子”袁绍也没能做到,最后丢了自己的地盘。

  讲了这么多,也能大概看出来了,何进是前三国时代的最大权势者,同时,他也是最初乱局的奠基者。

  “金点子”袁绍终于开始出馊主意了。在何太后数次不同意何进诛杀宦官的计划后,袁绍建议请外援进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首都外围请请愿、闹闹事,逼迫着太后就范。而这些勤王的部队里就有三国乱世的实际缔造者——董卓。

  在平定了黄巾之乱后,何进本来可以用他手下的人才和他的权势,带来一个汉室中兴,可惜他的短视和犹豫不决,送掉了自己的性命,也引来了豺狼虎豹。董卓的到来,最终成了压死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理论上来说,何进算不上一路诸侯,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局面应该始于董卓。但是,何进握有了当时中国最高之权力和人才库,前面列举了很多,后来名震一时的袁绍、曹操等等现在都只是在何进底下打工。而在大败黄巾之后,大汉或许能出现清朝“同治中兴”一般的局面。而宦官势力在灵帝去世之后,如树倒了的猢狲一般,只能仰仗何进姐弟的鼻息,就算要铲除,如同曹操所说的那样,抓社区内的赌博,几个片警儿就足够了,你偏偏拉来军区的正规军来耀武扬威,其结果无非两种,赌徒或者四散,或者亡命一蹬腿找你出来单练,最后何进同志就在这样的单练中牺牲了。

  何进以及他的集团是最有可能改变东汉末期局面的,将后来的四分五裂之状况扼杀在摇篮阶段。但是,何进没有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不仅没有给东汉带来中兴,反而加速了东汉的迅速灭亡。

  二、董卓

  何进的愚蠢行为,引来了敲响大汉丧钟的人——董卓。

  董卓是边境人,年轻时游历羌中,早期的军事活动除了剿除黄巾以外,大部分都是在边境作战,比较著名的是与边章、韩遂的叛军作战。从董卓的种种来看,他是个职业军人,既具备职业军人的个人素养——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同时也具备一个职业军人的统率素养。其最出色的表现即为瞒天过海之计,一共上演过两出——

  一是追剿韩遂时,包括他在内的六路大军突进,结果被敌人围困,粮食缺乏,董卓假装筑坝捕鱼,实则趁黑逃脱,再毁坏堤坝令河水猛涨,羌骑不得过,董卓得以全身而退。六路大军除董卓这一支外,其余都损失惨重。

  二是董卓初入洛阳,由于带来的兵少,心中有些不安,因此每晚悄悄将兵士调出城,第二天白天再敲锣打鼓地进城,营造出一副援兵不断的气氛,震慑那些不满他的人。

  董卓既然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有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一个乱世揭开帷幕的时候,手握兵权是最重要的,用毛主席的话说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朝廷开始对董卓的手握重兵不是没有察觉,几次的明升暗降,都被董卓以“天下大乱,我还要安抚四方”如此的理由婉拒。

  也正是职业军人的这个身份,且出身寒微,所以董卓后来的种种表现就不难解释了。在汉末,这个极讲门第出身观念的时代,职业军人大多是不被瞧得起的。

  董卓刚刚找到被太监掳走的小皇帝时,公卿大臣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皇帝有诏书,让你拍拍屁股滚蛋。”董卓哪有那么傻,何进刚死,群龙无首,自己强兵勤王,此时不掌权,更在何时?所以董卓撂下一句奚落公卿的话——我滚蛋?看看你们这帮人,一个个都是王公大臣,哪个能够匡扶社稷?至于让皇帝沦落至此?

  就这样,董卓和皇帝一行进入洛阳城,董卓的时代来临了。

  董卓被史书鞭笞的理由很多,比如劫掠百姓等等,但是最为大家集中批判的,且成为后来关东联军倒董的直接导火索是——行废立之事。

  董卓为什么一定要行废立之事呢?照道理而言,他大权在握,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那么,谁做皇帝不都一样么?

  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献帝是跟着董太后长大的,少帝是跟着何太后长大的,董卓认为董太后和他都姓董,是本家,且董太后死的凄惨。董卓决心要立他董家人的心头肉。

  二,少帝是个怂包,见到董卓就一路哭哭啼啼,无非就是“爱卿你总算来了”的废话,而后来的献帝刘协临危不惧,和董卓对答如流,把事件前前后后的经过讲得一清二楚,小小年纪,既表现了胆略,又表现了聪慧,博得了董卓的喜爱。

  三,立威。董卓一是新来,在朝廷没有根基,需要这样一个大手笔来树立威信,顺便也看看朝廷里的左中右。二是董卓的职业军人和出身寒微的背景,不被士大夫所瞧得起,所以他急需这样一个手段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而当时反对最激烈的莫过于当世之大儒——卢植。这次较量,董卓险些杀了卢植,在蔡邕的劝阻之下才作罢。

  四,董卓确实是想学伊尹、霍光,通过废立,选取更为聪慧和有胆量的刘协,如此是对江山社稷的贡献,汉朝或许能够迎来中兴。这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佐证呢?有。董卓掌握实权以后,并没有把自己的人插入中央的核心位置,反而是大力提拔一些士人,尤其是在党锢之禁中没有得到重用的人,而对自己人则诸多压制。但是可笑的是,这些被他提拔的许多人,后来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刚刚到任,就参与、响应了反董联合军了。这或许也是职业军人董卓的短板,在政治上的目光短浅,行政用人多听计于别人,而自己没有主意。

  职业军人董卓的劣势是,烧杀抢掠,不懂政治,任何事以武勇胁迫。优势是——能打仗。

  反董联合军由袁绍牵头,直扑洛阳而来。进攻最积极的有三人——王匡、曹操、孙坚。

  三人都被董卓打趴下了。败的最惨的就是曹操,刚刚建立起来的个人武装几乎全军覆没,自己逃跑得也极其狼狈,最后不得已,要和夏侯惇一起南下丹杨募兵,途中士兵反叛,曹操险些丢了性命。

  败得最光荣的是孙坚。孙坚毕竟是老兵油子,虽然初战不利,但是迅速收拾残兵再战。连败吕布、董卓,迫使董卓最后迁都。

  董卓迁都之后和他如何败亡的故事,跟演义中大致相同,在这里就不表了。

  董卓势力影响之大,可能仅次于何进,他也是一个站在历史机遇面前的人,却没有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反而将他推向了不利于自己的另一个极端。如果职业军人董卓能够约束自己的部队不为非作歹,职业军人董卓能够有超常的政治手段和眼光,职业军人董卓能够笼络像袁绍、曹操这样的人才,或许就没有后来那么悲惨的下场,但是历史没有假设。

  历来,对于董卓的评价基本是一边倒的态势,永远是大逆不道的奸臣嘴脸。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无非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董卓的继承人,如李傕、郭汜等,在历史的洪流中都败亡了,而最后成功的都是他的敌人,他的历史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袁术

  在讨董联盟初形成时,所有联盟成员中,官职最大的就是他——后将军袁术。

  袁术是个典型的公子哥儿,最喜欢的就是飞鹰走狗,他的家世既是他走上历史舞台的起点,也是他败亡的原因。

  袁术有点憨福,孙坚北上反董时,看不惯南阳太守,一怒之下宰了他,袁术正好霸占了户口百万的南阳郡,俨然成为了董卓之后的第二诸侯了,但富N代的袁术是个败家子儿,一上台就弄得怨声载道。

  袁术势力的重要性,在于二袁相争,即和袁绍相争。原因有几个:

  一,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而袁绍又表周昕来抢豫州,令袁术非常恼火。

  二,袁绍想立刘虞为帝,另立中央,袁术想自立为帝。

  三,袁绍袁术本来是同父异母,袁术是嫡出,袁绍是庶出,而袁绍的运气好,袁术的伯父没有子嗣,因此过继袁绍过去,这样一来,袁绍成了袁家的领头羊。

  以上三点,在袁术心里最重要的莫过于——袁绍是小妈生的,小妈生的,小妈生的,小妈生的……

  由于兄弟俩长期的矛盾,展开了二袁相斗,这也是反董之后的一个天下大势。

  袁术联合公孙瓒,陶谦,孙坚,袁绍联合曹操,刘表,两个大的联盟开始了拉锯战。主要的有四个战场,pk的双方分别是:

