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多为修复加固:主要格局为北齐时期构建

  前不久,怀柔一段1300米长的明前残长城,被专家初步推断为北齐时期的长城遗址。近年来频频发现的遗迹,正在填补北京古长城历史的空白。可以初步判断,这条古长城由东灵山进入现今的北京市界,一路逶迤向东,穿过门头沟,连接昌平,向北拐入延庆,再向东进入怀柔、密云。学术界比较集中的看法是,北京早期石长城绝大多数是北齐时期建设的,明长城很多都是叠压在早期长城上修建的。

  全长629公里的明代北京长城,随崇山峻岭、沟壑山川绵延起伏,建设有墙台、敌台、战台827座,关口、城堡71座。以地势险、走向曲、防线长、关隘多、城墙固闻名于世,是明代帝都的坚固屏障。

  明朝270多年的历史,几乎无时不在修筑长城,徐达、谭纶、戚继光、于谦等军事家、建筑学家及劳动人民,都为修筑明北京长城付出了智慧和血汗。

  而北齐,作为1500年前的偏居一隅的小国,存在历史仅仅27年,又怎能在崇山峻岭间修建了如此浩大的工程?主持修建长城的是谁?其修筑方法又有哪些奇特之处呢?

  北京频现长城遗迹

  “指捺纹”验证“北齐造”

  明代北京长城,从山海关蜿蜒向西,在平谷县的将军关进入北京市界。东西横跨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等六个区县,沿燕山和军都山内侧山脊,呈环抱北京、拱卫京师之势。

  近10年来,延庆、通州、昌平、密云等地屡屡发现明前长城遗址。其中,昌平区发现的19公里的古长城遗址,与八达岭一线遥相呼应,但建造风格与明长城明显不同。在2007年-2011年全国长城普查中,门头沟区境内可以确认的明前长城共有5段,总长度约7000米。

  各种古籍中,有关北京地区明前长城的记述并不少见。《昌平州志》、《通州志》等志书描述了本地明前长城的概况。文人墨客在游记中也不吝笔墨,描述了自己眼见的长城遗迹。清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记载温榆河南有长城遗迹;明万历年间,王嘉谟到北京西北山区游历,在今昌平区高崖口西北见到了早期的长城;更早的北宋沈括甚至在《梦溪笔谈》中都曾记述在今天的望京东北10余里有古长城的存在。

  北京明前古长城究竟是哪个朝代建立?文献资料表明,北齐年间北京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北史·齐本记》、《资治通鉴》等都有相同的记载,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起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其中,北齐年间的幽州夏口即今天的昌平居庸关南口一带。

  史书中的寥寥几笔,并不能完全证明长城遗址的年代。北大学者岳升阳在《北齐长城调查小记》一文中认为,“指捺纹”是判定长城年代的一个有力证据。“指捺纹”瓦片是一种有手指按压痕迹的瓦片,指印是在没烧制前故意按上去的,算是一种装饰。这种有指印纹饰的瓦片,北京地区颇为少见,但在北齐都城邺南城大量出土,发掘者称之为“指捺纹”。因此,可通过“指捺纹”瓦片推定其年代为北齐时期。

  岳升阳带领的考察小组根据古文献记载,在昌平了思台和门头沟大村一代进行了考察,对戍所遗址散落的瓦砾进行分类对比表明,瓦沿上装饰确属“指捺纹”。考察小组又在十里外的门头沟大村的南面山上,再次发现散落着大量瓦砾的戍所遗址,瓦砾上同样装饰有“指捺纹”图案。而两处戍所相隔的距离,也符合古文献上北齐长城十里设一戍的记载。

  此后,岳升阳循着这一重要线索,又相继在门头沟至密云的多个地方发现北齐长城的戍所,并推断出北齐长城由东灵山入现今的北京市界,一路逶迤向东,穿过门头沟,连接昌平,向北拐入延庆,再向东进入怀柔、密云。

  斩山筑城、断谷起障 斛律金父子领衔修长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凉雄劲的《敕勒歌》,出自北齐大将斛律金之手。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斛律金受命督修长城时,已是66岁高龄的老人。

  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齐,北齐占据了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省,户三百余万,人口两千余万。当时,为防止北方突厥、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威胁,以及西面北周的虎视眈眈,北齐存在的27年间,共六次修筑长城。其中第二次修筑的规模最大,投入的人力最多,并开始修入北京地界。

