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04 篇文章

标签:明朝 第124页

郑和水师的这三场海战让之后的远洋之旅再无战事-历史故事

郑和水师的这三场海战让之后的远洋之旅再无战事

  郑和下西洋,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一项创举,我们暂不去追问郑和下西洋的初始目的,仅仅是七次带领船队乘风破浪,就足以让国人自豪。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水师”在前三度远航大洋期间,曾有过三次著名的海战,最终三战三捷,而且是摧枯拉朽,胜得...

历史解密 阅读(57)
正德帝借平定宁王游江南:刚离京王守仁已擒宁王-历史故事

正德帝借平定宁王游江南:刚离京王守仁已擒宁王

  明代是比较盛产“奇葩”皇帝的,其中最“奇葩”的一位,要算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这位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中的“正德爷”最奇葩的经历,就是他的下江南。而他此行闹出最大响动的地方,正是在明朝的南都南京。让我们听南京大学博导程章灿讲讲明武宗在南京...

历史解密 阅读(62)
大明王朝为何把几十万军队留在贵州就地为民-历史故事

大明王朝为何把几十万军队留在贵州就地为民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新建的大明王朝,实际上控制的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长城以外是蒙古的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关东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历史解密 阅读(53)
皇太极如何收服明朝五大降将从而实现大清一统-历史故事

皇太极如何收服明朝五大降将从而实现大清一统

  从天聪七年(1633)到崇德七年(1642)这10年间,明朝有五位重要将领投降了皇太极,使清朝的力量大大增强。这五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和祖大寿。五将尤其是前四将归清,极大地壮大了清朝的力量。   孔有德(1602-1652...

历史解密 阅读(65)
什么时期出现倭寇?倭寇与元朝和明朝的关系?-历史故事

什么时期出现倭寇?倭寇与元朝和明朝的关系?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4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日本弘安四年)两次出兵攻打日本,但都遭到失败,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战争结束后,日本跟元朝都没有建立起官方稳固的外交关系。但是日本商船还是经常到元朝把中国大陆的货物运回日本,这主要是因为元...

历史解密 阅读(65)
解密:历史上的明朝水师到底有多强的军事实力?-历史故事

解密:历史上的明朝水师到底有多强的军事实力?

  明朝水师实力综合作战能力可以列前七位,嘉靖到万历年间,仅仅在江浙一带,战船的型号就达到了二十一种,如果加上福建和两广,型号更是繁多。   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海军战术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抗倭名将俞大猷适时提出“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

历史解密 阅读(61)
解密:朱棣建大报恩寺塔是为了“报恩”还是“忏恶”-历史故事

解密:朱棣建大报恩寺塔是为了“报恩”还是“忏恶”

  永乐皇帝朱棣建造的大报恩寺塔曾在秦淮河畔雄踞了四百余年,是明代南京呈献给世界的“天下奇观”。但这座“中国之大古董”也让后人质疑朱棣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他说的要报答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育之恩,而是一些有识之士所说的“忏恶”。   朱棣之残暴胜...

历史解密 阅读(58)
明代教育家黄佐:学生若逃学 老师可"罚其父兄"-历史故事

明代教育家黄佐:学生若逃学 老师可"罚其父兄"

  秋季入学的新生们陆续开学了,虽然总是说现在的孩子们辛苦,但和以前学校的规矩要求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春秋时期开始“文化下乡”   我们现在称呼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私学...

历史解密 阅读(65)
崇祯还没有灭亡明朝 祖墓就被李自成给刨了出来-历史故事

崇祯还没有灭亡明朝 祖墓就被李自成给刨了出来

车厢峡突围后,李自成的实力大为膨胀,他成为了高迎祥麾下的实力派人物。手中拥有了数万军队,这一年恰是河南大旱,大批饥民加入农民军,河南当地的农民军总数一下破了四十万。但河南是中原腹地,正好方便明军围困。崇祯立刻调集了十万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

历史解密 阅读(59)
大明朝之殇:大明朝号称300万的军队都去哪了?-历史故事

大明朝之殇:大明朝号称300万的军队都去哪了?

  大明王朝军队人数最多时号称320万,但是到了崇祯皇帝在位时期,却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尴尬局面。本来很多可以取得胜利的战斗却因为兵力不足而功败垂成,这让北京的明朝君臣倍感无奈。明朝中期号称50万的京师三大营,到了明末这剩下了2万多人。这里不禁...

历史解密 阅读(52)