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竟引起乾隆的恐慌 引发大小血案上百起!
金庸先生在封刀之作《鹿鼎记》中三分实七分虚地叙述了这么一件事: 浙西湖州府南浔镇有一家姓庄的富户,户主名叫庄允城,生有数子,长子名叫廷鑨,自幼爱好诗书。那庄廷鑨因读书过勤,忽然眼盲,寻遍名医,无法治愈。某日,邻里一姓朱的少年来庄家借银,将祖...
金庸先生在封刀之作《鹿鼎记》中三分实七分虚地叙述了这么一件事: 浙西湖州府南浔镇有一家姓庄的富户,户主名叫庄允城,生有数子,长子名叫廷鑨,自幼爱好诗书。那庄廷鑨因读书过勤,忽然眼盲,寻遍名医,无法治愈。某日,邻里一姓朱的少年来庄家借银,将祖...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废唐睿宗李旦,定洛阳为神都,改国号为周。正式开启了“女主临朝 ”的武周历史。主政期间,劝农桑,薄赋徭,广言路,完善科举,打击豪强,称得上是一位有为之主。
唐睿宗李旦
在男权至上的古代,能完成这一壮举,不得不说,武则天老辣沉稳的政治手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政治手腕,可以从她自己带头违反自己定下的法律,这一“人格分裂”的事情,来分析一二。
武则天继位之初,皇位并不稳固。无数怀念李唐的老臣,潜伏在朝中;世家门阀,对其也多有非议;连天下百姓,都偷偷说“牝鸡司晨,于国无利”。这个时期,武则天果决的祭出“铜匦投书”的告密制度,用来稳固皇权。
神都洛阳
可这个制度,一下子使得天下风气大坏。无数下官纷纷构陷上司,无数寒门纷纷诬告权贵,武则天则趁机挥舞屠刀,杀掉了许多反对者和政敌。于是告密制度,就慢慢成了有心人升官发财的必要手段。
可到了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却发生一件令朝臣们不解的事情。这一年,武则天因为信奉佛教,下令全国禁止屠杀牲畜。这封诏令的口吻非常严厉,令无数老饕们纷纷捶胸顿足,却又不敢明目张胆的违抗。毕竟下令的是皇帝,不要说下令全国吃斋,哪怕下令全国喝甜豆腐脑也没人敢反抗。
一代女皇
当时,朝中有个大臣叫张德,家里添了个男丁。这原本是个喜事,而按照华夏民族的传统,喜事就得请客啊!可正赶上禁屠令,总不能请一群同僚来吃素吧?那不成素斋了!
张德思来想去,还是偷偷的杀了一只羊,做成肉饼,让来赴宴的同僚们吃了个过瘾。其中有个同僚,叫做杜肃,他可能是个“爱羊人士”,对张德杀羊请客的事情有些想法。于是吃饱喝足后,偷偷藏起个肉饼,回家就写了封告密信。
张德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接到密报的武则天故意问张德:“听说你生了个儿子?值得高兴啊!”
张德连忙点头称是。
武则天又问,“吃的肉是哪里来的?”
这下张德吓坏了,连忙下跪口称死罪,并将事情经坦白说了一遍。就连昨晚一起吃吃喝喝的同僚们,看到事情闹大了,也吓的汗如雨下。
武则天却笑着拿出杜肃的告密信给朝臣们看,指了指张德摇了摇头,“你啊你,下次请客也要挑人啊!”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轻飘飘的揭过去了。留下感激涕零的张德,以及感觉死里逃生的大臣们,只有告密的杜肃,一脸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武则天
这件事情被记载在《资政通鉴》里,是后世无数法学家指责武则天“严刑乱法”的罪证。所谓“严刑”者,就是制定严酷的法律。比如这次禁止全国老百姓吃肉,这个就是非常荒唐的严酷法律。可制定之后,武则天又“乱法”,就是发现了罪犯,她不去制裁,反而法外开恩。这就更是错上加错了!
可考据君觉得,这些评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事实和正确的;可法学家毕竟不是政治家,所以他们没有给到武则天的那个点——武则天认为,下令禁止屠杀这个事情,是一个政治事件,而不是法律事件。
翻翻这个历史时间段,凡涉及到禁屠事件,被人告密后却最后没被处置的大臣有很多。包括城门没查到肉类运输而失职的合宫尉刘缅;包括嘴馋教属下怎么撒谎吃肉的御史娄师德;再包括上面的张德,这些人如果按照武则天诏令下发时写的那样,统统都要罢官流放。
无字碑
可事实上,这些大臣们屁事没有,该吃吃该喝喝。也就是说:武则天带头违反了自己的诏令!这个是为什么呢?
