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个神奇的朝代,在这里的皇帝这要他想,奇迹总是能发生。一个乞丐流民能够坐上龙椅,也有皇帝做到囚犯,本人观点一直是认为大明除了几位皇帝有点作为,其他的大都是混子,最后的几个混子当然是把国家搞垮,而前面的几个混子就容易挨揍。建文帝朱允炆很明显就是一个“混子”,他成功接手爷爷手上的龙椅,但是却没能将自己的叔叔搞定,被一群猪队友坑成了历史上消失的人。
建文帝继位之后,对于拥兵自重的几个藩王叔叔不满意,把几个叔叔搞得实在是难堪,最后最有势力的一个燕王朱棣忍不住了,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要帮助侄子好好的治理国家,当然只要是个智商没问题的都知道,朱棣这就是造反。而建文帝开始是有绝对的优势的,虽然朱棣的军队强盛,但是耐不住建文帝的大军数量,建文帝身边的几个猪队友不断地帮助建文帝消耗自己的力量,朱棣灵活作战,最后打进了南京城,建文帝的去向也就成为了一个谜,现在各种版本都有,但就是没有一个具体说法。
朱棣本来是来“清君侧”的,那现在皇帝都消失了,朱棣没办法只能一步步来补上自己造反的原因,对于大明朝的子民来说,明明是清君侧,现在却自己做了皇帝,朱棣肯定是要给自己编好理由。进入南京皇城之后,朱棣首先是开始了清洗,对于之前一直都在绊自己的大臣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一时间很多的大臣遭殃,当然也有很多人倒戈,毕竟在生命面前,更多人还是愿意放弃尊严。但是有一个人就是宁死不屈服于朱棣,在忠心这一点上是大明应该是找不出第二个了,此人便是方孝孺。
方孝孺绝对是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变绕不开的话题,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在燕王发动战争期间他也有提出建议,但是燕王陪着朱元璋打天下,娇生惯养的朱允炆哪是他的对手,南京城破后朱棣将这些建文帝的近臣都搞得差不多。其实在朱棣从北京起兵之前,姚广孝就给朱棣说过,攻进南京之后方孝孺是肯定不能投降的,但是你最好不要杀他,要是把他给杀了,天下的读书人就差不多没了。所以到了方孝孺这里,朱棣给他的要求很简单,要求方孝孺给他起草继位诏书,朱棣很清楚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而且在南京有众多门生,只要方孝孺愿意屈服,那么至少以后天下文人骂他的能少一大半。
但是方孝孺果然像姚广孝说的一样,他就是不投降,就在被逼迫起草诏书的时候,他一边骂朱棣,还写了四个字“燕贼篡位”。朱棣的残忍不亚于他的父亲,本来对于这些文人他就不太感冒的,现在还要继续诋毁他,那只有把这些人都杀完才能平息了。最后朱棣给了他一个车裂于市,还有诛灭十族(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九族,他门下的八百多名学生一同被杀,这就是一族),他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但他的忠心绝对是日月可鉴,虽都是朱家人,但他不侍不孝之主。现在虽有说他是愚忠,但是想想要是抗日时期能多几个这样的愚忠,恐怕不会出现几个日本兵就能控制一个县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