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04 篇文章

标签:明朝 第130页

汪直擅政的经过:西厂开始残害忠良宦官结党营私-历史故事

汪直擅政的经过:西厂开始残害忠良宦官结党营私

  成化十三年二月,汪直心腹锦衣卫百户韦瑛称杨荣之曾孙杨业家赀巨万,常杀人,将招纳亡命下海。汪直发兵籍没福建都指挥杨业,词语牵连连兵部主事杨仕伟、中书舍人董璵,俱下狱濒死。韦瑛并籍其家。三月,左都御史李宾奏拟妄报妖言者连坐处斩,而当时西厂旗...

历史解密 阅读(62)
大明王朝的灭亡:1644年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结束-历史故事

大明王朝的灭亡:1644年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结束

  张居正死后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但不久就开始怠政。万历十五年(1587年)后,神宗就开始连续不上朝。自万历十六年(1588年)后,早朝也经常看不到神宗。神宗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同时,神宗还好营建,经常大兴土木。在他廿一岁时就...

历史解密 阅读(56)
弘治中兴的简介:励精图治大明王朝再创中兴-历史故事

弘治中兴的简介:励精图治大明王朝再创中兴

  弘治中兴指的是明朝在明孝宗朱佑樘治理下出现了的“治世”,明孝宗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

历史解密 阅读(68)
解密:明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如何评定试卷的?-历史故事

解密:明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如何评定试卷的?

  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难度其实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举考试称作“独木桥”,高考简直就是“高速公路”。   明代的官办学校,中央学校叫“国子监”,地方学校叫“儒学”。国子监的学生叫“监生”,即“太学生”。地方儒学按照行政级别,...

历史解密 阅读(61)
解密:大明朝严刑峻法为何难禁民间"自宫潮"?-历史故事

解密:大明朝严刑峻法为何难禁民间"自宫潮"?

  明仁宗朱高炽刚刚即位的时候遇到一件事:长沙一个平民自宫了,自宫之后,就请求进宫当内侍。这是件小事,却引起了皇帝的反感。朱高炽对此事的回应是:游荡懒惰之人,忍心自绝于父母,怎么能随侍在皇帝身边?让他当兵戍边去吧。   明朝初年开始,皇室急...

历史解密 阅读(64)
明代的纸币超发:“壹贯”宝钞曾只值几个铜子-历史故事

明代的纸币超发:“壹贯”宝钞曾只值几个铜子

  皇上从王振身上搜出赃物银票,人赃并获。这时镜头给到银票上,仔细一看那银票的确是大明宝钞……而且面额是“壹贯”!那么,问题来了,这“壹贯”值多少钱呢?   《太医明妃传》是近来热播的电视剧,但因其与历史不符之处太多,它在热播的同时也饱受争...

历史解密 阅读(58)
弘治中兴的政策:清除佞臣重用贤能限制宦官-历史故事

弘治中兴的政策:清除佞臣重用贤能限制宦官

  成化时期,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李孜省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明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皆感高兴。接着,明孝宗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

历史解密 阅读(60)
江陵柄政的经过:张居正实行了什么样的改革?-历史故事

江陵柄政的经过:张居正实行了什么样的改革?

  政治   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张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   在张居正看...

历史解密 阅读(73)
徐鸿儒起义的背景:徐鸿儒借助白莲教发动民变-历史故事

徐鸿儒起义的背景:徐鸿儒借助白莲教发动民变

  徐鸿儒(?—1622)又名徐涌,明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内徐街人。   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他发动并领导的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徐鸿...

历史解密 阅读(107)
解密:朱元璋青楼经济为何成明朝灭亡的发端?-历史故事

解密:朱元璋青楼经济为何成明朝灭亡的发端?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起义军郭子兴的队伍。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王,建立西吴政权。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

历史解密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