  南方战场——孙坚对刘表

  北方战场——公孙瓒对袁绍

  东方战场——曹操对陶谦

  中原战场——曹操对袁术

  本来最理想的是南方战场,但是孙坚后来中伏兵败亡,这个今后讲到刘表再详细讲。总之,四个战场,全部以袁术为首的联盟惨败的结局告终,所以说战场上打不赢,再好远交近攻的战略都是白搭。

  而袁术亲自参与的中原战场是被打得最惨,只有一次逆袭(还是记载在曹真传里面),以致于后来只要曹操来打袁术,袁术都是撂挑子给下属,自己跑路,他是真真正正地被曹操打怕了。

  由于中原战场上没打赢,袁术只能被赶到了扬州的治所——寿春。袁术在占领寿春之后,做了几件有影响力的事——伐刘备,或联合或攻打吕布,遣孙策攻江东。

  袁术一共两讨刘备,第一次是在陶谦让徐州后,近在寿春的袁术非常不爽,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刘备是哪根葱?”于是派兵讨伐,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不下,而结果是以吕布偷袭徐州,刘备回援而告终。

  第二次是刘备在小沛,吕布在下邳,袁术讨伐刘备,吕布认为当时和刘备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伸以援手,也就是著名的辕门射戟事件。

  袁术和吕布可以说是一对欢喜冤家。吕布刚刚被赶出长安之后就准备投靠袁术,说不定也准备叫袁术一声干爹的。可是袁术嫌弃吕布反复无常,就没有接纳他。

  等到吕布占据徐州,袁术占据寿春的时候,双方时而联合,时而攻伐,这其中不得不说陈珪、陈登父子在其中起了大的作用,他俩没有让袁吕二人形成坚定有效的同盟,才给了曹操机会各个击破,否则徐扬互成犄角,曹操未必能那么顺利拿下两人。

  最有影响力的是归还孙坚原来的部曲给孙策,并且派遣他袭取江东,自此才有了后来鼎足而立的江东孙氏。这或许算是袁术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二袁相争,是反董后期以及后董卓时代的基本政治军事格局。而四个战场的胜负,成就了河北最大势力的袁绍,中原崛起的曹操,坐稳荆州的刘表,续写着新的乱世传奇。

  纵观袁术的一生,可以说是他的官N代的背景害了他,他有个最大的特点,走到哪儿,就能够有能力让哪儿变得民不聊生。而且为人太过肆意散漫,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他称帝就是这种为所欲为酿成的后汉时代第一笑柄。

  袁术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只是拿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玩票,最后把自己玩进去了。

  袁术一生最讨厌袁绍,双方势力大打出手,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最初格局,而袁术兵败之际,想的还是去投靠自己的这个哥哥。另一方面,袁术对刘备领徐州极为忿恨,两度攻伐,不除之不足以平心头之恨,而最后失败北投袁绍之际,又被刘备所阻,忧愤而死。

  这一切的一切,是咎由自取还是造化弄人呢?只能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作结——不作死就不会死!

  以前看三国,看成败,有些归于奇谋妙计,有些归于英杰猛将,有的归于兵精粮足等等等等,如今看多了,再看看自己经历的大千世界,会发现,任何一个人的成败,与他从哪里来,他要到哪里去,他在这其中经历过什么息息相关,最后是你的经历所形成的人性,大部分决定了你最后的成败,而另外一部分是其他不由你所控制的局势和机遇。

  比如何进,正是他起于微末,能够爬上金字塔尖完全是凭借着妹妹的晋升,而妹妹的上位又多与那些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所以当他与太监集团之间出现不可调和之矛盾时,既会受到他妹妹的劝阻,自己也会举棋不定,最后是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又比如董卓,由于职业军人的身份,既赋予了他优秀强悍的军队,足以观成败、定乾坤,同时又限制了他的政治眼光和素养,做事独断专行,放纵手下烧死抢掠,且不能和士大夫达成和解、共治天下,有后来之败实在不足为奇。

  再比如袁术,公子哥的成长经历,让他觉得一切他想要的都是理所应当,他也只关心他想要的。作为一镇之太守,不想着励精图治,只想着刮收民脂民膏。最后死的时候居然还在想着有蜂蜜喝就好了。他只想着自己要什么,却从没有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应有的努力和奋斗。

  同样的,下面要介绍的这一位,以前对他的认识可能太浅薄了,今天重温史书,我发现了解锁他的人性密码,当然,可能是我智迟,诸位可能早就明白了。

  他是谁呢?

  四、公孙瓒

  公孙瓒。

  在三国演义里,他是刘备的启蒙人,而后又败给了不讨喜的袁绍,再加上其帅气的白马义从,着实为他博得了不少的粉丝。

  他是白马将军,但是他又不像董卓一样,从一开始是纯粹的军人。他从师过卢植,更有一个好记性,在政府上班的时候,一口气能够把所有部门的事儿全部报告了,没有一丝的错误和遗漏。这样的求学履历和聪慧,既是他的优势,日后也成为了他性格的致命缺陷,为何?请看下文。

  先来聊聊别的。

  公孙瓒势力之所以在列,其影响在于,他与袁绍的争执,直接地决定了河北四州的归属权,也间接地决定了谁会代表河北战队与中原霸主进行角逐。

  既然是他与袁绍的争斗,那我们现在不妨来谈谈刘虞吧。

  当时,有两个人张纯、丘力居在幽州作乱,劫掠蓟中,公孙瓒对他们的政策是打,狠狠地打,虽然有过大胜,但也有过惨败,双方是互有胜负,几年间相持不下。

  朝廷一看,你公孙瓒也不怎么样,打了这么多年也是吃力不讨好,就派了曾经的幽州刺史,在外族中极有威望的刘虞重回幽州主事,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虞的到任马上引起了公孙瓒的不爽,为什么呢?因为两人的策略不一样。

  公孙瓒是鹰派,主张打,打到对方趴下为止。刘虞是鸽派,主张怀柔,派使者对敌人晓以利害,恩威并重,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更关键的是,鸽派的刘虞把问题真的就迎刃而解了。丘力居听说刘虞来了,开心的不得了,直接遣散部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而张纯则逃入鲜卑,而后被杀,人头被送往了刘虞处。

  与敌人斗争了几年的公孙瓒,看到刘虞刚一到任就把问题解决了,心中极度不爽。不爽就要报复,他杀了胡人的使者,想挑拨刘虞和胡人的关系,引起争斗,结果胡人不为所动。

  他俩的第二次矛盾,来自于前文所讲的袁术联合公孙瓒的事情。

  刘虞有个悲催的儿子刘和,从京城回幽州的时候,被袁术扣下做了人质,说他老爸送几千号人来就放他回家。公孙瓒听到后,就劝刘虞不要答应,并说袁术这人没安什么好心眼。但毕竟是刘虞的亲生骨肉,谁心疼谁知道,刘虞出于爱子心切,就答应了。

  公孙瓒觉得,刘虞这是出卖自己啊,这事儿要传到袁术那里,他还不得恨死自己。于是让堂弟公孙越也带了一千骑兵同去,一来是结交袁术,二来叫公孙越暗中褫夺刘和的兵权。

  从以上的两则小故事,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后来三国里有个人叫法正,关于法正的评价有四个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眦睚必报。这四个字现在用在公孙瓒身上毫不为过,而实际上这就是公孙瓒性格中最大的缺陷,或者还不仅仅是眦睚必报而已。下面还会讲到。

  现在先说说公孙越吧,他死了,没错,死了。

  是被袁绍派去的周昂杀死的。由此,终于开始了关于公孙瓒最重要的主题——与袁绍的矛盾,如前文所说,这也决定了河北的归属权。

  公孙越的事可能是个导火索,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袁绍利用公孙瓒夺取了韩馥的冀州。袁绍引诱公孙瓒攻打冀州牧韩馥,又派说客去游说韩馥,让他把冀州交给袁绍,这样既能抵挡公孙瓒,袁绍还会善待他,懦弱的韩馥就听从了建议,交出了冀州,如此,袁绍才有了问鼎霸主的资本,而公孙瓒不仅没有得到如羊羔一般的冀州,还被当做棋子耍了一把,自然是记恨在心,而眦睚必报的公孙瓒,对付袁绍只是早晚的事。

