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张献忠湖北谷城“双雄会”:结局殊途同归
1638年冬月,李自成不明张献忠降明真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约定来年端午节前后同时起事。“双雄”相聚后,身在谷城眼观天下的张献忠,果不食言,在第二年农历5月6日重树义旗。 穿过浮躁,走出喧嚣,我走进谷城历史的深...
1638年冬月,李自成不明张献忠降明真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约定来年端午节前后同时起事。“双雄”相聚后,身在谷城眼观天下的张献忠,果不食言,在第二年农历5月6日重树义旗。 穿过浮躁,走出喧嚣,我走进谷城历史的深...
陕西农民起义正蓬勃兴起的时候,洪承畴来到陕西做官。万历以来,陕西、山西一带灾荒连年,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史书记述当时秦晋灾情,就有民“食土”的现象。到崇祯初年,由于连年干旱无雨,百姓无以为食,只好争食山间蓬草籽。十月以后,草籽食完...
就秦帝国的历史来说,应该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了。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北却匈奴,南征南越的地缘扩张,已是非常难得了。这些连续不断的战争,和那些浩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实施,所依靠的其实是诸侯国们数百年来所积累的资源。以胜...
两件昏招造乱局 说起明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以及屡剿不平。现代的史料,多把原因归结到明末吏治腐败,政府财用匮乏,以及天灾横行催化内部矛盾上。而其实,明朝农民大起义的越演越烈,其实却有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 第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发生在崇祯元...
中国王朝灭亡统计:王朝头号死敌是权臣篡夺 1、亡于诸侯叛乱(3次):夏朝、商朝、东周、 2、亡于外族入侵(7次):西周、西晋、后唐、后晋、北宋、南宋、大顺朝 3、亡于农民起义(4次):秦朝、新朝、元朝、明朝 4、亡于权臣篡夺(14次):西汉...
自公元前37年秦王赢政称始皇帝到公元1912年最后一个皇帝傅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为止的二千多年中,中国一共有四百多人登基做了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的是世袭皇帝,如秦二世胡亥等;有的是发动宫廷政变而做的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等;有的借农民...
隋炀帝在位时,修驰道、掘长堑,四方巡游,宣扬国威,加强统一;为更有效地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打通南北水路交通,顺应并推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大趋势;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设和改革,尤其是科举制的确立,不仅适应了当时社...
徐鸿儒(?—1622)又名徐涌,明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内徐街人。 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他发动并领导的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徐鸿...
中国历史上各农民起义的共同的主要原因是:地主统治阶级对土地疯狂兼并,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以及政治压迫,阶级矛盾日益严重的结果。直接原因是起义的直接导火索。 (一)秦朝大泽乡农民起义起义直接原因:秦朝沉重的劳役和兵役,强征大批农民当兵修长...
明末徐鸿儒领导的起义。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