考据君经过分析,推论如下。
第一:在如今朝野告密成风的局势下,武则天得明确释放出一个政治信息,她并不是什么样的告密,都愿意支持的。这能保证朝廷的相对稳定,不至于掀起大狱瘫痪。
第二:天下告密成风,风气大坏,武则天也不无杀一杀风气的意思,至少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武则天清楚的认识到,告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三:铜匦投书作为手上的大杀器,杀了无数大臣,武则天这两年时间,威已经有了,那她就要开始施恩了。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才能让天下归心,一味杀戮,那不是长久之计。
第四:为自己日后拨乱反正,平反那些冤案,埋个伏笔。到时候,人人都会说,其实女皇根本没有想过要杀那么多人。铜匦投书是个好制度,是手底下人带坏了风气。蒙蔽了天子。不信你看,当初这么多大臣违反天子法令,也没见天子杀几个。
第五:从武则天对于禁屠令宽松的态度来看,她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命令根本执行不下去。可只要人人都犯法,而人人都有把柄在别人手上,自己这个君王又不去责罚大家的话,这就是一种施大恩于天下、宽大为怀的政治态度。这能改善民间口碑。
武周皇朝
当时的朝臣们,看到武则天这种政治态度。一定会感到弹冠相庆,觉得这位不好伺候的女皇帝,是不是不打算再杀人了?那自己这些人,是不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密谋一点大事呢?
事实证明,这些朝臣们太天真了。武周历史上有名的酷吏:周兴,来俊臣,卫遂忠,吉顼,都已经整装待发。就等女皇一声令下了。
胡萝卜给你,这是为了政治;亮出明晃晃的屠刀,一样也是为了政治。
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就问你们服不服!
苏妲己是历史上著名的妖女,而且还被妖化为狐狸精,不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炮烙之刑,还挖了比干的心,可以说是罄竹难书,被世人唾弃了几千年。
可这样一位被世人唾弃的女子,却在殷商遗物被挖掘出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都骂错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子。
殷商遗物记载,纣王征伐苏部落,苏部落战败,苏部落公主苏妲己成为了纣王的战利品,那时候的纣王已经60多岁了,可以说是垂垂老矣。
而苏妲己正值青春少女,骨肉婷匀,眉宇清秀,很受纣王宠幸,但苏妲己却没有故事里的那么厉害,她也只是一个政治牺牲品。
当时,商纣王对西伯侯十分忌惮,因为他们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因权重遭忌,姬昌的父亲季历被软禁绝食死,自此周与商之间才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季历去世后,其子姬昌继位,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服,遭到商朝的忌惮。
所以周与商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归根结底还是权力之争,不是一个小小苏妲己可以左右的。
苏妲己被骂几千年,比窦娥还冤,其实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商纣王后宫的可怜女人。
在中国古时候历朝历代的皇帝中,走向灭亡的大清王朝是一个非常喜欢收藏各地珍贵物品的王朝。最初康熙对搜集天下珍宝表示感兴趣,没想到到了乾隆时期,更加喜欢中国之前各朝各代的很多不一样的字画、印章、书籍、古玩、陶瓷等。
原因竟然是他十分爱好汉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一生当中一共收藏了各地的宝贝高达几十万件,个个都是无价之宝。
接着到了清朝末年慈禧执政时期,她也是十分偏爱收藏全国各地珍品,在众多宝贝当中慈禧唯独喜欢玉器,珍珠玛瑙,夜明珠等,这样看来,在整个大清王朝全天下所有的宝贝几乎都被这几个皇帝变成了私有化。
大家现在去北京圆明园,故宫博物馆看看就知道当年他们收藏了多少好东西。在这里面又很多宝贝被称为是我们古代文化文物的宝库,很多珍宝让你数也数不完。
然而遗憾的是可恶的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着这些珍宝能带走的都抢走了,更可恨的是那些带不走的就没有人性的放了一把火把这些几个世纪的珍宝烧了个精光。