  这早晚的一天终于来了,公孙瓒借口公孙越之死,勒兵攻击袁绍,这也就是著名的界桥之战。

  关于这场战役,讲得太多太多了,我只讲一点,公孙瓒界桥之败在于过于骄傲,以为麴义兵少、轻敌所致。他的这个骄傲就是另一个性格弱点,一会儿再来讲。

  界桥之败,并不是公孙瓒的末路,之后他与袁绍又有过很多交锋,且互有胜负,双方都没能谁吃掉谁,最后还在皇帝的使者的调解下进行了和解。

  而真正让他最后惨败的,还得回归到了前面那个人物——刘虞。

  刘虞由于公孙瓒多次跟他的争锋相对,而决定讨伐公孙瓒,但刘虞毕竟是文吏,再加上手下人的泄密,讨伐公孙瓒不成,反被公孙瓒打了,最后被俘而死。

  杀了刘虞的公孙瓒不仅没有志得意满,反而引来了一身骚,因为刘虞在异族中的威望实在太高了。

  刘虞的属下和异族纠集在一起,联合了袁绍,一共十万大军攻打公孙瓒,把他打得大败,斩首两万余,至此公孙瓒一蹶不振,躲到易京里面等待他人生中最后的败亡。

  公孙瓒的死就不多说了。

  关键说一下他这个人的性格特点,除了上面所说的眦睚必报以外,他还有个更重要的特点,就是嫉贤妒能加上骄傲自大。他所在的地方,凡是比他名声大的,他都会想办法找理由把别人除掉,而他自己所宠幸的人都是些庸庸碌碌之辈。什么意思呢?公孙瓒喜欢做孩子王,受到别人的拥戴和崇拜,一旦有别的人比他有本事了,他要想方设法地置他于死地,而后自己再在一堆平庸人的欢呼中继续做他的孩子王,慢慢地就培养了他那种骄傲自大的性格。

  这就不难解释他对刘虞的憎恨,因为刘虞比他强,用怀柔政策就完成了他用武力几年都完成不了的事业。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在界桥一战中,明明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却惨败于麴义之手,完全是他性格中的自大所造成的。

  正如我前文所说,一个人的成败,是可以从他的生命轨迹和性格中解锁的。

  说完了公孙瓒,就不得不引出河北霸州袁绍了。

  五、袁绍

  大家对袁绍再熟悉不过了,这里只讲袁绍势力的影响和他本人的个性特点吧。

  袁绍势力无疑是前三国最重要的势力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出了个馊主意,引来了豺狼董卓,导致了何进死后更混乱的局面。

  二,为自己的馊主意买单,挑头反董联盟,真正开启了群雄并起的时代。

  三,和老弟袁术相互倾轧,远交近攻,关东联军陷于乱战。在这期间,袁绍既得到了曹操的帮助,使自己能够专心河北事务,不必理会中原大战,同时也让曹操借此机会发展壮大,最后尾大不掉。

  四,收拾了公孙瓒和河北的一切反动势力,成为了坐拥幽、并、冀、青四州的大霸主,为当时天下第一大势力,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五,官渡大败,不久一命呜呼,留下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让曹操最终统一北方,成为超强势力。

  可以看出来,袁绍以及他的势力,深刻地影响了赤壁之战前三国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事件。他在当时也是最被大家看好的势力。

  那袁绍最终的失败又是因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战略到战术,从用人到调兵遣将等等等等原因,现在只讲讲袁绍的个人原因,毕竟在古代中国,一个势力的兴亡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最高决策者的品质。

  关于袁绍的个人品质,我不想就大家熟知的做人多猜忌,不能接受正确意见,好谋无断等等方面去说,这些已经被说得很多了。

  只说说袁绍、袁术、袁尚、袁谭,这两对兄弟的一个共同问题——重私而轻公。

  讲袁术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了,他基本就是为所欲为,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不顾自己的作为对地方、人民有没有好处。

  袁绍的重私表现在他是个绝世好老爸,有了四个州之后,想的是要让四个儿子各坐镇一州,沮授直接说,这就注定了是取祸灭亡之道。而后,因为袁绍小儿子的病而贻误战机,把田丰气得牙痒痒。这就是袁绍的个性,重私情而废公务,任用不选贤,而选亲。作战不顺时,而由己。这样的性格再扩大一点,就是亲近自己喜欢的,厌恶自己所不喜的,所以他的决断是听从于自己的喜好,而不是从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去判断的。

  有哪些事情呢?

  比如说另立中央和迎取献帝。

  因为袁绍跟董卓在废立意见上面的不和,且对献帝是董卓立的,而不是自己中意的这件事耿耿于怀,所以早早的就提出来另立中央,拥护刘虞做皇帝,只是刘虞始终没有同意,才最后作罢。

  后来,献帝蒙难,袁曹两边的谋士都提出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设想,袁绍却不同意,最后曹操迎奉了献帝,他又后悔。其中的原因不在于袁绍的决断迟缓,而在于上面说的原因,他个人不喜欢献帝,献帝是董卓属意的,而不是他属意的。试想想,如果换成是少帝蒙难,可能袁绍早就抢了先机去把皇帝接到河北了。

  这一次政治事件影响极其深远,曹操因此处处占得先机,这个以后还要单独再讲一次。

  但这就是袁氏血脉里流淌的风格,因私废公,这种风格也直接被袁绍的两个儿子很好的继承了。后汉最被大家看好的袁氏一族,从此退出了问鼎天下的历史舞台。

  六、吕布

  讲完了袁绍,自然应该说到他命中的宿敌曹操。说曹操之前,又不得不说他起兵以来面临的最重大的一次危机,和危机制造者——吕布和其势力。

  吕布作为一个(流浪)势力的主公,其实是比较靠后的事情了。既然此处着重讲有影响的势力,只能委屈委屈他,把他的前半生和其影响简单介绍一下了。

  吕布前期的主要突出事件和影响有:

  一,叛变丁原,投靠董卓。董卓合并了丁原的并州军团,迅速扩充了实力。当然,这次扩充也为之后的并州、凉州之争和董卓之死埋下了伏笔。

  二,和胡轸出征孙坚。本来被徐荣打趴下的孙坚迅速从胡轸和吕布身上找到了自信,反败为胜,斩杀华雄,一路杀向洛阳。

  三,受王允鼓动杀死董卓。结束了魔王董卓的统治,董卓势力迅速瓦解成凉州军团和并州军团两块,凉州军团之后又再度内讧,从此,董卓残余势力对关东再无实质性威胁,关东诸侯终于可以更愉快地互相攻伐了。

  可是杀掉董卓之后的吕布好景不长,马上被李、郭反攻,丢掉长安,从此开始了他作为一个主公的流浪生涯。

  吕布的第一站找到了袁术,可能也想认袁术做干爹的,但是袁术讨厌他是个反复小人,拒而不受。

  吕布心想,你袁术不接受我是吧,行,我去找你的死对头——袁绍,你等着吃后悔药吧。袁绍就比袁术聪明得多,喜不喜欢吕布是一回事,至少先榨取一下他的剩余价值嘛。袁绍于是和吕布一起讨伐张燕,成功将其打败。

  吕布觉得自己帮了袁绍的大忙,找袁绍要兵,袁绍也明白打走了豺狼迎来了老虎的道理,一心想除掉吕布。吕布也察觉到了,只好溜之大吉,跑去投奔河内太守张杨去了。

  张杨虽然有意保护吕布,但是他手底下的人却怂恿张杀了他,送人头到长安给李、郭,银子封赏自然是大大的,因此,吕布也十分不安。

  就在吕布四处不受众人待见的时候,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机来了,吕布势力也因此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一展身手。

