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04 篇文章

标签:明朝 第159页

明朝壬寅宫变简介 壬寅宫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历史故事

明朝壬寅宫变简介 壬寅宫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壬寅宫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次失败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当时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古人还有以蕉叶待露的习俗。在园中可植...

历史解密 阅读(57)
燕王朱棣是怎样兴兵夺位的?朱棣为何要夺位-历史故事

燕王朱棣是怎样兴兵夺位的?朱棣为何要夺位

  朱元璋做皇帝治理国家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他以七十一岁高龄去世后,他意想不到的、自己的儿子与自己的孙子争夺皇位的惨祸发生了。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长子朱标是皇太子,其他皇子被封为亲王,镇抚全国各地。如北平(今北京)的燕王、西...

历史解密 阅读(58)
九千岁魏忠贤是促使明朝加快灭亡的帮凶吗?-历史故事

九千岁魏忠贤是促使明朝加快灭亡的帮凶吗?

  魏忠贤通过客氏的关系进入到朱由校的生活圈子里,客氏为朱由校的乳母,将朱由校一手拉扯大,与朱由校的感情非常深厚。魏忠贤和客氏又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因此两人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当时魏忠贤的权势大到什么地步?魏忠贤在民间有各种义子,什么“五虎...

历史解密 阅读(59)
明朝的午门血案是怎么回事?午门血案事件概况-历史故事

明朝的午门血案是怎么回事?午门血案事件概况

  “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果遭遇惨败。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兵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混乱中明英宗被抓了...

历史解密 阅读(63)
明熹宗朱由校是怎么死的?为何政权落阉党手中-历史故事

明熹宗朱由校是怎么死的?为何政权落阉党手中

  潜心木工,权落阉党   当时宫中流行一种傀儡戏,类似我们今天所见的皮影,只不过当时是用小木人,而不是皮影人物。据史书记载,当时宫中贵族大多喜欢欣赏《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剧目,贪玩的朱由校自...

历史解密 阅读(65)
揭秘:为什么说明朝二十任皇帝十七个是暴君-历史故事

揭秘:为什么说明朝二十任皇帝十七个是暴君

  明朝暴君数量之多,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二十任皇帝就有十七个是暴君。   其中二任帝朱允炆一上任就遇到叔父发动的叛乱,四年后兵败身死;十五任帝朱常洛在位只有三十天,还来不及作恶;如果让这两人多在位几年,也极有可能成为暴君,事实上只有七任...

历史解密 阅读(53)
明景帝朱祁钰为何没葬入明十三陵?而葬入金山-历史故事

明景帝朱祁钰为何没葬入明十三陵?而葬入金山

  1435年九岁明英宗朱祁镇继皇帝位。1449年蒙古瓦刺首领也先进攻大同,大太监王振怕自己的家乡蔚州有失,鼓动明英宗亲征,可是几场战役大败之后,在土木堡皇帝朱祁镇被也先俘虏,消息传到京城,就立了他的弟弟朱祁玉为监国,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抵...

历史解密 阅读(77)
明朝的“梃击案”是怎么回事?“梃击案”过程简介-历史故事

明朝的“梃击案”是怎么回事?“梃击案”过程简介

  “梃击案”是明末着名的三大案之一,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这个惊天大案的被害人就是太子朱常洛。二十岁的朱常洛在群臣的力挺之下好不容易当上了太子,却并没有摆脱危险,郑贵妃这条毒蛇一直在背后向他吐着芯子。眼看着自己苦心设计多...

历史解密 阅读(63)
朱高煦为什么要叛乱?朱高煦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故事

朱高煦为什么要叛乱?朱高煦究竟是怎么死的

  朱高煦(1385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母亲为文皇后徐氏。洪武十八年生于北平燕王府,洪武二十八年受封高阳郡王。永乐二年封为汉王。   汉王朱高煦曾因他的战功而受到成祖朱棣的宠爱。但是,在永乐二年(1404年),他的兄长朱高炽...

历史解密 阅读(57)
嘉庆年间白莲教袭击皇宫事件概况 其结果如何-历史故事

嘉庆年间白莲教袭击皇宫事件概况 其结果如何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正在外地进行视察的嘉庆皇帝,突然得到了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消息——皇宫竟然遭到了白莲教徒的袭击,而且还差点儿攻进了后宫。   自古以来,皇宫大内都是皇家禁地,其防卫级别之高,也是其它地方所不能够比拟的。如果没有相关的...

历史解密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