有句话说的比较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过这一劫难,紫禁城珍宝还有一些,即便到了清末的溥仪时代,珍宝经过多次抢掠,还有很多珍宝房的。
传说在溥仪当政时期,有一个太监把一座珍宝房点燃了,没有办法统计到底损失了多少珍宝,只能通过烧剩下的十几万斤金银残渣来判断,可以想象有多少好东西吧。
就算烧光了那么多珍宝,在溥仪后期生活困难的时候,也经常通过变卖珍宝来生活,小日子过的也比一般人也好很多。
在1924年,被从皇宫赶出来后,也随身携带了几箱子无价之宝,都是体积小但值钱的宝贝,主要是古代著名的字画真迹,还有一些重要文物。此后,无论在天津,还是去了东北,其一路不知道散了多少珍宝,而且在长春还建了一个珍宝房,虽然最后被抢,但是,足以可见珍宝的数量。
溥仪到清末的时候,没钱的时候就开始卖珍宝,下属表现优秀立功没有东西赏赐的时候也用珍宝。更为严重的是在二战被抓到苏联,也开始不断用珍宝送给守卫的士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溥仪这一生,一直在用珍宝生活,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无法计算的损失。虽然,溥仪对珍宝从不爱惜,到处外漏,可是有一件珍宝他从来没有让任何人看过,一直贴身带着。
这件被溥仪一直贴身带着的珍宝就是著名的乾隆“田黄三连印章”,这个印章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也是乾隆毕生唯一用过的印章,它的外形由两枚方形印章和一枚椭圆形印章合成。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大清执政时间最长久的皇帝,同时也是人民爱戴的皇帝,因为他开创了康乾盛世,所以溥仪在很小的时候特别就崇拜乾隆,以他为榜样,励志也要让大清民富国强。
这个田黄三连印章,这么珍贵的珍宝,当然是无价之宝价值。溥仪从未让他离开过自己,一直到回国在抚顺监狱改造时,才把这个宝贝无偿上交,让宝贝放在故宫。一直到现在,作为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放在那里,严禁对外展示。
虽然说溥仪一生没做多少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把珍宝上交这件事绝对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减少了损失。
导读: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随性是何其的难得的事情!特别是清朝中后期,上至公主下到平民百姓,身为女子,都以恭顺温柔为金科玉律。清朝女子的旗头打扮,就是为了让女子学会低头,因为当头上顶着旗头的女子低下头来,旗头装饰才会特别美。但越是需要约束的人,就越是骄纵,清朝初期的女子性格之骄纵是清史留名的,顺治的养女固伦端敏公主,就是一个骄纵不羁了一生的公主。
1
顺治帝有3个养女,而固伦端敏公主则是顺治帝的养女之一。顺治帝为什么要收养那么多养女呢?因为清朝时期,都是需要公主远嫁蒙古来维系双方关系的。若皇帝没有女儿,那就得找养女。所以顺治也不例外,将这些宗室女孩养在宫中,成为皇帝的女儿,等长大了就可以许配至蒙古。
端敏公主是顺治堂兄间亲王济度的嫡女,出生于顺治十年。济度的嫡妻,正好就是顺治未来第二任皇后的亲姐姐。
几年后,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嫁入皇宫。这时的顺治心思并不在皇后身上,而是在董鄂妃的身上。虽然嫁入皇宫,14岁便母仪天下,但皇后过的并不幸福。
经过皇太后(即孝庄太后)的安排,将济度嫡妻生的女儿带入宫中,给皇后抚养,她就成了后来的端敏公主。
2
端敏公主本就是由亲王的嫡妻所生,身份已经上等,再抱入宫中,成了顺治皇后亲自抚养的养女,身份更是尊贵不已。跟皇太后、皇后除了表面上的养孙女、养女关系之外,她们还有一层同是身上流着博尔济吉特氏血缘的关系,端敏更得二人的宠爱。因此在宫中骄纵跋扈,却也无人敢怎么管教。
也正是因此,端敏公主跟堂弟康熙处的不怎么好,这从端敏公主出嫁时的阵仗就可以看出。这是后话。
3
顺治十一年,科尔沁各王公大臣进京面圣,汇报工作之余,兄弟姐妹们顺便团聚团聚。这时,顺治就把端敏许配给了科尔沁罗达尔汉郡王满珠习礼的孙子,满珠习礼是皇太后的亲哥哥。不管二人有着怎样深厚的渊源,这时的端敏公主也才是个6岁的小丫头,还躲在皇后怀里撒娇呢,就成了科尔沁定下的媳妇儿。
4
但是这个骄傲的小女孩还是继续在宫中生活,就算顺治帝去世了,不喜欢她的康熙登基,她还有姨娘和姑祖母看着呢。前前后后又养了几年,直到康熙九年,端敏17岁时才出嫁。
康熙帝给出嫁蒙古的那些公主设置护卫长史,可偏偏就没给端敏公主设。除了康熙,很多认识端敏公主的人都不喜欢她,康熙还曾亲自说过端敏公主性情乖张暴戾。这端敏是有多不受待见呀!