  转机在于,曹操为报父仇再征徐州,而大本营兖州空虚,陈宫鼓动张邈等一起反叛曹操、迎奉吕布,一时间兖州皆反,仅余鄄城、东阿、范三城而已。

  这可以说是曹操起兵以来最重大的危机,也是吕布作为势力最重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中原地区霸主的归属权。

  曹操马上从徐州回军,和吕布争夺兖州。但一开始,曹操军是惨败,青州兵被吕布的并州铁骑冲得七荤八素,曹操也中了反间之计,轻入濮阳,而后被反杀,几乎命悬一线,最后是大败而归。

  败到什么程度呢?败到曹操准备接受袁绍的兼并计划,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去邺,最后被程昱拦了下来。

  后来曹操一步步地扭转战局,与吕布进入了相持阶段。

  此时发生了让徐州事件。头脑发热的曹操觉得应该先去打徐州,再回来跟吕布争夺兖州,这时是荀彧出面阻拦,将兖州比作高祖之关中,光武之河内,也就是说是曹操之根基,根基不稳还想着打别人,这不是头脑发热是什么?曹操这才被荀彧劝阻下来。

  而后对战吕布三战三捷,尤其是最后一战用伏兵掩杀吕布,打得吕布大败,只能投奔徐州的刘备。

  至此,吕布在兖州完败,曹操渡过了起兵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吕布到了徐州后是不是就此失去了影响力呢?也不见得。他至少有两种选择。

  其一,在豪夺刘备徐州之前,和刘备精诚合作,重新经营徐州,从东面足以严重威胁曹操的兖州。

  其二,在豪夺徐州之后,和袁术形成坚定的联盟,形成北至泰山,南至江淮的徐州、扬州联盟,这样互成犄角,曹操的进攻则顾此失彼。

  但是,吕布终究是吕布,对于他的评价,没有比陈寿所说的更准确了——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蝇头小利往往蒙蔽了他的眼睛,毫无大局观。

  趁着刘备出城和袁术相持之时,吕布偷袭徐州,断送了他和刘备联手的机会。

  而后,被陈珪、陈登父子多次玩弄于鼓掌之中,和袁术的关系几度反复,未能形成坚实的联盟,等到想联盟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了。

  吕布也不得不迎来人生的最后时刻。

  曹操对吕布展开了进攻,开始时连战连捷,一直到下邳城下,但是久攻下邳却打不下来。此时的曹操又意志不坚定,准备退兵,荀攸、郭嘉站出来阻扰,分析此时正是吕布军士气最为低落的时候,此时不取,更待何时?于是决河灌城,生擒吕布。

  纵观吕布从流浪军起,一直到后面的灭亡,他无疑是个优秀的将领,率兵所向无前,大败张燕,也差点致曹操于死地。但是他也就止步于一个将领罢了,远远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公。

  一是不能尽用忠良,比如说高顺,一个人收拾了刘关张加夏侯惇,但是吕布却要褫夺他的兵权给魏续。

  二是不能察纳雅言,比如不能用陈宫的犄角之计。

  三是不能团结下属,总是和属下的老婆保持不正当关系,平常属下不敢声张,关键时候反戈一击。

  四是唯利是图,得一小利而失其全局,缺少一个君主应有的眼光和气度。

  五是辨人不明,被陈氏父子卖了还在给别人数钱。

  如此种种,都说明他只适合做个打仗的将领罢了,甚至能否统帅一方都要存疑。

  为什么前面讲了那么多曹操的决策以及谋士的阻拦呢?

  想让大家明白的是,曹操确实是三国时期第一万能英雄,但是英雄都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哪一个英雄是从出生到死去都是光荣正确伟大的。

  曹操很多时候都表现出来意志不坚定,比如准备投靠袁绍,比如官渡前线准备撤军等等。有时候战略意识薄弱,比如准备先打徐州,再打吕布。

  然而曹操却是一个好的领导,能够察纳雅言(至少在前期是如此),在众多意见中选取那个正确的,并且坚持执行下去。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中反复积累经验、寻找规律、锻炼心智,最后一步步走向成功,趋近于完美的。

  曹操如此,正在读这段文字的你也如此。

  下面要出场的是曹操,没错,是曹操。

  七、曹操

  有人可能要说,曹操不应该是终极大boss吗?现在这么早出来,累觉不爱了。其实只是根据历史发展的时间轴来看,曹操是时候登场了。

  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大概跟袁绍、袁术那样的富N代区别不大,天天不过就是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后来也跟他们一样,自然地走上了仕途。曹操早期的人生就不多说了,现在说的是势力!

  曹操作为单独势力存在,也是拜董卓所赐。曹操觉得董卓成不了大事,因此一路奔回老家,起兵反董,由此形成了关东联军。起兵时的曹操大概是所有诸侯里面品级最低的,兵马也不多,就五千。

  虽说曹操以前也上过战场,打黄巾军刷过经验,但那是跟着一堆大神(比如皇甫嵩)后面捡人头,现在真的自己打肿脸充大神,带着一帮小弟出去打怪兽,才晓得大神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不,曹操看袁绍一干人等天天只晓得玩乐,但就是不敢进兵打董卓。曹操把他们一通批之后,决定单干,带着自己的部队去找董卓挑衅了。

  很可惜,现在的曹操远远没有攒够经验,稍微强一点的小老板就把曹操虐得体无完肤。和徐荣一战,曹操自己中了流矢,部队损失极为惨重。

  曹操被迫和夏侯惇一起下扬州募兵。回途中,新招的士兵叛变,曹操险些被杀,最后好不容易才带回来千把人。

  虽然第一次充大神被打趴下了,但是曹操是个运气不错的人,他每当无处容身的时候,总有人创造机会、给他腾地儿。

  第一次是一票山贼打东郡,东郡太守挡不住,曹操一看打怪升级的机会到了,热血沸腾,率军打败了山贼,当上了东郡太守。

  东郡太守屁股还没做热,就双喜临门了,兖州刺史刘岱在讨黄巾的过程中战死了。曹操又开心地领着小弟上去捡人头,当上了兖州牧。

  前文说过,后董卓时代的三国乱世,开始是沿着袁氏兄弟远交近攻这条主线展开的。曹操作为袁绍的盟友,在二袁对抗的四条战线上,积极参与了两条,对战袁术和陶谦。两场都以完胜告终,而曹操整个势力也在这种大形势下茁壮成长。

  就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下,曹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严峻考验——陈宫、张邈伙同吕布一起豪夺兖州,曹操的大本营仅存三城而已。

  曹操与吕布的较量,有正面战场,比如吕布骑兵正面冲垮曹操的青州兵;有诡计,比如吕布用反间计在濮阳几乎让曹操丧生;有奇谋,比如曹操伏兵于河堤之内,奇袭吕布。打仗,既是打硬实力,比如正面战斗能力,也是打软实力,比如奇谋诡计,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打仗,到底打的是什么?——兵马钱粮。尤其是粮食。

  曹操在中了反间计后,和吕布陷入了相持阶段,熬到双方都没粮了,各自休兵。

  前文说到,曹操最困难的时候,准备举家投靠袁绍,其中尤其困难的一点是,蝗灾盛行,人民相食,军粮见底。后来被程昱制止才没有成行。

  后来曹操大败吕布,除了上面所说的正面战场诛杀吕布两员大将,以及伏兵奇谋以外,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粮食。

  一方面,吕布由于缺粮,抢掠乘氏,却被当地的土豪李进打败。

  另一方面,曹操用荀彧的建议,趁着诛杀两员大将的威风,分兵打陈宫作为幌子,令他不能分心,而趁机大肆收割熟了的麦子。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也是曹操最后能够驱逐吕布,收复失地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和董卓打,曹操认识到了拳头强才是硬实力的话,那么,和吕布的这通打,曹操认识到了有粮食才是硬实力中的硬实力,因为它是拳头强的最基本保障。