  公元564年9月,突厥进犯幽州,入长城大掠而还。北齐调斛律金之子斛律羡为幽州刺史,斛律羡主持了对北京段长城的修建。《北齐书·斛律金传附子羡传》中记载: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通过记载可以看出,北齐长城材质与前代不同,建筑方法是奇特的。在我国几千年的长城修筑历史上,土长城为我国早期所筑的长城,即燕、秦、汉、晋长城,石条城砖砌筑长城是明长城,石垒长城则包括北齐、北周、隋长城。应当说,石垒长城是北齐长城的首创。

  北齐长城的建筑方法独一无二,在修筑北京门头沟、密云等地二百余里的长城时,有的甚至削掉山坡变成边墙,有的用木头做扦子垒起石墙,并建筑军事据点五十余处。

  门头沟区境内目前发现的北齐长城现存仅7000米,但可以看到这两种明显的特征。

  “斩山筑城”的建筑方式减省了人工搬运量。清水镇江水河村东灵山长城的东南段和雁翅镇房梁村长城,这两段墙体原来是两段自然山脊,用人工砍凿削劈后得到的山石进行垒砌,以巨大的山岩进行连接。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如今已经坍塌的墙体,全部是由大小基本相同的山石构成,远远看去,好像是一道山脊被刀斧切成碎豆腐一般。东灵山长城墙长约1500米的山脊被分成9段,那些墙体的块石一看就不是从别处运来的,而是山脊原来所有。

  “断谷起障”的建筑方式则增加了人工搬运石块与夯筑垒砌的工序。“断谷起障”通过人工垒砌墙体横断山谷形成屏障。通过实地考察,这种方式形成的墙体,做工要比“斩山筑城”的墙体形制精细些。一般先要夯平墙基,接着用碎石和土为墙芯,外面包以块石进行垒砌。

  凡断谷起障均采用黄栌木为城杆,其木材采自山西黄栌岭。宋末济南人周密写的《癸辛杂识》对此赞叹道:“长城之房居人以积雨后,或得坚木于城土中,识者谓名黄栌木,乃当时用以为城杆者,性极坚劲,不畏水湿而耐久,至今一两千年,犹有如楹(柱)者,以之为城杆最佳,盖筑城无以为杆不可。”

  始建古北口、司马台长城 北齐修长城投入规模超秦朝

  北齐长城给明长城北京段的修建打下了基础。

  北齐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王朝,而修筑长城的里数之长,动员的人力之众,修筑的次数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史料记载,北齐长城所用人力物力,大大超过之前各个朝代。秦始皇修筑出中国历史上名头最响的秦长城,不过派大将蒙恬率30万人。北齐疆土、人口尚不及秦朝一半,派出的人数却是秦朝的6倍,一下子派去这么多人修长城,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10%左右,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大大超过以往各朝代。

  当时,北京地界修筑长城,都以夏口(今南口)为节点,有其军事防御的深远意义。今天的居庸关,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

  密云司马台长城也是北齐长城的重要关口。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将大部分北齐长城叠压在明长城底下,现仍存一段偏离明长城的北齐长城,断断续续约六七里,起于司马台关门西山脚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代金山岭长城连接。

  古北口长城也是北齐年间出现的。罗哲文先生的《长城》一文中说, 古北口在早期并没有长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长城是从古北口以北很远的地方经过的。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所修自西河(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两千多里的长城从这里经过,古北口这一带才有了长城。但是北齐长城比较低小,为土石所筑,现在遗迹已经不多了。罗哲文先生认为,北齐修建的古北口长城规模还比较小,古北口真正成为雄关,还是在明长城修建之后。

  长城不仅是北齐的军事屏障,还是北齐王朝敛财的手段之一。居庸关是最早实行纳税的关口,以至一度改名为“纳款关”。无论从中原运往塞外的铁器、绸缎等,还是从塞外运进中原的皮毛、马匹等,统统都要纳税。

  从高洋第一次修长城到高湛最后一次修长城,北齐王朝存在的27年间,几乎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修长城。北齐的高氏帝王们,希望用高墙圈住一个永久的帝王梦,然而,北齐王朝还是很快覆灭了。长达数千里的长城,并不能确保高氏江山天长地久。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明长城多为修复加固:主要格局为北齐时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