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8 篇文章

标签:民国 第11页

民国家谱“严禁同姓为婚” 犯者将被拘祠、依律令离-历史故事

民国家谱“严禁同姓为婚” 犯者将被拘祠、依律令离

  春节在家研究家谱,在民国31年刊刻的《宋氏宗谱》上,发现了该家谱刊印的一条“严禁同姓为婚”的禁令,颇为罕见。   禁令全文:“严禁同姓为婚!礼不娶同姓,圣经明著。国法森严,倘后有犯此者,拘祠,依律令离,仍加惩罚,以正家教,以端风化。” ...

历史解密 阅读(58)
五代十国之闽国历史 闽国历史简介-历史故事

五代十国之闽国历史 闽国历史简介

  八九三年,王审知得福州。九○七年,梁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在位二十九年,境内安宁。他收用唐流亡士人为辅佐,建立学校教本地士人,开辟海港,招来外国商贾,奖励通商,文化经济一向落后的福建,开始发展起来。九二五年...

历史解密 阅读(58)
揭秘:民国初年的法规建设有何奇特之处-历史故事

揭秘:民国初年的法规建设有何奇特之处

  1.官员不得馈受财物、参加酬宴,有职务关系的人不许相互借贷   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官吏服务令》,要求“凡官吏应竭尽忠勤,从法律命令所定以行职务”,所规定的官员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依法服从命令、保守机密、遵守工作时间、保护...

历史解密 阅读(50)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历史故事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元旦的促销潮,不是如今才有,早在民国就已经有了。   当然,一开始,元旦这个日子还不被人们重视。中国古代也有“元旦”这个词儿,指的也是新年的第一天,但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而非公历的1月1日。直至民国建立后,才开始推行元旦这个节日。但一开...

历史解密 阅读(83)
陈登铠:闽都创办中医学校教育第一人-历史故事

陈登铠:闽都创办中医学校教育第一人

  榕城南后街,清末民国时期,有位名医陈登铠(1861-1945),他目光炯炯,声音洪亮,修髯过腹,和蔼可亲。陈登铠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少时随名医郑景陶学医,学成后应北洋海军之聘,在军舰上任一等军医正多年,因家中亲老子幼,无人照顾,便辞职回...

历史解密 阅读(133)
民国警察有四套制服 工作包括发结婚证收水费-历史故事

民国警察有四套制服 工作包括发结婚证收水费

  1907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了巡警道,各府州再设巡警所。至此,中国第一次建立了全国性的现代警察制度。   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了,那时候中国的警察并不叫“警察”,而是叫做“巡警”。那么,“警察”这个称呼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何稼男告...

历史解密 阅读(61)
民国苏州曾置女子教养所 设年龄限制为7-35岁-历史故事

民国苏州曾置女子教养所 设年龄限制为7-35岁

  苏州在民国四年(1915年)成立了济良总所、女子(妇女)教养所,属苏州警察厅管辖。民国十八年7月,改名为女子教养所,民国二十一年1月,又改名为妇女教养所。教养所专收贫苦失所、失足、被虐待遗弃的妇女,年龄以7岁至35岁为限,教养所给这些女...

历史解密 阅读(58)
民国时外交官的社交场:国际联欢社大楼很别致-历史故事

民国时外交官的社交场:国际联欢社大楼很别致

  中山北路259号现在是南京饭店。沿街有一座很独特的圆弧形建筑,给人印象深刻,几乎成为饭店的标志。“国际联欢社”五个红色繁体字高悬在门楼上方。   大楼的造型设计采用西方现代派手法,立面入口设计成半圆形雨棚,中间突出部分以框架柱与弧形钢窗...

历史解密 阅读(66)
老上海出版业“黄金时代”:终因为国土沦陷终结-历史故事

老上海出版业“黄金时代”:终因为国土沦陷终结

  1920-1930年代,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五大书局都集中在上海。其中商务、中华、世界三大书局的出版物册数占全国出版物总册数的60%以上。   上海自清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最大基地,“这里不仅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出版社、最先进...

历史解密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