  因此,曹操在下属的建议下,兴起了一种制度,一种影响曹魏,影响三国,乃至于影响后代上千年的制度——屯田制。

  屯田制的提出始于西汉,最初仅仅是让戍边的战士在没有战争的状态下耕作,亦兵亦农,能够自力更生,不需要粮食的长途运输作为军需补给。

  而到了曹操时代,屯田的含义丰富了起来,它不仅仅再是为了解决戍边战士的生计问题,更是为了用这种形式从根本上解决战争时期的粮食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统一调度人力、物资,将战乱所产生的大量流民聚合在一起,编制成屯,然后分配农作工具,进行农业耕种,收成的粮食按比例向国家缴纳一部分,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而这些在屯的农民不得私自离开所在耕种地,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屯田制利用国家机器,将荒芜的土地国有化,再重新分配,并且强有力的监督执行农耕、缴纳,为曹操集团提供了粮食保障,也是曹操后来纵横天下的基石。

  前文说过,董卓、袁氏兄弟都在皇权问题上昏招频出,曹操却是始终保持着头脑清醒,清醒的是一件事——政治正确。

  其实,曹操和袁绍都一样,都是因为董卓行废立之事,而起兵反董,但是曹操就比袁绍现实得多,他不会因为现在的皇帝是董卓扶上台的,就任性地要另立中央,他保持的是一个原则,不管上台的是谁,只要他是皇帝,那就是我的领导,我就要给他点头、哈腰、上烟。

  所以,曹操一听说献帝从长安东奔出来,就决定奉迎,这个也被毛玠上升到“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理论高度。这是曹操在政治上走得最好的一步棋,也是袁绍在政治上走得最臭的一步棋。

  从此,曹操的所有攻伐都是打着皇帝的名义,对抗曹操军就变成了对抗中央,这一顶政治大帽子扣下来就能压死人,在赤壁之战时,张昭一派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曹操代表的是中央,地方对抗中央不合规矩。

  政治正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还可以招揽不少对汉室复兴还存有一丝希望的仁人志士,比如说荀彧这样的。

  在拥有了军事上的精兵优势,政治上的中央优势,制度上的屯田优势之后,曹操势力终于像八爪鱼似的开始疯狂扩张。

  简单来说,就是擒吕布,收张绣,破袁术,驱刘备,这些故事大家都太熟悉了,就不多赘述了。总之,曹操不仅在中原这块四战之地站住了,居然还站稳了,既归功于当时混乱的时局,比如徐州的几次易手和袁术、吕布之间的龌龊,更归功于他自己的卓越领导和整个集团的优秀才能。

  曹操作为一个领导,最大的优点是知人、克己。

  他知道把什么样的人安排到什么样的岗位上最合适,比如陈群和郭嘉之间的故事,这就是知人。

  前文提到了曹操在很多时候也是昏招频出,且耐力不够,打不动了就想着撤军,而每每此时都有人站出来阻止他,并鼓励他继续战斗,更提出好的点子来打破僵局,比如说荀攸、郭嘉在对战吕布时,劝曹操不能撤军,应该一鼓作气消灭吕布,并且最后献上决堤灌城之计,为曹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此即为克己,作为一个领导,当自己的决策和下属的建议相左的时候,能够积极地看待下属的建议,并且做出理性的评估,之后或是适当的让步,或是直接采纳,既需要领导者的头脑,更需要领导者的胸怀,在这方面,袁绍和吕布完全跟曹操不在一个等量级上的。唯一能够跟曹操一比的是这篇文章最后要说到的那个人。

  成为中原第一势力的曹操,终于要和河北第一势力的袁绍来一个了断了,那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简单的说一下吧。

  曹操用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解白马围,斩杀颜良。又在道路上遗留辎重军马,诱惑敌人前来进攻,并且在敌人分取辎重之际,策马一击,阵斩文丑。

  但即使两次三番的胜利,曹操还是没有扭转自己的劣势,只能跟袁绍进入相持阶段。但相持的问题是,袁绍耗得起,曹操却耗不起,还是老问题——粮食见底了。

  这个时候就多亏了许攸的叛变,为曹操指明了袁绍屯粮的大本营,曹操一举而下,局势瞬间反转,袁绍大败而归。

  官渡之战的重大意义在于,曹操抵挡住了袁绍强大的进攻,袁曹之间的攻守之势转换。官渡之后,曹操主攻,袁绍主守。而后随着袁绍的死去,袁谭、袁尚兄弟相互倾轧,给了曹操统一河北的时机。曹操也随之成为了天下第一霸主。

  兵锋所向,直指荆州。

  八、刘表

  曹操直至荆州,不可避免的就要谈到荆州第一势力——刘表。

  刘表的前半生就不在此叙述了,单讲讲刘表在荆州的日子。虽然刘表和江东孙氏为世仇,但是他当上这个荆州牧,还得先感谢孙坚。

  孙坚过境荆州,被刺史王睿瞧不起,一下子怒发,把王睿给剁了,朝廷就派了刘表来顶职。

  夕阳西下,一匹白马驮着一个人在夕阳中缓步,他们背后是风尘四起,他们的前途未知。马背上的人不是唐僧,而是刘表。

  他单骑入宜城,然而此时的荆州没有人甩他这个荆州牧,大家各据一方,最为严重的是袁术和宗贼。袁术霸占着荆州第一大郡南阳,这个之后再谈。所谓宗贼,就是同宗同乡组成在一起的武装力量,他们在经济、军事上都相对独立,对政府根本不买账,相当于一个个碉堡遍布在荆州大地上。

  不过刘表邀来了三个帮手,一个待伏、一个能吏、一个操舵,刘表把他们三个一看就泪流满面,为嘛我这老大还是个白板啊。白板刘就发问了,说我们现在的情况为之奈何呢?

  待伏蒯良上了说了一通废话,基本意思就是要仁义治天下。能吏蒯越就不一样了,简而言之,擒贼先擒王,你把宗贼的那些老大们请来喝茶,当场把他们咔嚓了,接着把他们手下的队伍一收编,“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这番话把白板刘说得心花怒放,立即执行,果然奏效。

  已经多次提到二袁相攻的问题,早期的诸侯基本都逃不过这个历史大势,刘表尤甚。

  虽然解决了宗贼问题,但此时的荆州,最繁华的南阳郡被袁术牢牢占据,正是由于这种地缘政治的紧张,刘表选择与千里之外的袁绍结盟,共同对付袁术、孙坚、公孙瓒、陶谦的同盟。因此,二袁之间的南方战场形成——孙坚对刘表。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孙坚本来已经围困襄阳,大胜在即,却被黄祖引入丛林之中,被伏兵射杀。南方战场以刘表的胜利告终。

  失去了孙坚这个左膀右臂,袁术的战斗力直线下降。于是刘表阻绝了袁术的粮道,袁术被迫移出南阳,向曹操所在的中原一带进发,这些已在前文中讲过了。

  前两天又是易教授提到了刘表的问题,说他是自守之贼,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对于刘表的印象和评论,我也这么认为,唯一不同的是,我觉得,这个自守之贼的含义除了刘表不主动进攻以外,另一层含义在于刘表的政治作为是保荆州、守荆州,这里不是说他擅长防守,而是他有强烈的防守荆州、保境安民的理念,荆州之外的事儿他不掺合,但是谁要染指荆州他也不答应。

  先说第一层,刘表不喜欢主动进攻的例子,最著名的无非是在官渡期间,刘备怂恿刘表偷袭许昌,刘表不同意,错失良机。

  再说第二层,什么叫自守呢?

