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难之役建文帝行踪成迷膝下子嗣竟被“抚养到老”
明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明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对抗自己的亲侄儿朱允炆。四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402年,朱棣顺利夺取明都应天,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同时朱棣本人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此等事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明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明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对抗自己的亲侄儿朱允炆。四年之后,也就是公元1402年,朱棣顺利夺取明都应天,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同时朱棣本人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此等事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南明的历史绝对是一段悲剧,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明帝国会那么快分崩离析,更加没有想到区区塞外小邦会入主中原。截止吴三桂擒杀永历皇帝,宣告着南明王朝的正式完结。同样是偏安王朝,南宋又足足坚持了150年,而南明只有不到20年。最重要的是南明建立初...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末年的一段故事。越王勾践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2年灭吴。功成之后,范蠡携西施乘舟泛湖而去,并写信给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久后文种果然被迫自杀。因此后世用这个成语比...
明王朝的没落始于正德,却在嘉靖一朝加速了质变,嘉靖29年的庚戌之变和自嘉靖26年起的东南倭患看似只是外族对明朝边防、海防的挑衅,其中却暴露出明朝边防军制弛废,军队腐败成性的深层次原因。庚戌之变谁之过?我们不妨来评点一翻。 庚戌之变的起因是由...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在宋朝时期,培养出了的文人还是比较有实际价值的。但是经过元朝的折腾以后,明朝的科举制度开始走上畸形的道路。在明朝科举考试中,忠君是第一位的,至于能力问题可以向后排。君主权力开始无限扩大,官本位的...
“秋审”,是审理那些由各省上报准备判处死刑的案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刑部把各省判处死刑的犯人名册汇集起来,送给皇帝过目。而“朝审”是会审关押在北京刑部监狱里准备判处死刑的犯人。在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存在着众多股反清复明的势力,如天地会、台湾郑氏等,其中有一股势力较为特别,而且有些陌生,这就是云南的沐王府。小说中沐王府的人物应属于虚构,但“沐王府”确却并非虚构,是有着真实历史原型的。沐王府的历史原型就是整个明...
明朝前期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前朝的骑兵,能使这些部队为朝廷效劳得益于明政府的安抚政策。这些措施不但恢复了边境安宁,也使更多的蒙古人加入到大明军队,他们被武装成骑兵,纳入大明卫所组织,很多人因为战功卓著而收到嘉奖。如在燕...
公元1世纪,耶稣及其信徒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从事宗教活动。2世纪至4世纪基督教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教廷,负责整个欧洲的宗教事务。在中世纪时期,教皇的权力一度凌驾于西方各国君主之上,组织了几次十字军东征。 明...
耶稣会士到中国后,他们与“东林党”关系非常密切。他们的结合是道德层面的,而非信仰层面。万历二十三年(1595)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的东林讲学。无锡东林书院是宋代杨龟山的讲学遗址。经十年讲学,各方官绅纷纷来此聚会,成为规模,于是重修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