5
端敏公主60岁时,端敏公主的丈夫去世。端敏公主七十岁时,雍正登基了,雍正登基后,将端敏公主庶出的弟弟承袭的简亲王废黜了,简亲王一向得康熙信任,却被雍正废黜,还牵连了不少人,却唯独没有牵连端敏公主。还将端敏公主封为固伦端敏公主,顺治所有的养女中,端敏是唯一能被封固伦公主的。端敏弟弟都被雍正削掉封号,为什么端敏公主没事呢?除了端敏公主跟雍正交情不错,应该还跟端敏公主的夫家有关吧!
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天国已经在清廷的统治下存在两年,大有推翻清廷之势,为了完成这一目的,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做出了一个胆大的决定:派林凤祥和李开芳率军北伐。
自古建立政权者,少有自南向北征战而胜利的,朱元璋创立的明朝算一个,而如今,洪秀全想以南京为基地,推翻满清建立新王朝。或许是太过于自信了,太平天国的决策者们竟然派出两万余人去深入内地平原,没有后援,没有其它支持,这支北方军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走得决然,打仗却异常顺利,不久,就深入到满清的京畿重地。
八旗兵和绿营的不堪一击让掌权者和贵族们震动不已,随之而来的是心头的恐慌,再不阻止,京城不保,如此,哪还有江山社稷?乱世之中,危难之间,谁能显示英雄本色?
咸丰皇帝环宇朝内,只有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道光皇帝驾崩后为顾命大臣之一,后奉命至密云县剿匪,有功。
受命于危难之间,僧格林沁没有丝毫犹豫,他从咸丰皇帝手里接过努尔哈赤曾使用过的宝刀,即刻带领军队前去督战。面对气势强悍的太平军,僧格林沁没有丝毫胆怯,两年的时间,他率军同太平军进行大小战争数百场,先后生擒北伐军统帅林凤祥和李开芳,几乎全歼了北伐军。僧格林沁的出现,打乱了太平天国的整个战略意图,使得清廷跟太平天国南北对峙的局面出现,为以后曾国藩在南方同太平天国决战打下了基础。
清廷得以继续残喘,僧格林沁居大功。随后,咸丰把他派往天津驻守大沽口,面对英法联军的挑衅进攻,僧格林沁率军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重伤英海军司令贺布,随后,英法联军撤军。
这是历史性的胜利,自中国近代史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听到消息,满朝喝彩。但胜利往往都是短暂的,在接下来的对决中,僧格林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让自己的精锐骑兵暴露在英法联军的枪口之下,使得精锐铁骑损失惨重,僧格林沁不得不败退通州,直至退至八里桥,英法联军随即长驱直入攻入北京,咸丰仓皇出逃热河。
有时候命运确实喜欢捉弄人,昔日功战卓著的大功臣瞬间成为待罪之人,换成别人或许会一蹶不振,但僧格林沁毕竟是满清贵族,因为接下来,僧格林沁还要去完成他最后的使命,而新的战场则成为他生命最后的归宿。
太平天国覆灭后,捻军又风起,清廷刚把曾国藩削完权,新生力量李鸿章在江南西北一带剿捻,山东战场便归属有铁骑机动能力的僧格林沁。虽然依旧作战勇猛,但捻军采用流动作战诱敌深入,使得焦急想正面交锋的僧格林沁落入捻军的圈套,1865年(同治四年)五月十八日晚,被诱敌深入的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开始冒死突围,经过殊死搏斗,最后只剩的僧王一人躲藏在麦田,惴惴不安。
不久,巡视战场的捻军看到麦田里的僧格林沁,手起刀落,僧格林沁还没来得及反抗便丢掉了性命。这一年,僧王五十五岁,而杀死他的张皮绠则才十五六岁。
那是明成祖朱棣第2次征讨蒙古的期间,京城里由太子朱高炽全面主持工作,史书上说太子儒善、聪敏,政令切合实际而且行之有效,难得的是,太子谦虚,善于纳谏,他推行的利民政策非常符合臣民们对于圣明君主的全部期望。作为当时的东宫洗马,杨溥负责撰写敕令,上传下达,更够跟随这位贤明皇子,他无疑是心满意足的。但是,跟古今所有为争皇权,骨肉厮杀的套路一样,随着太子越来越得到臣民的认可和爱戴,事迹不断传到前线,加上两位野心勃勃的弟弟不断的造谣、中伤,于是老皇帝相信了谣言,首先遭殃的是杨溥这些贴身秘书、东宫工作人员。