  一,上文提到的孙坚受袁术指令围困襄阳,而后被黄祖设伏兵射杀,兵败荆州。刘表继而断绝袁术粮道,将他赶出荆州。

  二,孙策进军江夏黄祖,刘表派遣侄子率五千兵增援。

  三,张济引兵入荆州,攻穰城,为流矢所中而死。刘表之后容纳下张绣,互为同盟。

  四,曹操攻张绣,刘表与张绣形成联军,几番与曹操交手,互有胜负。

  以上的事例想讲一个什么问题呢?刘表不是不作为,但是他作为的范围仅仅限于荆州境内,任何人试图进攻荆州,都会遭到刘表的抵抗和防守,他未必擅长防守,但是他有防守的信念和决心。所以,有吧友提出,当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即使刘表在世也要投降的论断,尚需斟酌。

  刘表自守之贼的定义讲清楚了,再看看这个势力在整个三国历史的作用吧。

  从势力本身的作用来说,在政治格局上,刘表在前期的二袁之争中为袁绍一方赢得了最关键一战——打败、杀死孙坚。令袁术断一(或者是俩)臂膀。按照现在流行的如果体来说的话,孙坚如果打败刘表,那么袁术、孙坚很有可能占据荆州全境,继而窥视吴会,成为南方霸主,一时间就尾大不掉了,二袁之间的角力则会更加激烈。陆军强悍的孙坚所部,也有机会和中原刚刚崛起的曹操进行正面对决,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说不定程普、韩当就各种枪戟弩骑S了呢。当然,这仅限如果。。。

  刘表势力的第二个意义是,在袁绍、曹操两强对决的情况下,邻近中原的刘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政党。好比是,两大势力在国会都无法拿到超过半数的席位,需要与第三大势力结盟共同执政。但是,刘表这个第三势力,就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既没有选择任何一个势力联合,也没有选择任何一个势力进攻,所思所想,不过是保荆州之太平,观天下之成败,这是刘表个人的局限性。如同走向共和中李鸿章对梁启超所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他毕竟老了,身后事只能交给后人了。

  刘表势力的第三个意义是,雄霸荆州,占据了长江上游,虽然由于他不进攻的性格局限,没能实际对下游的孙氏势力的崛起,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还被孙策、孙权两代人用来刷经验。但是他毕竟是江汉之间的霸主,孙氏两代都觊觎荆州,但又都未能突破荆州这条防线,充其量就是在江夏和黄祖拉锯。当然,客观上来讲,也是因为刚打下江东不久的孙氏集团,面临了领导人的更替这种重大的变故,严重地拖延了对外扩张的进程,这一拖就贻误了最佳对外扩张的时机。刘表势力的最大意义,却是在刘表身后遗留下来的。

  一,刘表势力在南方三州(益州,荆州,扬州)里面,成型的时间很早,和刘焉的益州差不多。

  二,政权相较于稳定,刘焉出现了领导人更迭和数次叛乱事件,而扬州则一直不太太平。

  三,荆州占据地缘优势,离中原更近,接纳了很多中原流亡的人才。

  四,刘表的管理重儒重学,给士人集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养生息、观察时局的安身之地。

  由于前面的四点原因,荆州的人才如同井喷一样的爆发,他们悉数走向了三国历史的大舞台,深刻地影响着三国格局的发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白板十宗最里面,特别有一章是讲荆州士人集团的,当然由于是白板的限制,更有影响力的卧龙凤雏、费祎蒋琬、马良马谡等等等等都没能记录在案。

  回归到刘表身上,作为荆州的霸主,他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又由于他个人的局限性,形成了坚持固守,不对外扩张的个性,让他的影响力也就止步于荆州之内了。

  九、孙坚

  说完了刘表,就不得不说说刘表的死对头——孙家。曹孙刘三家里面,一般说到曹,即言曹操,说到刘,即言刘备,说到孙就比较麻烦,得说孙家。原因是,曹操、刘备两家的江山,基本上是这两个人打出来的,而孙家的江山却不完全是由后来当上皇帝的孙权打下来的,如大家所知道的,叫承袭父兄基业,又有江东孙氏,已历三代的说法,所以讲到这个孙,就不得不从第一代领导人孙坚开始讲起。

  孙坚前期的故事就不多讲了,在另一个帖子里大致地讲过。作为一个势力,孙坚真正展露头角是从讨董开始。

  由于孙坚早年和董卓的间隙,让他对于讨董跟打了鸡血一样,一路从长沙往中原赶。这一路上孙坚也没歇着,杀了两个地方大员,一个是荆州刺史王睿,是因为王睿觉得孙坚是武官,瞧不起孙坚。二是南阳太守张咨,是因为张不给孙坚军粮。而杀这两个人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却成就了另两个人的功业,刘表代替了王睿成为了荆州霸主,袁术代替了张咨占据了南阳郡,而孙坚人生的最后就是在和这两个人纠葛,受袁术的指派去打刘表,最后被刘表杀死,命运的因果循环实在令人寻味。

  当然那都是后话。

  孙坚现在面前的头等大事还是反董,但开局就出师不利,被徐荣刷了经验,也就是著名的祖茂挂红头巾之战。但孙坚失败却不气馁,收兵再战,恰好碰到胡轸和吕布俩坑爹的人,还没开打就阵脚自乱,白白的给孙坚送经验。于是孙坚越战越勇,迫使董卓迁都避其锋芒。

  当时孙坚的勇猛用袁术手下的话说就是,孙坚如果得到了洛阳,必然不会受制于我们了,那咱们不就相当于除狼(董卓)而得虎(此为江东之虎也)么?

  而后就进入了二袁争霸的时期,孙坚因为袁术上表他做豫州刺史,感激袁术的知遇之恩,在一定程度上既和袁术属于同盟,也算是袁术的打手,袁术决定先从刘表开刀,最好能全据荆州。

  这一战介绍过了,高开低走,最后崩盘,孙坚战死,刘表得以逞强于江汉之间,袁术也失去了与天下争衡的本钱。

  回来再说孙坚杀俩大员的事儿。不难看出,孙坚虽与董卓恩恩怨怨几十年,但他与董卓实际上属于一类人,什么人呢——职业军人。

  只要谈到打仗就热血沸腾,而且会打仗,能打仗。比比同时期畏惧董卓不敢前进的众诸侯军,以及主动送经验、被董卓狂虐的曹老板,此时的孙坚不得不说是真正的陆战之虎,能够在正面战场和董卓军相持、打胜,最终逼迫董卓迁都。

  但另一方面,他也确是职业军人,丝毫不懂政治。看地方大员不爽就手起刀落,完全不顾朝廷的王法,此一不懂。杀了也就杀了吧,反正乱世中杀大官的也不止他一个,但是杀了大官却没有占据其州郡,做一方霸主,反而便宜了别人,自己继续做打工仔,此二不懂。试想想这个时候如果有个鲁肃一样的人物,在他身边跟他说:“当今乱世,应雄霸一方,而后窥视天下,今手刃荆州刺史、南阳太守,此天以荆州而许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若能雄踞江汉之间,趁北方群雄并起,未能南顾。多备舟船以取吴会,若荆扬在手,进可取中原,退可保长江,愿将军虑之。”事情会不会就不那么一样呢。

  但这也仅仅是如果,正如前文所说,孙坚的宿命是自己所种下的,也怨不得别人了。

  其实在孙坚死后,孙氏一族的影响极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此消失,让孙氏重新走上历史舞台的是孙家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孙策以及他那颗不甘屈于人下的心。

  孙策的出征之路并不平坦,原因在于没兵。孙坚死后,手下都被袁术吸收,想让狼把吞进嘴里的肉吐出来又谈何容易呢?袁术也是利用了孙策急于建功立业、有个根据地的这种想法,三番两次的用孙策作为先锋攻城拔寨,却在事后不兑现诺言,换其他人上位,让孙策一次次的失望,也一次次的怀恨在心。

  但孙策没有放弃,又一次请缨,希望拿回孙坚的部队,帮助袁术扫平江东,一统扬州。而此时的扬州处于群雄纷争的格局,代表袁术势力的吴景(此人还是孙策的舅舅),正牌扬州刺史刘繇,山大王严白虎,会稽太守王朗。

  正是由于吴景年年和刘繇打,但年年又打不赢,才给了孙策向袁术进谏的机会,希望讨回孙坚的兵马,和吴景一起横扫江东。

  而此时的袁术也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意,但一来北边打不过曹操、吕布,中原和徐州被瓜分了,自己只能向南边寻求发展。二来是吴景等人太没用,年年打,年年又打不赢,确实需要个帮手来摆平扬州。三来是袁术认为刘繇、王朗等人在江东根深蒂固、互成犄角,孙策就算打过去,一时半会估计也成不了气候,单飞的可能性不大。

  于是,孙策和小伙伴们愉快地踏上了征程,也证明了袁术的估计错误。

  孙策不仅荡平了江东,且速度惊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孙策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很多英雄豪杰的加入,比如说蒋钦、周泰、陈武、董袭、二张等等。

  二是军纪严明,所破之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实为难得。

  三是孙策既有军事实力,又有军事头脑。仅举一例,这个例子和三国演义中周瑜诈死击败曹仁的案例极像。当时,孙策与笮融(就是掠夺)对战,中了箭伤,不能乘马,孙策命人诈降,谎称自己已死。笮融中计,发兵来攻,孙策在后设伏兵,而在前面刚刚短兵相接就撤退,一直把敌人引到埋伏圈,伏兵和正兵夹击,大破敌军。

  四是善于用人。一是用太史慈,这个和演义中完全一样,太史慈被俘后申请回去招降刘繇余下的将士,所有人都不同意,认为太史慈必然一去不复返,还要继续领导部队顽抗,但是孙策力排众议,信任太史慈,任其回去,果然太史慈召回大批人马。二是用张昭,正如马援所说的“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张昭就是一个倔强的老头,曾经因为不当陶谦的官还蹲过大狱,但是他却对孙策肝脑涂地。孙策平定江东后,政事多由张昭负责,以至于有说法是天下只知道有张昭,而不知有孙策。孙策闻言大笑,而后将自己比作齐桓公,将张昭比作管仲,化解了此事。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一个问题,孙策的用人之道是——信。领导与下属,同事之间的关系,绕不过一个“信”字。

  有人才,有纪律,有实力,有信任,这样的军队,套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所以,孙策以极快的速度统一了江东,快到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孙策的快速崛起,结束了江东诸侯分立的局面,而随着术爸高难度的作死,孙策取而代之,成为了扬州第一大势力,正式开始参与天下逐鹿的争霸。

  而此时的北方,袁绍、曹操正好开始掐架,处于弱势的曹操极度心虚,心虚的原因是兵力空虚,由于袁绍的泰山压顶之势,曹操不得不处处防备,以至于兵力捉襟见肘,后方尤其空虚,所以一怕张绣,二怕刘表。张绣是个小势力,军粮装备都是仰人鼻息,还比较好搞定。刘表之前说过了,防守意志坚定,侵略性不足,虽然有地理优势,但是不能对曹操后方造成实际威胁。

  而此时刚刚崛起的孙策就不一样了,基本统一扬州,不是张绣一般的小势力。且孙策的侵略性十足,一直就没停下进攻的脚步,打刘勋,打黄祖,打陈登,一路上都在高歌猛进。而且,此时的孙策也确实在秘密治军备战,准备偷袭许昌,奉迎天子。

  但是可惜啊可惜,历史的这些如果又没能呈现在我们面前,出师未捷身先死,孙策跟他老爹一样,也死了。

  孙策临死之际,留下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说是位列三国时期十大名言都不为过——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这是对孙策的继任者说的,也是孙策对自己身后的江东制定下的国策。

  继任者是孙权,而国策是从孙策时期的进攻型势力(与天下争衡)转型到防守型势力(以保江东)。

  孙策并不是不相信他的这个弟弟能有一番作为,而是他太清楚自己死后留下的是怎样一个局面,而孙权能不能稳住局面,需要多久才能稳住局面,稳住局面之后中国的大格局又会是怎样,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那到底是怎样一个局面呢?

  其一,孙权的继任者地位问题。一方面,当时不少人包括张昭,认为孙策会将兵权给三弟孙诩,而并不是孙权,原因是孙诩的行事作风更像孙策,属于进攻型人才,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孙策选择的除了接班人以外,还制定了国策,而孙诩的进攻型特性和国策相冲突,自然被孙策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是会不会有别的人取孙权而代之。孙策临终时对张昭就曾说过,如果孙权不争气,张昭可以取而代之。另外,史书也明确记载,张昭和周瑜是觉得孙权能够共事成就一番事业,才选择尽心辅佐,换而言之,要是孙权不是命世之才,他俩可能就有别的打算了。

  其二,军队的问题。大部分的军队领导人都是孙坚、孙策时期留下来的淮泗将领,孙权一个毛头小伙子能不能够压制得住这一帮老兵油子,实在不好说。

  其三,文士的问题。在江东,有许多因为北方大乱而流亡江东的士人,比如张昭、张纮,这些人和上面的淮泗将领一道,是孙策平定江东的左右手。但是这批人的归属感不强,随时都有可能脚底抹油。

  其四,动乱的问题。除了异族(山越等)的长期作乱以外,不服从孙权领导的立马反水,比如说庐江太守李术。

  其五,“国际”形势问题。孙策死的时候,对于东吴算是最好的战略时机,因为北面中国形成了袁曹两大势力对决,东吴不论是趁他俩忙碌无暇南顾的时候鲸吞刘表,还是作为第三方坐山观虎斗,然后坐收渔人之利,都是上佳的选择。如果孙权被前面四个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一旦失去这个时机,无论袁曹两人谁统一中国北方,对刚刚诞生的孙氏政权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综合以上,高度概括孙权的处境的话,是没威望,没兵权,没人才,内有动乱,外有豪强。陈寿所说的勾践奇英,不止是说之后在曹刘之间生存,其实从这个时候起,孙权就开始了他的卧薪尝胆之旅。

  这么多问题摆在眼跟前,孙权该怎么办?抓住最主要的问题解决,哪些呢?军队、人才、支持。

  军队上,想要跟淮泗将领掰手腕肯定是不可能了,那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比如说孙权对于吕蒙的培养。吕蒙的出身寒微,且最初目不识丁,经常被别人丢白眼,在老牌将领林立的情况下,他不过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孙权上台之初,想要把一些小的部队整合到大的部队里面去,吕蒙就是其中之一。但吕蒙却很聪明的抓住了这个机会,给士兵穿戴好的装备,加紧训练,等到检阅的时候让孙权大喜,不仅没有取消编制,反而给吕蒙增兵。而后又通过劝吕蒙学习,进一步培养吕蒙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伐黄祖的战役中,高度赞扬吕蒙的贡献,记一等功,升官,赏万钱,这些都是在有意地扶植吕蒙,留作日后为己所用。

  人才上,除了继续任用早期的北方流亡士人以外,孙权也开始自己招揽这一类的人才,最著名的莫过于鲁肃。鲁肃的一番榻上策,是对当时时局的最佳判断。

  支持上,孙权选择了借力打力。

  从孙策斗转江东来看,他的用人政策还是偏向于淮泗将领加流亡士人这两支外来力量,而尽量打压江东士族。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孙策留下来的这两股力量,又恰恰是束缚孙权真正成为人主、掌握最高权力的障碍。

  那么怎么办?孙权很聪明,除了y两股力量以外,不还有孙策长期压制的第三股力量吗?对,就是江东士族,政治讲究的即是制衡的哲学,拉一支力量起来,用来压制另两支力量,当三方互相掣肘的时候,就是君王作为仲裁者掌握最高权力的时候。所以大家看《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乾隆最喜欢看的莫过于和珅和纪晓岚互掐,臣子相斗,君王的位置才坐得稳当。

  所以可以看到,在孙权上台之后,吴郡的四大家族顾、陆、朱、张纷纷走向了政治舞台。

  孙权花了很长时间才稳住了阵脚,虽然期间打过仗,比如建安八年的时候打过黄祖,后来因为山寇作乱,不得不回师。但是真正有实质意义的扩张始于建安十一年,周瑜攻下麻、保二屯,这离孙权上台足足过去了六年。

  在之后的两年里,孙权稳步地进行着进攻黄祖、跨有荆扬的战略思路,直至建安十三年春天,才彻底杀死黄祖,但还是没能占领江夏。

  但如孙策所担忧的,孙权坐稳了位置之后,中国的大局势又会是如何呢?