被捕的那一天傍晚,42岁的杨溥签好了最后一张票拟,交接好了当晚值班任务,想起小儿子早上吵闹着着要吃豌豆黄点心,他盘算着顺便给妻子带些酱肉小菜,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家里孩子们的笑闹声,灯下老婆收拾饭菜的身影,能让紧张戒备的一天瞬间变得温暖舒适。当东宫的绿树红墙藏到了黑暗里,夕阳用舌头卷尽了最后一丝金黄,消失在了1414年9月的秋日里,消失在了詹事府通往御花园的小圆拱门后面,消失在了一直等待捕猎他的锦衣卫头头纪纲手里,从这天起,杨溥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无罪名的牢狱生活。
北京的冬天在阴暗的诏狱里面悄悄变得恐怖而且狰狞,刚开始,被关进来的东宫官员们被频繁的问话,但没有人受到刑讯,即使这样,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人们,根本抵不过诏狱的寒冷、饭菜的短缺,和皇帝随时可能下达的赐死的诏令,在饥饿、寒冷和恐惧之下,不断有人死去。
同样恐怖而且狰狞的还有太子的处境,由于老皇帝的猜忌,太子在监国时期颁布的很多敕令被废除,幸亏皇帝的老战友们力保,皇帝派来刺探秘密的大臣也为太子说了不少好话,加上太子始终如一的恭谨、诚恳,所以太子之位暂时得到保全。但是,东宫上下如同寒夜里受到惊吓的小鸟,颤颤巍巍的等待着下一次的怀疑与打击,根本无力保护这些诏狱里的落难臣子。
杨溥的妻子从家里搜刮尽了所有的古玩和首饰,才换来了几顿像样的饭菜,换来了送给诏狱看守的贿赂,妻子和4个儿子已经一无所有,再也无法接济狱中的杨溥,史书上说,这段时间里,杨溥的伙食一度断绝,加上皇帝的心思阴晴不定,极有可能像几年前大才子解缙一样,在诏狱的暗夜里被偷偷杀死。
杨溥每天想的最多的不是前程、官位,而是妻子和孩子是否能够得到照顾和救济,湖北老家的亲人是否被牵连,万一,万一东宫那边忘了这些受难的臣子怎么办?如果早知道仕途这么险恶,当年应该留在石首当个普通百姓,起码一家人还能团圆幸福的在一起。巨大的恐惧和压力带来了失眠和梦游,诏狱的看守在每晚的巡逻中发现,杨溥踮着脚尖,以虚弱的步子,慢慢的原地转圈,像是一个蓬头垢面的鬼魂在游荡,即使听见看守的呵斥和咒骂,也没有反应,就这样直到天明。
入狱的第二年,也许是妻子的贿赂起了作用,锦衣卫那边破例允许家人送来了书籍,从《大学》《中庸》《论语》,到《三国志通俗演义》、《新五代史平话》等小说,杨溥都视若珍宝,终日捧卷苦读,小小的牢房里面书籍堆积成山。一起入狱的东宫同事们已经死亡殆尽,人生再也无力翻盘,而杨溥却将经史子集读尽,挨过了人生中最不可能挨过的苦难时光。据说皇帝曾经问过杨溥等人在监狱里的情况,幸运的是,掌管诏狱的纪纲诚实回奏,皇帝显然非常满意这个答案。这时候,立储之争已定,意欲夺位的阴谋家弟弟被打发到了山东就任藩王,太子之位得以稳固,太子每天都恭谨的向垂老的父亲请安问候,他始终如一的诚恳打动了君王那颗猜忌暴虐的圣心。
后人说,老皇帝不杀杨溥,是看中他的才学和品格,留下他辅佐太子。但我想,当时大局已定,太子地位已经稳固,杨溥死与不死已经不重要了,而且他就是个写材料的,皇帝杀一个写材料的干嘛?再说,狱中读书证明心气和顺,和顺就不会诋毁君父,就不会重算旧账。总之,杨溥诏狱小屋里活了下来,熬到了皇帝驾崩,几乎在第二月中旬,新皇一纸诏书赦免,在仁宗、宣宗两代皇帝扶持下,平步青云,三年升任一品大学士,皇帝给了他应有的补偿和荣光。
亲爱的,命运是残酷且不讲道理的,你越想要什么,越渴望得到什么,它就越不给你,直到你被折磨的血肉模糊,被打磨的强韧无比,它才笑着扔回你怀里。十年前,我用“即使深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这句话来鼓励自己,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你,请你一定要等到春风拂面,花红柳绿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