  曹操利用东吴失去的六七年的时间,彻底击垮了袁绍集团,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了一个超级大boss。

  建安十三年(即208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就在孙权杀死黄祖之后半年后,曹操开始南征,他自认为踏上了统一中国的最后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就在这个当口,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让情势急转直下,刘表骤逝,刘琮投降,刘备弃城携民逃跑,长江上游被没有野心的刘表君臣占据的时候,东吴都犹如鱼梗在喉,如今马上要被曹操这个巨擘收入囊中,东吴的情势可想而知。

  鲁肃听说刘表去世,曹操南伐,主动请缨过江观察虚实。鲁肃预想了两种情况,其一,如果刘备和刘表遗留下来的部属能够上下同心、铁板一块,那么就和他们同盟,一起对抗曹操。其二,如果刘备跟刘表的部属开始了窝里斗,那东吴就尽快从中取利,不然就会被曹操抢得先机。

  但出乎鲁肃意料之外的是,出现的是第三种情况,刘琮直接投降了。如此情势急转直下,鲁肃只得改道去寻刘备,当机立断地制定了连刘抗曹的战略方针,并且带回了诸葛亮,开启了孙刘联盟的序曲。

  而后周瑜、程普、刘备共同协力,用黄盖的诈降火攻之计,击退曹操,为三家鼎足而立奠定了基础。

  这是孙氏政权对于三国乱世最为重大的影响,终于停止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步伐,也彻底击碎了曹操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的可能。让一辈子颠沛流离的刘备终于获得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在赤壁之战后,迅速拿下荆南四郡,有了根据地。

  而对于孙氏自己来说,第一次正式与北方霸主交手全胜告终,并且拿下江陵,实现了跨有荆扬的第一步。无数的可能等着东吴去实现,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萦绕在东吴上方的短命厄运再一次降临——周瑜骤逝。

  一代名将的突然离世,让原本雄心伐蜀二分天下的东吴再一次改变国策。不得不容忍刘备的成长,借南郡给刘备,既为刘备的幡然翱翔提供了基础,也为日后孙刘反目埋下了祸根。

  十、刘备

  他是一个绝对奇葩的人,前面所说的所有诸侯,除了何进,基本他都有些瓜葛。

  反董卓,协公孙,据袁术,容吕布,叛曹操,投袁绍,奔刘表,连孙权。包括没有在列的其他势力,助陶谦,伐张鲁,收马超,并刘璋。汉末的各个诸侯势力,他几乎都跟他们打过交道,一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生于东北,成于西南,斗转万里,终有大业。

  其实在绝大部分时候,刘备都很难算得上是一路诸侯,说得难听点,若不是赤壁一战咸鱼翻身,估计对刘备的所有记载都会发生变化,“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样的名言估计也不会见之于三国志了。

  赤壁之前,刘备唯一能写上简历的就是正儿八经的做了几天徐州牧,可是还没过着瘾,就因为出城跟袁术对峙的空当,被吕布偷了城。二次做徐州牧赶巧也和袁术有关,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名义逃脱曹操的控制,一路直奔徐州,杀车胄,再次坐拥徐州,本来比起远在江东的孙策和无心进取的刘表,此时坐拥徐州的刘备,更能在袁曹两强对决的时候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可惜的是,曹操抓住袁绍战略部署慢、见事迟的这个特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赶跑了刘备,俘虏了关羽,拔除了兖州东方的威胁,专心和袁绍对峙。

  其实在绝大部分时候,刘备都很难算得上是一路诸侯,说得难听点,若不是赤壁一战咸鱼翻身,估计对刘备的所有记载都会发生变化,“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样的名言估计也不会见之于三国志了。

  战乱纷争、枭雄四起的三国时期,给世人留下了一段风云传奇的历史。刘备,作为蜀国的先主,其真实形象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仁德爱民、亲贤爱士、知人善任,有人则认为他假仁假义、背信弃义、形象虚伪。笔者认为,自古成王败寇,不管是枭雄还是明君,刘备作为三国领袖中出身最卑微、军事才能最弱的一位,最终竟然成功打下了蜀汉的江山,可见他必有过人之处。辩证地说,刘备成功的原因既有客观社会背景因素,也有他自己的主观原因。从企业管理学角度出发,他的成功是一个团队共同协作的结果,也就是由诸葛亮、庞统等谋臣贤士以及普通军士、民众组成的利益集团,而他是刘备集团的最高领导人。

  一、志向远大、坚韧不拔、气量非凡、笼络人心

  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他家境虽贫寒,却少有大志。刘备的家有棵大树,高五丈,远看像个车盖,小的时候与同宗的小孩在树下玩,就指着树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个“羽葆盖车”可是皇帝才能乘坐的,这样说和当年项羽说“取而代之”性质上是一样的。可见其志不在小。微寒的出身,与下层百姓接触广泛,使他形成了淳厚、悲天悯人、善待百姓,爱憎分明的游侠性格。加上少年时期跟随大儒卢植学习,受儒学的影响,他创业中期便形成一种“仁义”的价值观,并且还十分注重宣传和践行“仁义”,这帮助获得了舆论的支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史料记载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而且“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封建的东西有着抵触性,骨子里有着反叛精神。另一方面说明他是真性情。重情重义的性格使豪杰争相归附,又加上他礼贤下士、毫无架子,这些都为他的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做了贡献。他与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得是怎样的人格魅力,才能让两兄弟为他出生入死、赴汤蹈火,我们大概也想象得到吧。他在创业早期时屡遭失败,在离开徐州后,他先后投靠了袁绍、刘表等人,多次遭受屈辱的对待,但是为了实现他的远大抱负,他选择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这些无不证明了他非凡的气度和坚韧的性格。

  二、求贤若渴、善用人才,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洞察力、决断力。

  刘备有远见卓识,知道如何在战争时期抓住机遇。但是由于他本身不喜读书,政治素养和军事才能相对其他领袖来说较为薄弱。但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自己全能,而是他能够把不同类型的人才发挥各自的最大功能,使整个团队能够达到最有效地运作。因此,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是最基本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如此求贤若渴的原因。刘备对人才的重视和礼遇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顾茅庐”。《三国演义》中描述到:刘备初见孔明,便屈尊“下拜”;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乍闻孔明不愿出山,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这些描写虽然带有理想色彩的细节,并不见得十分真实,但是光一个“三”字便可把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刻画得淋漓尽致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徐庶的例子。徐母被曹操囚禁,不得以辞别刘备时,分别的前夜,“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宴罢,仍“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直到徐庶骑马远去,刘备还立马林畔,“凝泪而望”,甚至“欲尽伐此处树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这些描写,也足以见出刘备求才之诚,爱才之深。

  笼络人才容易,但懂得放权和信任才能使人尽其才。将诸葛亮请出山后,刘备就放手军政大权给他。起先关张二人都不看好诸葛亮,尤其是生性鲁莽的张飞,看他是个文弱书生,心理一直暗暗不服。这时刘备一方面下死命自己率先示范,在军事分配任务时毕恭毕敬地接受分配,另一方面下死命令,军师的重大决定不得违背,否则军法处置。这样,逐渐使得诸葛亮的实权得到了保证。还有对庞统、赵云、法正等人的重用,对此不必多论。而知人之短,也有明证,比如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却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马谡虽曾在诸葛亮南征时出过“攻心为上”的好主意,但他刚愎自用,丢失街亭,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却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至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而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之举,非明君不能为。他的洞察力还体现在“举仁义大旗”一事上面。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举事也必须先有个符合舆论的借口。因此,他先是标榜自己为汉族皇室后代,以“中兴汉室”为己任,并且一直坚持践行宽仁信义,收服民心,最终成为众望所归。刘备麾下有很多谋臣、将士,对于政事意见必定会有分歧。如何缓解内部矛盾、协调内部关系,还有如何激励队员、使整个团队更有效地“战斗”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这方面,刘备注意平衡各部关系,对于权臣重将也是论功行赏。即使是关张他也会适度打压其气焰、防止他们居功自傲。另外就是不论出身,对有重大功劳的人破格提拔,既对团队成员起到一个激励作用,又达到了几股势力的均衡,互相牵制,可以避免内杠。他的个人魅力,使得手下的人才都对他忠心耿耿、甘愿为其拼命。老将黄忠被激励得在定军山砍了曹将夏侯渊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总之,刘备之所以能成功打下蜀汉的江山,关键在于由他的性格、能力、知识、素质等组成的领导力以及他的领导艺术。正是由于他的领导,带领了刘备集团成为一方雄霸。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盘点三国乱世最强的十大势力:投靠哪个势力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